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宴会文化有不少,也有不少人会在饭局上解决问题。所以,一场简单的宴会里边往往有着很多斗争,这种宴会古时又叫“局”。在这个局中间往往又具有戏剧性的变化。下面我们就来讲述一下这场历史上著名的宴会——“鸿门宴“。
开头,交代了当时刘项之间的兵力对比。以四十万对十万,以及新丰鸿门到霸上这仅仅四十里的路程,结合到项羽在宴会中放走了刘邦以及最终身死的结局,充分的体现了司马迁对项羽集团的惋惜。
故事以“曹无伤告密”开始,先交代了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刘邦在关中称王的意图是“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这一下子就让项羽的自尊挂不住了。
然后项羽听完曹无伤的告密,接来下的表现是什么呢?果不其然——“大怒”。我认为这个怒,是怒刘邦欲王关中。是怒他伤了自己的自尊。说白了也就是项羽觉得是自己消灭了所谓的秦国主力军。所以他理所应当就是关中王。刘邦这个举动让这个自矜攻伐的项羽觉得在面子上挂不住,仅此而已。
然后他又在各种大怒的情况下做出了一个决定,当然这个决定的话,我们今天站在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下来看是正确的。
但是我们先来看这个怒。这个怒其实是幼稚的,原因一:项羽极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去不计后果的做一件事情。在这里是因为曹无伤的告密决定发动罚刘之战。第二:一般来讲的话,这个“怒”不足以支撑一个战局的发生。第三:如果他意识到了他与刘邦之间的关系的话,他这时其实不行该怒,应该大喜。他应该为刘邦过早的暴露出了自己的政治意图。而大喜。
我们先来说说为什么说他在大怒之下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呢?因为,打,是正确的决定。原因一:自古以来,在双方有共同利益的驱动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关系,这个关系叫做“盟友”。但是这个关系是具有时效性的,而这个时效性随着共同利益的消失而消失。即当双方的共同利益消失之后,剩下的就只有两个集团的利益冲突。所以,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谁先意识到了这一点,谁就在政治上占据了主动。
如果项羽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不应该大怒,反而应该大喜。应该为刘邦过早的暴漏了他的政治意图而高兴。
还有,项羽这个失误在于“因怒而战”。因为:“因怒而战者,怒消而战意怠矣”.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仅仅是因为大怒而且发动一场战争,那么随着怒气的消失,你的战意也会消耗殆尽。
然后,对于项羽身边少有的谋士之—范增。司马迁也有一句细节的描写,“
范增对项羽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言外之意是贪财好色,龙虎之气,才要去发动这场战争。
当然,这句话正确与否,我们先不论,但是这个足以支撑一个战局的诞生吗?答案肯定是,不足以。为什么呢?原因之一,这句话,只能让项羽愈发的“怒“。不能从根本上让项羽意识到他们双方的矛盾根本不在于什么财务无所取。而在于双方根本上的利益冲突。
所以范增给理由不充分。自然不足以支撑一场大战的发生。
接下来,重要人物登场了——项伯。项伯是项羽的小叔叔,项梁的弟弟。
当他听到了项羽“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这个命令之后。他做出了一个足以影响刘项之间走势的决定。连夜赶往刘邦军中去叫自己的朋友张良逃命。
在我看来,这个举动也可以做两点来分析。第一:从义字出发,他只想去救自己的朋友张良一命,这一点无可非议。但是,他却忘了他这个举动对于集团来讲,很有可能导致项氏集团的失败。巧合的是,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个举动。救了刘邦一命。
项伯,我评价他是一个只知道“义”的愚者。为什么呢?原因一: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连夜跑到刘邦大营里,“具告以事“这四个字大严重了,虽然是出于义,但是从集团利益这一点上来讲说他是叛徒也不为过。还有从张良给刘邦说的时候,他没有加以阻拦,如果,他救张良姑且可以叫做义气。那么他现在要救刘邦是出于什么呢?
然后我们看,随着张良入帐具告以事,刘邦听完张良的话以后,出现了一句名句,叫做“为之奈何”。这个,如果我们通读史记的话就会发现刘邦有两大习惯,1.高祖骂曰。2.就是这个为之奈何了。这第二句话倒是有讲究了。一方面来讲身为起义军首领能够不耻下问。第二就是他善于集思广益。这样的人,懂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思想。确实有头脑
再看张良,在刘邦这个紧急的提问之下,并不急于回答问题,先了个卖关子。他先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意思就是谁给你出的馊主意。刘邦迫于形势自然就老实交待了。说是一个小人进言,说占据关中就可以称王了。这里其实有一点就是:“这个所谓的小人,说了一句话,用不用是刘邦说了算的。最后他听了那个人的话,而且照做了,为什么呢?
这里边有两点。第一,贪欲,一“秦地可尽王也“。这句话的诱惑大啊。不光是钱财,包括美女,土地什么都是你的了。第二,利益,刘邦答应了,并且取得了利益。相反出了事儿的时候,往往是“为之奈何”。这个张良听完这句话之后,还并没没有着急回答,而是又问了一句“大王估计以你的那点兵力可以挡住项王吗?”刘邦默然。这个默然就很有意思了。是默认了。说了一句肯定抵不上啊,你赶紧告诉我怎么办吧?言外之意就是“这个时候了,都死到临头了你还卖什么关子。赶紧给我说怎么办吧。
知道这个时候张良才回答:我出去把项伯请进来,你就说你不敢背叛项王,让他给你说个信。一般人如果听到这句话,心里可定乐啊,因为有了主意了?可是反观刘邦,并没有出现大喜,而是紧接着一句话:君安与项伯有故?这句话看似简单,可是这句话把刘邦的心思,内心的机警之处,展现的是淋漓尽致。言外之意就是说,你怎么跟项伯有交情呢?他怎么会在大战前一夜跑来告诉你呢?你们俩是什么关系。说明了刘邦是一个极其有头脑的人。张良自然明白,这时候就了交代原因。这才解除了刘邦的顾虑。
听完了张良一席话,刘邦这才放心。接下来就是怎么样赶紧抓住项伯这根救命稻草。
对于刘邦采用的几个方法。以下是个人的几个理解。1.为寿。2.攀亲。3.示弱。4.言语忽悠,也就是歪曲事实。
先来说这个为寿。这个的话了,为寿一般当作敬酒来讲。就是上来先给项伯敬上一杯酒进而拉近关系。2.先结为儿女亲家。我认为这个应当是政治联姻。当然,在这来讲如果这个政治联姻要成立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1双方的地位要相等。2.双方都要从中获利。)其实我个人来看的话这里,项伯也是有私心的,这桩婚事成了。两头都不得罪。顺便给刘邦张良一个人情。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出了大作用。我们后边细说。3.他说我入关,什么都没敢拿,籍吏民,封府库。守关的原因是为了防贼。这个其实就是歪曲事实了。上边交代了他守关的原因是要做关中王。因为他不想跟诸侯分一杯羹。现在说成了是防贼,而待将军。最后还说,希望你能把我这番话去说给项羽听。这就是正好缺一个中间人,而项伯刚好合适。
这正是验证了那句话。人生三行,1.你自己得行。2.得有人说你行。3.说你行的人得行。放在这里不是更有趣吗?刘邦能忽悠。得忽悠住了人。关键是这个受忽悠的人乐意替你去忽悠别人。
接下来果然项伯允诺。还替他出了主意,说你明天早点来谢罪吧。所以刘邦这才算抓住了这个救命稻草。然后项伯就要去跟项羽说了。先把刘邦那句话给复述了一遍,然后说人家要不先进来你敢先入关吗?今天人家是有功你去打人家,是不义啊。不如好好待他。
是的,这个义,又出现了。所以我说,项伯是只知道义字。
然后说完之后项羽答应了。我们先来看项羽的这个行为。之前我们说他极容易因为外界的一些言语去影响自己的判断。现在又是因为项伯的一句话。在没有和百官商议的情况下,在没有和范增商量的情况下。甚至对项伯一句话都没问的情况下。就取消了这一战。
所以我说就政治而言项羽的头脑为零。你好歹学人家刘邦问一问项伯。“君安于汉王有故“吧?然后他没问。也正应了那句话”因怒而战者,怒消而战意怠矣“。项羽的战意起于大怒,没有任何政治依据。只是因为人家跟我赔罪了,我不生气了。所以我不打了。这一点和刘邦一对比,你就明白为什么项羽最终会失败了。当然了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政治上也不会比四五十岁的人厉害。
然后到了本章最精彩的地方。第二天一大早,刘邦带着百十个人来了,来向项羽谢罪,说白了就是来忽悠项羽了。然后一连说了三句话。这三句话,在我看来太高明了。如果是刘邦自己想出来的,那刘邦的政治头脑在秦末汉初可以称得上是第一谋士了。我们依次来分析一下。
一:先陪罪,然后开始了,说“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这句话,水平很高的,第一,他先拉家常,说昔日我们可是盟友啊,一块讨伐秦国。你打河北,我打河南。言外之意说什么呢?“我们两个是昔日的战友啊,一块并肩作战的。”这句话当然不错但是,向我们讲的一样,是具有时效性的。随着秦朝的灭亡,这句话的时效性就消失了。可是项羽不明白。
二“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这句话就是奉承了,俗称,拍马屁,他怎么讲呢?就是我没想到是我先进来的,言外之意就是,是将军您应当先入关啊。您应当先进来的。我先进来纯属偶然。应当是您当关中王啊。
三“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这句话用的更妙,他有一层关系上的转变。首先他说,现在是因为小人的谗言,离间我们俩,所以才产生的误会。我来看这句话。第一,小人进谗言具有偶然性。但是,他俩的矛盾却是必然的。因为。秦灭亡了,他们没有共同的利益了。随之而来的是他们两大集团的利益冲突,这个是必然的。所以刘邦把必然的利益冲突巧妙地转化成了偶然的小人告密。相当高明。
当然,对于什么封锁函谷关,他只字不提。这叫避重就轻。这就是刘邦这三句话的高明之处。
当然了,这些话要叫项羽,他当然听不出来,他只能觉得是自己亏对刘邦,是因为自己听信了小人谗言。错怪了刘邦。所以现在的项羽,内心充满了内疚,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根本没有了杀心。因为别说生气了,他现在内心非常内疚。然后接下来做了一个幼稚的决定。也不知是随口还是刻意说了一句话,他怎么说的呢?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这句话可了不得,理所应当的把锅甩给了那曹无伤。本来这个曹无伤给项氏集团提供了一个打击刘邦的机会。但是,项羽没有抓住。也没有人跟分析过其中的利害。所以到了这个的时候,他为了让自己内心不再那么的愧疚。就把这一口大锅甩给了曹无伤。这一甩,曹无伤必死无疑啊。
然后这个酒宴开始了。这个座次是有讲究的。古人讲究东向为尊,南向为次。北向跟西向为末位。然后酒宴开始了。
当然了,这个时候,范增是不知道项羽的内心想法的,也不知道相遇和项伯的交谈。更不知道项羽打算取消对刘邦的军事打击。然后,“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屡次给这个项羽使眼色。让项羽下决心杀掉刘邦。然而,项王默然不应。然后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这个时候,项羽不是不知道啊,而是心知肚明。可是满肚子愧疚下不去手啊。所以,就这场宴会来讲,项羽已经失败了。他认为刘邦对他构不成威胁。再加上有那么多愧疚压在身上。索性默然不应。
范增一看急了,出招项庄,说项羽为人不忍,你去舞剑杀掉他。说明范增对象与非常了解,然后要项庄舞剑杀掉刘邦,否则你们就要被他俘虏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当然,范增这句话说的也没问题。他给的理由是1.项王为人不忍。2.如果不杀,你们都会被他俘虏。这两点也说明了范增看出来了刘邦的花花肠子。刘邦把项羽忽悠的一愣一愣的。可是范增是什么人啊。年近七十的老叟,智者。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忽悠的。
当然,这一点也说明了这个刘邦接下来的处境非常危险。刘邦怎么化解这场危机呢?请往下看。项庄以军中无以为乐为由,上前舞剑,伺机杀刘邦。这个时候一个人站了出来。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用自己的身体庇护刘邦。项庄不能得手。那么为什么项伯会翼蔽沛公呢?
原因一。项伯看在张良的面子上。是因为义。第二,刘邦是他叫来的,被杀了,又是不义。第三,他们前一晚约好了结为儿女亲家。杀亲家,是为不义。种种义。导致了项伯翼蔽沛公。可见刘邦前一晚的种种作为,已经把项伯拿的死死的。
我们来看,这个时候宴会上五个人。项羽,项伯,范增,项庄,刘邦,张良。这其中的五个人。范增知道要杀刘邦,因为,是他找的刺客,项庄也知道要杀刘邦,因为他是刺客。张良也知道要杀刘邦,因为后来他出招樊哙。刘邦政治头脑极其清楚,他知道这场宴会是个是非之地。连项伯这个只知道义的人都知道要杀刘邦,他才会庇护刘邦。
那项羽知不知道呢?我们做个假设。第一,他知道,那么为什么对项伯的暗示默然不应呢?第二他不知道,那么为什么会放任项庄舞剑呢?所以我的看法是,我心里很明白。只不过是心里有愧,由碍于面子不能杀刘邦。这是糊涂人的表现。
然后接下来,张良就趁这机会溜出来了,就跟樊哙在那商量。说明情况非常危急。就请命进去保护刘邦。
然后就拿着盾,把两个卫兵一首一个撞翻在地。进去之后”面对着项羽,瞪大了眼睛看着他,把那种气势给烘托出来了。当然项羽也非常机警。按着宝剑准备起身,问道,你是干什么的?张良解释了一番后,项羽就赐给他了一杯酒。这期间整个樊哙的整个形象就是人高马大,一个屠夫的形象。后来项羽上酒上肉招待完之后。樊哙说话了。而这些话也同样有水平,似乎跟刘邦之言相似。第一他先指出。当初亲王杀人如麻,受刑罚的人多的数不胜数。然后导致了天下皆叛之。这一点也给项羽说明,你俩都是起兵反秦的盟友。第二又把楚怀王搬了出来,说沛公先进了关中应当做王的。但是,他并没有那么做。而是毫毛无所取。封闭府库,籍官民,屯兵霸上,等着大王你来。之所以派兵守关,那是因为要防贼。这简单几句话,把刘邦之前的种种作为全部看似合理的解释了一番。第三,他这么劳苦功高,不但没有封赏。
还听小人之言,欲诛有功之人。
总结来说
1.秦王朝的暴政,杀人如麻,你项羽不能学他。
2.楚怀王规定,先入关中王王之,可是沛公大公无私,封闭府库,籍官民等着你来。
3.他功劳这么多,不但没有得到封赏,你还听取小人之言想杀他,这是亡秦之续而。你肯定不会这样做。
这些话,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项羽,说这是亡秦之续尔,你定不会这样做。这最后一句话,就顺便把项羽给架上去了。当然,项羽现在更是没什么说的。项羽听完之后是什么反应呢?项王未有以应,曰:“坐。”这句话,就表明,向往完全相信了樊哙这一套说辞。
这句话,非常耳熟啊,这就跟刘邦忽悠项伯那一套一模一样。可以断定基本是处于一人之口。我个人认为是张良教的。
我们仔细来分析一下这句话。
第一:这句话确实不错,但是项羽跟秦朝有仇啊,秦国在公元前年灭楚。秦将王翦打败了项羽祖父项燕,导致项燕兵败自杀。这叫什么,这叫集国仇家恨于一身啊。所以项羽只杀了秦朝的将领跟士兵还有秦国的百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没有错。
第二:楚怀王确实规定这个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入关后,据关而守,不让诸侯进入关中,自己想王于秦地。这一点过早的暴漏除了他的政治野心。他功劳很多,不假,但是后期的据关自守,封闭府库,籍吏民,是方便自己“王关中“至于是为了等项羽来,那完全是无稽之谈。为什么呢?原因没有其他的。刘邦自小就是流氓痞子,开头也交代了他贪财好色。现在有了这些财富了,他会与人分一杯羹吗?断然不会。
第三:以上说明了刘邦的种种作为皆为自私。所以第三条不攻自破。
但是项羽不会懂这些啊,也没有人教他,所以当别人说起这些话的时候他只会觉得自信愧疚,不回去思考这些话的时效性,真伪性。所以这是他在政治上的短板之处。所以项羽仅仅说了一句:“坐“这个是极其无奈的表现。反观范增除了找了一个项庄之外,别的方面毫无作为。
后来刘邦借口出来上厕所。就把樊哙和张良叫出来。问他们,我现在还没来得及告辞。“为之奈何“?这句话反映了刘邦临危之时,还能集思广益。这一点确实为大智者。樊哙在说明了自己的观点:”干大事不必顾及小的礼节,讲大节无须躲避小的责备,如今人家好比是刀子砧板,而我们好比是鱼是肉,还告辞干什么!“这一点就连一个屠夫樊哙都明白了。就说服了刘邦听自己的。
接下来刘邦在临走之前还做了一番精密的安排。我们来看一下他是怎么安排的。
第一安排张良替他奉礼自己先走,至于你我管不着了。简单来讲:留人善后。。
第二来的时候带的百余骑兵马,全丢下了,不要了。让自己的四员大将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拿着剑从后面跑着跟着自己。自己骑着马走小路。只身独骑从骊山而下,顺着芷阳抄小路脱身。
第三自己抄小路回军营,跟张良讲你估计我到军营了你再进去。
这几点相当老练啊,想到了万一范增派人来追,第一那一百多车马可以充当第一道防线。第二那司员大将在大路做假象。自己走小路回营。
然后张良估摸着差不多快到了,就进去了。说沛公喝醉了,就让我把这对白璧送给大王,把这个玉斗先给亚父。他自己不胜酒力就先回去了。项羽听完之后,问了一句“沛公安在“。这句话通过刘项之间的行为对比。显然把项羽的政治幼稚展现出来了。别人早就做了一番精密安排溜之大吉了,都走了20多里地回军营了。都到项羽这献礼来了,此时此刻一句”沛公在哪“竟让我不知道说些什么了。张良回答说,听说大王有意责怪他,他已经回去了,现在已经到大营了。言外之意就是告诉范增说”沛公已经到家了,你就死了心吧,不用再派人追杀了。
然后看项羽和范增两人之间接受礼物之后的对比就可以看出来,项羽这个人是怎么样的了。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从这两个人收礼之后的行为对比,更是突出了范增的心有不甘。而项羽也终于可以放下那心中的所谓愧疚感了。
然后范增的一席话:“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这一点不仅仅说明了他对项羽的失望。以及对他们错失良机的惋惜。‘但是就这场宴会来讲。范增也是一个失败者。
第一他没有给项羽直接点明刘项之间的政治对立面。第二也没有给项羽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第三在这场宴会中,他只是做了以玉珏视项羽,找刺客杀刘邦。相反刘邦那里有张良出谋划策,还有樊哙以死护主。四大将护送刘邦离开。还有张良的殿后。
他更没有直接去对刘邦采取措施。只是靠示意或受命其手下下手,而且在项羽在宴会中被人说的哑口无言的时候,他并没有加以援手,而是看着项羽一直处于这场宴会的被动局面。到最后范增也只能有一句牢骚。他如果政治足够高明,那他就知道如何像刘邦一样去懂得“忽悠”项羽。所以,从这点上看,范增也是失败的。
反观刘邦:原文中有一句话对他的描写“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这点说明,刘邦做事是雷厉风行的,嫉恶如仇的。
这场看似凶险的鸿门宴也最终刘邦的胜利项羽的失败为结尾。看似简单的一场宴会,其实的确蕴含这很大的智慧。而刘邦却能够应对自如,跟其手下的一些谋臣息息相关。反观项羽,在这场宴会中把一场好局给做的稀烂,这场宴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为项羽最终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