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镇太峪内秦岭终南山中。太峪,当地转音呼为炭谷。翠华山青翠如华,景色秀丽,为南山之冠。故书有云:“骊山以西,山之秀者,唯太乙翠华是也。”汉武帝刘彻元鼎五年(前年)到此拜太乙神,曾封此山为“太乙”,故又名太乙山。
翠华山最著名的是民间传说《翠华姑娘》故事,相传古时都城咸阳,有位善良美俊的姑娘,父母俱亡,与兄嫂同居,及年长,与街坊勤劳英俊的青年男子相爱,私订终身。然而,兄嫂贪财,许妹为兴平一豪富做妾,翠华姑娘被逼夜逃,躲避此山,不料身带自己纺绩之线,人走线扯,天明留下“线索”。豪富及兄按“线索”搜山,又于此见到翠华姑娘,强迫从婚,姑娘坚贞不屈,投天池而死。当地人们为纪念这位美丽坚贞的姑娘,于此建造翠华殿,俗称翠华娘娘庙。
翠华山有堰塞湖,称为天池,亦称水漱池。古称太乙锹、澄源锹,龙移漱,还称南山漱。今称翠华湖。此湖为山顶之大积水湖,无出水之路。据传唐玄宗李隆基天宝时这里地震,山体崩塌,拥塞太谷,遂成巨锹。此湖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翠华山中,其堤坝改建有余米高,为我国第一座沥青混凝土防渗斜墙实验坝。
翠华湖大逾百亩,一说5万平方米,周围峰峦磋峨,怪石嶙峋,山中成湖,湖中有山,水面海拔1余米,比西安市约高余米。湖西南有风洞、冰洞;湖东有翠华娘娘庙,而今修葺一新;湖东南有泽布;再南有岳坪岭;湖东北有老君庵;湖西北有金胜台。湖东之玉案峰、雾岩峰,挺拔峻翠,刺破蓝天。此外,翠华山还有金华洞、八仙洞。
翠华山向以奇、秀、幽、险而出名,有翠华八景,即东峰、西峰、风洞、冰洞、八仙洞、天池、翠华庙、迎客松。
昔日,每年农历六月初一、初二、初三共3天庙会,翠华山会期朝山敬神、游览观景者,摩肩接跪,络绎不绝,香火不断,甚是热闹。
在西安市长安区五台乡秦岭终南山中。五台山俗称南五台,由观音台(俗称大台,为五台之主台)、文殊台、灵隐(应)台、清凉台和舍身台组成,总称五台山。
五台山是终南山中之一段,东连翠华山,西靠石砭峪,主峰大台,海拔米。据《关中通志》日:“今南山神秀之区,唯长安南五台为最。”为佛教最早发祥地之一。始辟于隋,盛于唐,毁于五代,宋、元又复兴,至于明、清,堑崖砌石,始得石级直登。
现路由五台乡政府向南,从竹峪口留村台沟口人山,走出山涧羊肠小道,再由盘山公路走沟东蜿蜒而上,可以饱览山峰林秀涧翠之美景。这里有一峰名曰送灯台,传为给佛送石灯的地方。沿途古迹宇殿甚多,据说唐代有72处,明、清时也有40多处。有五佛殿,明槐两棵,塔寺沟有应身大师圆寂塔,为7层方形塔,砖砌。圣寿寺为隋代所建,塔亦隋筑。旁有“莲宗”十三祖印光墓塔,为3层石砌,高3丈有余,有于右任所书印光大师影堂。圣寿寺有印光石像。有甘露堂,竹林环抱。有睡佛殿,释佛安详涅架。有姑姑庵,道姑云集。有朝天门。亦有一天门,有胜宝寺,亦有胜宝泉,泉水甘例味美,清澈碧绿,品茗尤佳。
寺前崖下,雕刻“漱石枕流”四大字,为王曲章所书。有下宝泉,传为长安名士柏洋西读书处。有二天门、三天门、四天门。有千佛寺,顾名思义,佛多之谓。有紫竹林,实紫竹寺,鸟语花香,峻峭凌空,松涛如吼。有湘子洞,亦名无门洞,传为“八仙”韩湘子曾在此住过。有龙头崖,高30米,有龙洞、拴龙桩、碾龙场、老虎窝、大茅蓬、小茅蓬。有栈道、有流水石、12米落差之瀑布,蔚为壮观。瀑旁崖刻“中流砒柱”,字迹斗大。
主台俗称大台,亦名大顶,上有隋寺,原称观音寺,唐代宗李豫大历六年(年)号为南五台圣寿寺。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三年(年),改名圆光寺,额救为“五台山圆光之寺”。在此高峰,可以观及其他四台,可以遥望关中,山色风光,极为壮丽。
大台背后,有圆觉庵,院内石缝,进出清流,虽炎热之夏,而清流甘例清爽,甚为可口,为天然矿泉水,颇富益于人体之微量元素。60米高的棱严泉,人传神造,清泉涌流。
大台四周,有文殊台,台上有文殊殿;有灵隐(应)台,台形如花瓶,颇为秀丽;有清凉台,地形开朗,气流畅通,夏季游人,多在此台歇凉;有舍身台,悬崖削壁,地势险恶。到此犹有被迫跳崖之感,传说笃信佛教教徒,笃信至极,在舍身岩下一跳,即可到极乐世界。
解放后,政府对南五台名胜古迹予以修葺,新辟盘山公路,名曰“风景路”。山上林木翁蔚,风景佳丽,气候凉爽,颇为宜人,为避暑、游览、礼佛、观光之胜地。
好啦,今天就给大家讲到这里。我们明天再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