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他仿佛是上帝的宠儿。出身显赫,家族与皇室沾亲带故:前途无量,是康熙皇帝的发小,御前一品带刀侍卫:有才华,24岁写出《饮水词》,人人争唱:有知己,江南布衣文人围其左右。他的诗词绝美,可谁知绝美的诗词中暗藏着的不为人知的情伤……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我和你为什么不能像刚开始相爱时,一直甜蜜下去?当时说好一起走,现在你却放开了我的手。世间的情侣夫妻如果能一直像初相爱时那般甜蜜该有多好。是这时光太残忍,还是你的心太不坚定?你待我何其残忍,不仅抛弃了我,还告诉我这世间没有天长地久的爱情?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立下生死不离的誓言。可是最后还是分开了。即便如此,我也是不怨你的,谁让我眼瞎,当初没看到你了渣男的本质。但是你又如何比得上唐明皇,他许给杨玉环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碍于形式没做到。可你呢?
这首词是容若写给他表妹的词,他与表妹自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本以为他们俩能就这样结为连理枝,携手共白头。可是,他们终究有缘无分。在他们情深意长的时候,一道选秀的圣旨宛如晴天霹雳,让两个相爱的人从此一个在墙里,一个在墙外。有人说,当时的纳兰备受皇帝青睐,而皇帝对纳兰表妹并无感情,为何不能成全他们?且不说皇帝自有他平衡权臣的想法,选秀代表的是皇家的尊严,又岂容他人挑衅?纳兰的初恋终究是葬送在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下。
后有传闻称,纳兰曾于一次活动中借着别人的身份进宫见过表妹,这种说法可能是为了让纳兰痴情的身份更加深入人心吧。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避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萧瑟的西风吹打着我,冷了身,寒了心。孤独的情怀又有几人明白?看片片黄叶飞舞掩映了疏窗,再无人与我立黄昏。你走后,徒留回忆温暖我余生岁月。
从前,我们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我们如同李清照与赵明诚般恩爱,享尽闺房乐事,现在却天人永隔。以前以为再寻常不过的小事,现在都成了奢望。
这首诗是纳兰为了纪念他的妻子卢氏,纳兰与卢氏虽不是因为爱情结合,但是两人在相处中,日久生情。如果是纳兰的初恋给了表妹,那他的婚姻则给了卢氏。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的婚姻正如古代的万千婚姻一样,没有爱情当作婚姻的开始。但他们的婚姻却又与旁人不同。纳兰作为一个名心思细腻的词人,他待人接物如春风,吹面不寒。慢慢地卢氏被他的温柔打动,折服在他的才学中:而卢氏也用她的温柔小意让纳兰接受了她。好景不长,本以为被命运眷顾的纳兰再一次地被命运抛弃。在两人如胶似漆时,卢氏去世。可以想象纳兰心中是如何的崩溃。因此有了此诗。
小编认为“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是所有告诉要珍惜,怜取眼前人里写得最好的,最有诗意的。“当时只道是寻常”平淡如日常琐碎事的小事只有在失去后才能明白,这些“小事”对于自己的意义。
注,“赌书消得泼茶香”是李清照与赵明诚经常玩的游戏,即一个人问书籍中的一个典故或是内容,另一个人回答这个典故记录在哪本书上,具体到第几页,回答不上来,就把茶泼自己身上。{这个游戏一般人玩不了}
《鬓云松令》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这首词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一句。凄冷的月光照在红豆蔻这种有比翼连理之意的事物上,我只感觉有种断肠之意。月亮还是当时的月亮,你还是当时的你吗?我们还能回到过去吗?
月亮是永恒的,照在这世间的有情人身上,可是感情也会如同月亮一般永远不会变吗?月亮还是当时的月亮,我们已不是当初的我们。总有些感情会被错付,总有些有情人会被辜负。没有什么是永远不会变的。
之所以选这首词全在那句“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自古就有以月,红豆表达相思之情的诗句,而这句,既有红豆又有明月,以明月的不变来表现人心的易变。“玲珑骨子安红豆,入骨相思君知否”在我看来也是表达相思之情的极好的句子。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我是人间惆怅客”,纳兰应该是世人眼中的富贵花,他为何说自己是“惆怅客”呢?其实不难理解,当一个人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充裕时,他就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对于一个翩翩佳公子而言,他开始追求他的爱情。可是纳兰一生情途坎坷。初恋入宫,妻子病死,后与一江南女子相爱,无奈当时满汉不能通婚,有没有在一起,所以怎么能让他不惆怅呢?
本是人间潇洒公子,快马游街,看尽长安之花,可无奈心恋红尘,平生多情,情又多不螚善终,终究贵公子变惆怅客,以平生之思,铸就万古华篇,名载词史,却无人问他粥可温,无人与他立黄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