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四期说到建筑学家陈景元对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坑之间的距离,俑坑中出土的战车,兵器和陶俑逐一提出质疑,得出了与专家截然不同的意见,认定兵马俑坑的主人并非秦始皇。那么在陈景元心中,谁才是兵马俑的真正的主人呢。
年,一篇题目为《临潼县秦俑坑试掘第一号简报》中的一幅图片,引起了陈景元的注意。这张图片是兵马俑的一个局部,上面刻有一个很奇怪的文字。在众多的兵马俑身上大都刻着一些文字,这些文字和今天的文字十分接近,在写法上几乎看不出什么差别,但这个字不同。虽然一直以来他都执着于秦始皇陵的研究,对秦国的文字并不陌生,但这样奇异的文字,他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个神秘的文字代表着怎样的意思呢?
袁仲一说,这个字是考古人员在清理一号兵马俑坑时,在一个陶俑的右胳膊上刻了这么一个字。这个字是个月字旁,和另一边加在一起是个脾字。在秦兵马俑考古队撰写的试掘简报中,专家把这个奇怪的文字解释成脾字。
然而对考古队的解释,陈景元却有着自己的见解,他查阅了容庚编著的《金文编》和徐文镜编写的《古籀汇编》,发现构成脾字右边的“卑”字有很多形式的写法,在众多的字形当中,没有一种写法符合兵马俑坑中发现的那个文字。从而,陈景元认定,把陶俑上的神秘文字的右边解读成卑字并不恰当。
陈景元确信这个神秘文字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破解了那个神秘文字,就能还原历史的真相。令陈景元没想到的是,他对这个字的困惑,就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得到了解决,并且这个答案还引出了他对兵马俑主人的惊人发现。
年陈景元亲自跑到西安,在西安文管会的办公室里,有关负责人小心的拿出一块秦代的桶瓦给陈景元看,在这块瓦上也刻着一个奇异的文字,左边的字不认识,右边的月字还是很容易就能辨认出来。陈景元带着描下来的桶瓦上的奇异文字回到住地南京。然而两年时间过去了,陈景元对这个字的研究仍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字,陈景元一筹莫展。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景元在图书馆里结识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文字专家段熙仲教授。经过仔细查对和认真分析,段熙仲教授认为,桶瓦上左边的文字为“芈”字的一种变体字,这应该是两个独体字,读作“芈月”。段教授对文字的破解,消除了长久以来陈景元心头的困惑,更让他感到如释重负。
“芈”字对陈景元并不陌生,以前的研究中就曾经遇到过一个姓芈的人,此人是秦始皇的祖母,秦惠文王的王妃,一个曾经在秦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女人秦宣太后。陈景元认为阿房宫遗址上出土桶瓦上的这个文字正好印证了他提出的阿房宫始建于秦惠文王的理论,陈景元也把这两个字作为表征宣太后身份的最有力的证据。
随后,陈景元在汪静山编辑的《金石大辞典》中找到了他想要的答案。他发现毕业的毕字在古代有三种写法,其中一种写法的局部正是他要找的出现在兵马俑身上右边的神秘文字。更让他惊喜的是,毕字还有一种繁体写法,它是有一个田字和一个芈字上下组合而成。陈景元由此认定在兵马俑身上右边那个神秘的文字应该就是芈字,而且他还大胆的做出了进一步的推断,兵马俑身上刻的月芈和阿房宫遗址上桶瓦刻的芈月应该是一回事。
陈景元认为这两处文字都在暗示着一个事实,那就是阿房宫和兵马俑都和宣太后芈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陈景元断定,兵马俑的主人不是赫赫有名的秦始皇,而是他的祖母秦宣太后。
对于陈景元的论断,袁仲一则认为它是一个字,不能这样拆分,而且拆开以后也不是那个字。它就是一个陶工的名字,陶俑谁做的,把名字刻上去留个名,这样的留名我们发现好几百个文字了,都是有陶工的名字,跟宣太后连不上的。
陈景元并不同意袁仲一教授的解释,他认为西安西郊的阿房宫,《汉书》上记载是由秦惠文王开始建的,秦惠文王和宣太后本来就是一家,所以在那种地方出现芈月两个字也不奇怪,西安的西面阿房宫里有芈月两个字,在西安东面兵马俑坑里也有芈月两个字,所以陈景元对宣太后就叫芈月这个名字确信无疑。
在兵马俑的附近,考古人员发现一座秦代大墓,虽然还没有对它进行考古发掘,但陈景元认为这很可能就是秦宣太后的陵墓,而巨大的兵马俑坑,则是为宣太后送葬的一支仪仗部队。
对此,袁仲一认为,书上明确记载“葬芷阳”,芷阳在骊山西麓骊邑,始皇16年建的,这一块就是属于陵园范围内,宣太后所葬的芷阳和骊邑是不同的两个区域。
陈景元则认为,如果把多种古代文献对照起来看,就会发现这些资料实际上已经十分明确的标注了宣太后的确切位置,而这个位置正是秦兵马俑的附近地区。
的确,《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昭王39年,太后薨葬芷阳骊山,骊山在哪里呢?陈景元在李泰编写的《括地志》中找到一则这样的记载,骊山在雍州新丰县南16里,结合《史记正义》中对宣太后陵墓位置的描述,雍州新丰县南14里,宣太后的陵墓应该在骊山往北1公里的地方,这就好比得出了一个坐标的纵轴。
在另一个文献《史记集解》中记载,秦始皇陵在雍州新丰县西南十里,这说明,秦始皇陵和宣太后陵的位置关系是秦始皇陵在西,宣太后陵在东,并且相距正好在两公里左右,这一点证据正好确立了坐标的横轴,横轴和纵轴的交点所指示的,正是那座尚未发掘的秦代大墓所在的位置。陈景元认为,他给宣太后位置的确定,更加证明了兵马俑坑就是秦宣太后的陪葬坑。
对此似乎无可争辩的证据,袁仲一又该作何解释呢。
(未完待续,下回再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