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起于浮萍,生于微末,少年异国为质,寄人篱下,除了一身王侯血脉,一无所有;
他,13岁登基,22岁亲政,斗权相,诛逆臣,十年征战,席扫八方,终一统天下;
他的父亲为了王位抛弃他,他的母亲联合外人要除掉他,他最好的朋友要刺杀他,虽历经背叛,却仍能一飞冲天,君临天下;
他一统六国,结束上百年的战乱,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度量衡,建立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废分封,行郡县,所创之制惠延千年。
如果不说他是秦始皇嬴政,你会不会觉得这就是妥妥的爽文男主,绝对的YY小说?如果历史真是一本YY小说,那嬴政必须是最佳爽文男主!从一介质子到天下共主,究竟是千古一帝还是暴君始皇,褒贬,争论,质疑,批判,千百年来,从无定论!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想象一下这个画面,如果你穿越到古代,一个风起云涌,金戈铁马,诸侯争霸的年代,虽然你的家族很风光,你的祖国很强盛,但实际上这些对于你来说并不是裨益,反而是致命的毒药,因为,你的家族虽然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变得很强大,但是也没有强大到可以一个人单挑其他六大诸侯国的地步,更何况你现在是跟随你父亲作为质子的身份待在异国他乡,说是王侯公子,却享受不到王侯公子的待遇,寄人篱下,食不果腹,更惨的是你的父亲为了能顺利逃回国,将你和你的母亲抛弃在异国首都,比这个还要惨的是,你的祖国、你的家族正在和你为质的国家进行战争,你随时都要面临丢掉性命的处境,你怎么办?你能怎么办?你只能面对生活的残酷,想方设法地活下去,仅仅只是活下去。
所以为什么说嬴政是最佳男主,原因就在这儿,异国为质,寄人篱下,好友背叛,爹不疼娘不爱,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和学习条件,也没有强大的外挂,唯一能加持的就是嬴氏王族的血脉。就在这样一个条件下,嬴政仍然能打通关,统一六国,君临天下,可想而知,他的积威得有多深重,不然你看嬴政活着的时候,别说赵高敢指鹿为马,就说那头鹿是他爹,他也得给那头鹿磕一个!
下一个这么牛逼的男主角,还得等到千年后的明朝,开局一个碗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同志。
所以当嬴政从一介质子变成天下共主的时候,当他拥有了天下最高的权力之后,古往今来的,已经存在的所有的称号,他都觉得不足以形容他的功绩,也不足以匹配他的伟大。什么天皇、地皇、泰皇,统统不行,朕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必须是皇帝,还必须是最牛逼的那个皇帝,确实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皇帝,大一统封建帝制的开创者,第一个多民族国家的领导者,当然想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文明人,对于战争,我们当然是不推崇的,是反对的,但有的时候,你不得不面对战争,尤其是在古代这种王朝对立的情况下,你不打别人,那别人肯定要打你,不可能是齐心谋发展,天下共太平的理想状况。从逐鹿之战到武王伐纣,从诸侯争霸到一统天下,从平定内乱到御敌以外,几千年的浩荡历史,王朝的交替更换,都是建立在血与火、刀与剑的基础上。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苍茫无垠的战场,寒光闪闪的矛戈,一身玄色的劲服,千人,万人,十万人,整齐划一地唱着秦歌,在那样一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激荡岁月里,该是怎样一个豪气冲天的画面。
风!大风!
并六国,击匈奴,取百越,秦始皇用事实证明了千百年来颠扑不破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但是强大你就可以打别人!虽然我们反对战争,呼吁和平,但是我们也应该要有用武力对抗暴力的手段,不信,你问宋朝,交了钱还要挨打。别人今天不想打你,只是因为他今天高兴,不想打你,仅此而已,手里没剑,和有剑不用完全是两回事。有句话说的好,战争和耻辱,你选择了耻辱,但是最后还是得面对战争,不然,为什么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除了战争外,嬴政还是一个建筑狂魔,阿房宫、秦长城、始皇陵,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大搞基建活动,修建了史上最早的国有高速公路,堪称最早的基建狂魔。
阿房宫,唐杜牧曾在他的阿房宫赋中这样写道:“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虽然他是借古讽今,而且我们也不知道史上的这座阿房宫是否真的有建成,但是也不妨碍我们从中去畅想它的雄奇与巍峨;
秦长城,它修建最主要的目的是防止北方的匈奴南下,那个时候中原少战马,而匈奴人不但有广袤的草原,优异的战马,更是趁中原内乱频频南下,烧杀抢掠,因此,秦始皇在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筑万里长城,命大将蒙恬北击匈奴;
始皇陵,仿帝都咸阳而建,南依骊山,北临渭水,由丞相李斯设计,少府令章邯也是最后的大秦战将监工,据说墓室里面,堆满了奇珍异宝,遍布着要道机关,遍注水银,象征江河湖海;苍穹般的墓顶,遍镶夜明珠,象征日月星辰;而墓中为了照明,还用鱼油燃灯,从而长明不灭;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驰道,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有高速公路,秦统一六国之后,始皇帝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这些工程的修建不但可以用于军事交通,更是方便始皇帝巡游全国,让秦始皇成为旅游博主,到全国各地打卡,成为可能。
封禅泰山,琅琊石刻,对于秦始皇来说,这些全国性的巡视出游,不可能只是欣赏山河美景,风土人情,更多的是彰显皇帝权威,慑服国内不安分子,考察官员军事政务,巩固帝国边疆,加强君主集权!
后世对于始皇帝的批判,其中之一就是他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营造了规模庞大的建筑,以一人之享受夺千万人之供养,是劳民伤财之举,是好大喜功之举。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建筑工程营造的初衷肯定是为了满足始皇帝的部分私欲,就比如刘皇叔打了半辈子的仗,他还不能享受享受?
但事物的另一面在于,作为封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肯定也要有“威重天下”的考虑。所谓“王者居宸极之至尊”,为了让属国和治下臣民畏威怀德,就需要营建豪华宫殿来展示皇权尊严和君临天下的成就感,这种宏大规模的营建,也是帝国时代大一统的政治需要,只是应该取决于当时的国力、人民赋税的能力,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成了,就是盛世象征,比如故宫;不成,就是亡国前兆,例如圆明园,空耗国力,徒留天下笑。
至于说秦始皇严刑峻法,重用法家,焚书坑儒,大肆控制人民的思想、教育、文化,且不论坑儒是否真的是坑儒,亦或者埋的是江湖术士,就论后世帝王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八股取士”与“文字狱”,有何本质上的区别,甚至后世帝王的某些手段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都是为了控制思想,加强专制集权,仅此而已。只是成者王侯败者寇,谁让秦王朝短命,仅仅二世就亡了。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中华,上下五千年,从盘古开天到女娲造人,从神农尝百草到黄帝战蚩尤,从部落到联盟,从联盟到帝制,从夏商周到元明清,多少故事轮番上演,多少王朝交错更替,多少帝王粉墨登场。历史的吊诡之处就在于,我们常说不要走历史的回头路,但却总是在开生活的倒车,因为人类能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