怎么样治疗白癜风好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80715.html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场战役,也是反秦联军扭转败局的转折点。这场战役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中国古代很多典故都与这场战役有关。其中项羽率领楚军破釜沉舟逆袭秦军主力的故事最为人称道,他也因为这场在战役中以少胜多的表现,在军事方面得到历史的认可。教科书上把巨鹿之战中秦军的战败的原因大多归于项羽,认为其勇猛无敌的表现,决定了战争的走向。然而从多方历史文献资料来看,巨鹿之战的真相并不是这样。项羽的军事能力无可置疑,但巨鹿之战中秦军战败的根本原因,却是在于他们内部的矛盾。

巨鹿之战前,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建立了张楚政权,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秦农民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战国时候东方六国旧贵族的后裔纷纷加入,使得反秦军队不断壮大,取得了空前的胜利。其中陈胜张楚军实力最强,其部下带领数十万大军攻入关中,最近时达到距离咸阳不到百里的戏水,使得统一天下的秦朝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于是秦二世胡亥任命少府章邯为统帅,率领修建骊山陵墓的刑徒和仆役组成的军队,拉开了反击的序幕。然后章邯率军势如破竹,一路上败周文、破曹阳、杀田臧、斩蔡赐、降宋留,打得反秦联军溃不成军。

章邯对于秦军最大的功绩是,消灭了陈胜吴广建立的张楚政权,吴广被田臧所杀,陈胜也死于车夫庄贾之手。而反秦联军中第二大的势力楚国也不是章邯的对手,楚军统帅项梁在定陶之战中败亡,楚军主力遭到重创,不得不退回楚地休整。可以说在巨鹿之战前,章邯率领的秦军是天下无敌的状态,包括陈胜、项梁在哪的六国反秦联军无一不是遭遇惨败。在这样的情况下,章邯麾下的秦军士气极高,战斗力极强,兵力上还处于绝对优势。巨鹿之战前,项羽的五万大军面对的就是几十万这种状态的秦军,他能取得胜利,可以说是军事史上的奇迹。

教科书上总是强调项羽率军的破釜沉舟,也强调项羽力举千钧的武勇,将战争的胜利归于项羽一人身上。实际上从军事角度上来看,这几乎就是神话,是很难让人相信的。如果说秦军是乌合之众,项羽打出这样以少胜多的战绩,还情有可原。可从陈胜、项梁等战败的例子告诉世人,这些秦军并不是乌合之众,而是能征惯战的勇士,那项羽只凭个人武勇就取得胜利,那就有点像天方夜谭了。查阅当时的历史文献资料,可以发现秦军虽然能征惯战,取得了一系列的大胜,可内部矛盾重重,存在很大的隐患,这种隐患才是章邯兵败巨鹿的根本原因。

秦军的战斗能力是毋庸置疑地,与他们相比,六国的反秦联军到更像是乌合之众。无论从训练强度和作战经验,还是军队的后勤装备水平,秦军都比六国反秦联军高出不止一筹。可是秦军的战斗序列中,却存在着很大的等级差,并由此产生了很多内部歧视引发的矛盾。

这些矛盾中对巨鹿之战影响最为严重的,就是巨鹿之战的秦军另一统帅王离和章邯的矛盾。这个矛盾可以说直接影响了巨鹿之战的进程,被项羽抓住了机会打出逆袭。最终王离战败被俘,其率领的长城军团全军覆灭,楚军获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而章邯也不得不率领秦军退守棘原。

王离是战国名将王翦的孙子,其父王賁也是秦国名将,他家两代人灭了东方六国的大部分。可以说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王家是功劳第一的勋贵家族。王离也参加过灭六国的战争,因功被封为武城侯,拜上将军,当了名将蒙恬的副手,出任长城军团的裨将。长城军团是驻守秦朝北方边境的军队,也是当时最为强大的常备军之一。这支军队的任务一方面是抵御草原上匈奴的入侵,另一方面也是驻守和监督长城的修建情况。这支军队最早有三十万人,统帅是名将蒙恬,嬴政的长子扶苏也是军队的首脑之一。

秦二世在李斯和赵高的支持下继承帝位后,矫诏处死了蒙恬和扶苏,长城军团的兵权就由王离接管。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中原各处烽烟四起,驻扎在各郡县的秦军纷纷叛变,先后加入了复起的六国反秦联军,这才造成了联军势如破竹攻入关中的局面。胡亥在派出章邯组织军队抵御反秦联军的同时,也召集了长城军团南下支援,于是出现了两路秦军联合攻入东方六国腹地的形势。当章邯率军东进取得节节胜利时,南下的王离军也是无可抵挡,东方六国的反秦联军被消灭不少,纷纷龟缩回了老家。

在陈胜的张楚政权被灭后,秦军把目标对准了楚国。由于秦军在对楚国的战争中是先败后胜,对楚国造成了重创。一开始是楚军统帅项梁先后在东阿和濮阳击败章邯,迫使章邯退守定陶。然后项梁率领楚军主力围攻定陶,反被章邯逆袭,项梁战死,项羽和刘邦只能带着残兵退回楚国国都彭城。

与章邯相似,王离南下后先击败了赵王武臣的军队,然后又招降了赵国的将领李良,使其用内乱方式杀死赵王武臣,消灭了赵军主力。然后王离又带兵南下,和章邯合军攻打楚国,一度进入楚国国都彭城附近。可是在定陶之战后,章邯和王离发生了战略路线上的矛盾,最终成为巨鹿之战中秦军战败的隐患。

从战略上看,在消灭项梁之后秦军的行动目标,章邯和王离是互相背离的。综合现有的历史文献资料分析,章邯的策略是暂时放弃楚国,目标转向北方的赵国。他认为楚国的主力已经被消灭,而赵国还占据河北的核心地带,是平定乱局的主要目标。而王离的主要目标则是楚国,并坚持攻打楚国国都彭城和周边郡县。最后两军分道扬镳,章邯率领大军北上,连续击败了赵国大将陈余和相国张耳,逼迫赵王率领残军逃入了巨鹿城固守。与此同时王离继续南下的战略却遭到沉重打击,他的军队在楚国遭遇了刘邦军的阻击,并在成阳败于曹参之手。

王离军战败后不得不回退,返回河北后与章邯联合围攻巨鹿城。赵王一边令陈余和张耳组织防御,一边想其他国家求援,于是有了楚军北上支援巨鹿之战的事情。从历史文献来看,王离和章邯在巨鹿之战中是没有统属关系的。章邯虽然有命令传给王离,但是王离的军队并没有正确执行命令的操作。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看,这两只出身不同的军队,存在互相歧视的巨大矛盾。一方面章邯和王离的出身问题,使得他们关系很差。另一方面作为正规军的秦朝长城军团对刑徒和仆从出身的骊山军队,是非常歧视和看不起的态度。

王离是贵族出身,祖父和父亲都是名将,自己也是在战争中成名的。从长城军团中的地位来看,仅次于军团统帅蒙恬。而蒙恬在历史上被公认为王翦之后的秦朝第一名将,甚至被认为是秦始皇认可的军方第一人。所以作为贵族军队出身的王离,有统帅着数十万战功赫赫的长城军团,有理由看不起章邯。

在率军东征六国反秦联军之前,章邯并没有军事经历的记入史料之中。他是少府出身,实际上这就是主管秦朝宫廷后勤事务的官员。从这个身份看,他应该是胡亥的心腹之一。当周文攻入关中腹地的时候,胡亥和章邯商量应对策略,这说明两人的关系非常密切。

对比这两人的身份,可以发现政治上两人是完全对立的状态。胡亥登基后排除异己,处死了不少反对他的秦朝贵族,也让秦朝的政治走向分崩离析。由于秦朝是军事贵族统治朝廷的传统,以至于朝堂之中缺少了能够领兵打仗的将军。胡亥任命章邯领兵攻打六国反秦联军,一方面是形势非常危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很多能够领兵的秦朝贵族,要么躲到咸阳意外避祸,要么被胡亥处死,要么加入六国反秦联军。可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除了王离的长城军团,秦国已经没有正规军了。

因此作为硕果仅存的军事贵族统帅,王离和章邯是具有天然矛盾的。作为胡亥统治秦朝的帮凶,他的亲信大臣是被军事贵族们深恶痛绝的。要让王离在巨鹿之战中听章邯的指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王离在楚国就没有和章邯走在一条线上,在巨鹿之战自然是各打各的。从历史资料来看,章邯对于王离被项羽围攻的事情,几乎是处于坐视不理的状态。虽然他建立了通道向王离输送后勤补给,但几十万大军按兵不动,显然是打着坐山观虎斗的主意。史书上记载,当形势危急,王离派人向章邯求救时,求救信却被章邯的弟弟章平扣下了。

史书上认为是章平认为章邯受伤太重,不便于处理军务,所以才错过了最佳救援王离的时机。可仔细推敲就可以知道,这明显是托词,章邯的目的就是借刀杀人。借项羽和六国诸侯的军队杀死王离,让自己主导这支秦朝最后的军队。否则巨鹿之战如此关键的战役,而王离和章邯又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他有什么理由要坐视王离被六国联军围攻,最终兵败被俘。章邯借刀杀人,既有军权上的考虑,也有私人的矛盾,这从他主动退出巨鹿战场的操作就可以证明。由此可见最后活跃在秦末战争中的两大秦军统帅,从一开始就没有走到同一条路上。

这两人之间的矛盾既有在军事战略上的冲突,也有身份差异和朝中地位引发的冲突,他们之间是互相看不起的。在楚国战场上,两人分道扬镳,在巨鹿城下也是互相推诿扯皮。项羽就是利用这种机会,集中力量突袭王离的军队,创造了取得巨鹿之战胜利的机会。他的选择也是非常高明的,既看出了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现了王离军队的弱点。一方面王离军队远离长城作战,没有后勤补给,比章邯的军队好对付。另一方面王离刚刚在南方败在刘邦和曹参手里,军队并不整齐,士气也比较低落,正是乘火打劫的好时机。

由于项羽是杀卿子冠军宋义夺取兵权的,他并没有得到楚怀王的授权,也没有被诸侯所承认,所以他无法调动诸侯大军。可是项羽通过击败王离军展示出了强大的即战力,也就让畏惧秦军的诸侯军有了依靠。这就让他占据了战争的先手,只需五万楚军就能调动数十万诸侯军,扭转了兵力上对秦军的劣势。这一切虽然是项羽卓越的军事能力的体现,却也是章邯牺牲队友造成的后果。从这里可以看出,章邯在与王离内斗时根本没有考虑到整个战局的变化。他虽然如愿以偿的陷害的王离,却给自己带来了更强大的敌人,完全是得不偿失。

从这些分析可以看出,自从在定陶之战击败项梁后,章邯就已经失去了之前的理智和谨慎。他认为六国诸侯联军已经抵挡不了他了,反而把秦军内部争权当成自己的重点,还在巨鹿之战中搞借刀杀人那套。这种轻敌完全是作死的行为,也注定了秦军会在战争中失败。

因此项羽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体现的并不是他在个人武勇方面的能力,反而体现了他在战场上的战机洞察能力。没有这样的能力,再怎么破釜成舟和力举千钧,他也发现不了章邯与王离之间的问题,也就抓不住战争的重点,跟不可能逆袭秦军了。当然如果章邯不作死,秦军不内讧,项羽也没有太大的机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