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骊山 >> 骊山历史 >> 古城西安的美好记忆

提到西安,我就会想起41年前的一段美好回忆。那是年12月,襄渝铁路竣工交付在即,我们铁道兵第一师通信工程连承建的最后一段(陕西省白河县至旬阳县长沙坝)通信工程维修顺利完成。剩余的部分电杆和通信器材要运回湖北光化县(今老河口市)铁一师仓库。

由于是跨省运输,要到陕西省军用物资协调部办理火车匹手续,连长徐建华把这一任务交给我去完成。当时心里真是说不出有多激动和高兴。能到西安这样文化底蕴非常厚重的城市,是我儿时的梦想。对我这个出生在贵州山里,又来到鄂西北山区当兵,未到过大城市的人来说,真是“乡巴佬进城眼睛不够使”。由于军务在身,迅速找到了办事驻地,把军人介绍信交给对方并说明来意。接待我的人很客气对我讲:“审批手续办好需要一定时间,西安名胜古迹很多,你把这里的电话留下,每天联系,如没有办好你就去游玩”。还给我介绍了一些名胜古迹。我把电话记下,告别后找了一家离办事驻地最近的宾馆住下,每天早餐后就去咨询,手续未没办理好再去游玩。

西安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上建都年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有着多年的文明史,多年的建城史和多年的建都史。历史上有周、秦、汉、隋、唐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被外国人誉为“不到西安等于未到中国”。

从12月1日至12月5日,我先后去了八路军办事处、大雁塔、半坡遗址、临潼、碑林博物馆等地游玩。还抄录了一些古迹介绍、诗词字画,如《关帝诗竹》、《荒岁歌》及朱集义的《关中八景》诗等。还学着写了几首诗词,也许根本不叫诗词,只是记录下了当时的心情和感受。但在40多年后,对我来说真的很珍贵,它是我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

12月1日瞻仰八路军办事处旧址。位于西安市古城内西五路北新街七贤庄1号。年初,中共的秘密转运站在此设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转变为半公开的红军联络处,负责人为叶剑英。年改为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先后由林伯渠、董必武负责。周恩来、朱德、张闻天、任弼时、刘少奇、叶剑英等人曾多次到此指导工作,年9月办事处撤往延安。

西安八路军办事处

抒怀

办事处前怀故君,先辈伟业后世兴。

借得东风起扶摇,大鹏展翅新长征。

12月2日游大雁塔。位于西安市南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微三年(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最初5层,后加盖至9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7层塔身,高64.米,底边长25.5米。

雁塔远望

极目古塔望长安,苍茫大地云海端。

相思千载华夏土,更有今朝好河山。

登雁塔

天涯眼底奔惊涛,海内目前卷洪波。

千古游客传佳话,百代诗人著杰作。

历尽沧桑十三纪,岿然依旧任评说。

12月3日游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边,是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的村庄遗址,距今多年。整个遗址现存面积平方米左右,分为居住区、制陶区、墓葬区三个部分。由于半坡人长期在这里生产生活。遗址中留下了大量的遗迹遗物。经过科学发掘,清理出各种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近万件。比较完整的房屋遗迹46座。储藏用的地窖多个,饲养动物的圈栏两座,环绕村庄的大沟一条,小孩瓮棺葬72座等。为学习祖国历史,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五万平方米遗址,六千载光辉历史。

残屋旧窖清可数,人类始发源于此。

12月4日游临潼。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距西安市中心20多公里,素有“华夏源脉”之城,是西安的东大门,关中八景中的“骊山晚照”就在这里。从周秦至汉唐,一直是京畿之地,历史遗迹众多,有许多历史故事发生在这里。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烽火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鸿门宴”。唐玄宗和杨贵妃“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华清池;“西安事变”的五间厅、捉蒋亭(后改称兵谏亭)等。

忆秦娥·骊山

刺破青天皆翠柏。

皆翠柏,

华清碧透,

喷薄温泉。

秦川岐支此显赫,

关中八景名前列。

名前列,

青山绿水,

笑迎游客。

年12月12日,蒋介石就住在华清宫五间厅,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兵谏,在院内发生了一场激战,蒋介石的侍卫凭借院内的建筑物,拼命抵抗。至今五间厅的墙壁上、玻璃上仍保留多处弹痕。蒋介石在寝室听到枪声,从后窗仓皇出走,由侍卫搀扶上山,匿身于骊山半山腰的石峡里被捉。此处建有“捉蒋亭”。

五间厅

枪声响处孤贼去,遗臭千年捉蒋亭。

我没时间去“烽火台”,也没去观“骊山晚照”,更没有赴“鸿门宴”。只是仰视了骊山,主要看了五间厅和捉蒋亭。然后去华清宫,观赏了“贵妃池”,并享受了人生第一次温泉浴。

12月5日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西安市碑林区三学街15号,始建于公元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31,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11,余件,11个展室,陈列面积4平方米,被誉为中国最大的石制书库,其中有一块“关帝诗竹”碑甚具艺术特色,集诗、字、画、刻于一体,构图雅静优美、清新脱逸,我很欣赏。还把它描在笔记本上。

关帝诗竹

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

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传说是关羽身陷曹营时所作。“东君”指的是曹操,“丹青”原意指笔墨丹青,此处引申为史册,“孤叶”指的是刘备。意思是谢绝曹操对他的厚意,留下忠义的好名声。虽说刘备战败失利,势力薄弱犹如孤叶一般,终有一日,还会东山再起,兴旺发达。这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由来。

12月6日上午,火车匹手续办好。立即返回连队去迎接新的任务。

文明古国,江山多娇。火红青春,美好回忆。峥嵘岁月,无悔军旅!

年3月12日

作者:李毕富

责编:刘忠

文章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3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