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癫疯 http://www.csjkc.com/

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篇[第41节]

作者:温骏轩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周原与关中四塞

以方位来说,三辅中的“京兆尹”、“左冯翊”对应的是关中平原的东南部和东北部,右扶风则独自对应关中平原的西半段。这看起来倒是与三国鼎立的格局颇有些相似。区别在于,在三国格局中独占北方的曹魏政权,同时也控制着中央帝国的政治中心。而在这三辅当中充当政治中心的是面积最小的“京兆尹”。

虽然京兆尹地区凭借骊渭平原的地理优势,成为了整个关中平原的地缘政治中心,但右扶风地区却是关中地区进入文明序列的起点。无论是周人还是秦人入主关中平原的第一站,都是在右扶风地区,更具体来说是位于宝鸡地区北部的那片黄土塬之上。

这片如今沟壑纵横的黄土塬,就是广义概念下的“周原”。整个周原地区北依陇东高原边缘的“岐山”、南至渭水;西起陇山脚下的千(汧)河,东达岐山东部的漆水流域。以当下的行政区划来说,涉及隶属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扶风三县,以及被划归咸阳的武功县。

作为一块黄土塬,周原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平原。其形成与这一地区的地理结构有关。在关中平原的最西端,围就关中平原的三大山地:北山、终南山、陇山之间的关系显得异常亲密。使得这部分相对的低地平均南北纵深只有25公里。

反观关中地理中心属性的咸阳,这一数字则能够增长到75公里。与此同时,由于没有骊山这样的突出部影响,渭水在这一区域内更多是贴着秦岭在流淌。受这两大地理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渭水之北的周原成为了关中平原西端最大的低地版块;另一方面周原地区的海拔又整体要高于关中平原腹地,并被周边河流切割成桌状台地状。

注入周原的河流即滋养了这片土地,也破坏了整个台地的完整性。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当下的周原地区内部沟壑纵横,被分割的支离破碎,但在周人和秦人兴起的年代,周原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还没有现在看到的那么严重,更具整体感的桌状台地顶部,让周人能够在此聚落成长、发展农业,并籍此跨入文明的门槛。

之后入主关中平原的秦人,同样遵循着周人的足迹。区别在于,秦人在进入关中平原之前,并不是在陇东高原定居。出身于东夷体系的秦人,在殷商和西周前期的农牧范围,一直是在陇西高原。

从水系上看,覆盖周原地区的河流虽然源出于陇东高原,但却并非属于泾水水系,而是各自独自注入渭河。在一个树状水系的下游地区,分布有部分流程较短,同时没有被收编的小型河流属于常态。通常情况下,这些小型河流并不会引发特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