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秦始皇,人们想到的便是“千古第一帝”之类的头衔。秦始皇之所以被世人推崇,其实除了完成统一之外,还修建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四大奇迹建筑。
这些建筑随便哪一个都是人类智慧结晶,就连那荒废两千多年的烂尾工程,也依然被联合国评为“天下第一”,它就是——阿房宫。
01阿房宫第一次修建
公元前二一二年,秦始皇已经完成统一大业,作为“始皇帝”,当然要有壮丽宏伟的宫殿做朝堂,才能配得上身份,于是嬴政自己选址,在如今山西省西安市西郊距离十五千米的一处古代河沟上,阿房宫的修建正式拉开帷幕。
阿房宫的修建,处处体现着“大”和“豪”。单就选址来说,秦朝地广人稀,大片土地可以被用来修建阿房宫,但秦始皇偏偏选择在一条河沟上开工,这意味着,修建阿房宫之前,得先让河水改道,再填平河床,再夯实地基,光是听一听就知道这工程量势必巨大。
不过工程量大对于秦始皇来说不仅不是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嬴政要的就是“天下第一”宫,当然得与众不同。而且这工程量虽大,但秦始皇作为始皇帝,能够调动全国百姓,众人拾材火焰高,因此,阿房宫的地基很快就修建好了。
不得不承认,从阿房宫结构复原图来看,嬴政能有如此宏伟蓝图,也算不辱“始皇帝”之称,若是阿房宫最后能够修建好,想必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又是一座屹立在华夏大地上的人类奇迹。可事与愿违,阿房宫地基修好,是起点,也是终点。
公元前二一零年,秦始皇于东巡途中驾崩,阿房宫修建事宜就这样暂停了下来。这些修建阿房宫的工人被调派到骊山,参加秦始皇陵的修建。在这段时间内,还发生了赵高矫诏,改立二儿子胡亥为秦二世的事件。
02阿房宫第二次修建
秦始皇去世这件事来的突然,上下朝臣乃至秦始皇身边的太监都没反应过来。秦始皇的死有人欢喜有人忧,对于修建阿房宫的工匠们来说,这是好事儿,意味着不用再继续修建阿房宫,可以回家同妻儿团聚了。事实也确实如此,秦始皇死后,阿房宫就连续停工七个月。
可这些工匠们还没高兴多久,秦二世胡亥新皇上位,为了给百姓营造出“孝子”形象,除了支持修建秦始皇陵之外,还调派了许多工人,继续修建阿房宫,美其名曰“完成父皇生前愿望”。这些工匠说是工匠,其实就是从全国各地强制征来的普通老百姓,他们虽不情愿,但皇命难为,不得不继续。
前面提到过,阿房宫气势恢宏,工程浩大,因此修建过程中,少不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一砖一瓦全是钱。表面上这些钱由朝廷出,实际上朝廷的钱都是从老百姓手里通过增加赋税得到的,阿房宫越宏伟,老百姓生活压力便越大。就这样,公元前二零九年,由陈胜吴广牵头的农民起义爆发。
秦二世暴政,根本不理会农民起义,他以为派兵镇压足以。于是阿房宫修建还在继续,老百姓徭役赋税一直不断,此时朝廷内部已经出现反对之声,但最终都被秦二世暴力镇压。在这种情况下,阿房宫的修建依旧持续了两年,直到赵高逼迫秦二世自杀。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这是后世《阿房宫赋》对阿房宫的评价。胡亥一死,秦朝便陷入动乱,很快就被起义军覆灭,阿房宫的修建也彻底停工。所以阿房宫实际上并未完工,它就是一个烂尾工程,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天下第一”。
03阿房宫天下第一
曾经,考古学家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挖掘与研究工作,最终确定阿房宫已经完成的部分以及阿房宫起始位置。
按照秦始皇计划,阿房宫应当拥有两大建筑群,一是前殿,二是“上天台”,不过由于秦始皇去世,“上天台”并未开工,前殿也只完成了地基部分,可光这地基部分,就已经大的吓人。
阿房宫前殿地基位于如今西安市三桥镇,东西长一千二百七十米,南北宽四百二十六米,总面积达到五十四点四万平方米,重点是高,平均高度达到了八米,最低高度也有七米,最高处甚至有九米,如此面积,再搭配上如此高度,难怪修建过程中劳民伤财,按照当时的工业水平,能把地基修建好已经很不错了。
尽管前殿地基并不等同于阿房宫,但阿房宫的整体在前殿地基修建好后,上面建筑部分已经不需要花费多大功夫,所以前殿地基属于主体。因此,一九九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阿房宫开展实地调查,最终确认它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天下第一”的称号便由此而来。
如今的阿房宫,虽然结果历史与岁月的冲刷,但在经过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之后,大量残缺被修复,其中的核心区域还被建成了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每天早九晚五向公众开放。不知道若是秦始皇看到阿房宫如今的模样,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呢。
04结语
阿房宫虽然拥有“天下第一”的称号,但这种称号所带来的骄傲其实并不值得我们高兴。因为阿房宫地基的修建,是靠着对华夏子民压榨完成的,当一个外国人夸赞阿房宫,他可能并非在夸赞,而是有讽刺的意味。
那么是不是我们就不需要阿房宫这样的遗址了呢?非也,“灭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的发起人秦始皇已经去世,将阿房宫完整的保留下来,供世人参观,除了让更多人知道中华历史之外,也可以警醒他们,避免再次发生同样的悲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