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夜半时分,翻了个身,估计右边脑子里的瞌睡虫,跑到了左边,右脑立马活跃起来,翻来复去睡不着。失眠了,就想起了朋友讲的他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他们是一群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文艺宣传队,排炼了京剧样板戏《沙家浜》,其中“军鱼水情”很受大家欢迎,在单位成功演出后,就深入细柳公社与当地文艺宣传队为群众进行联合演出。当他们顺利地从“奶奶,我们回来啦,我们钓了好多鱼、螃蟹、还有虾米!"的道白,直到演出了沙奶奶和指导员郭建光的那些著名的京剧唱段后。接着,由当地文艺宣传队演出,他们演出的也是《沙家浜》中的同样一段戏。只不过是秦腔移植戏,内容是同一个内容,演员是同样的装束,连动作和台词都是一样的。所不同是用当地关中话演出而已。只见妆扮成沙奶奶孙子的演员提着一条鱼,挎着鱼篓,一亇亮相,高声念道:“奶奶,我们回来啦,我们钓了好多鱼、盘还(螃蟹)、还有瞎(哈)迷(虾米)!”。刚说完,台下一位老太太忽然朝那位演员大声喊道:“不对!你没说完,瞎迷失眼后头的失眼你还没说呢!”,那个演员听完后,顿时瞪大了双眼,望着那位老太太,手足无措地楞在了台子中央。逗得台上的其他演员和文武场面的演职人员全都笑弯了腰,连手上的铜锣、二胡都一古脑儿掉到了地上。想着这个画面,我就越发没有睡意了。真的,就是现在现想起来,也憋不住直要笑。说归说,笑归笑。用陕西方言演唱秦腔移植样板戏,无疑有很大的局限性,更何况,那时全国上下只有八个样板戏以及朝鲜的"卖花故娘”等为数不多的几部电影。人们的文化生活拘谨而单调,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步地繁荣了起来。近年,除了无数历史剧如四大名著都陆续搬上了舞台、莹屏,还有许多爱国主义影片、记实记录片、电视剧等等,简直多不胜收。只不过隨着电视、电脑、手机等传播工具的发展,各种剧团、剧院却被人们了逐渐冷落了下来,例如著名的奏腔剧团《三意社》《易俗社》《尚友社》《五一剧团》等,都是门可箩雀。而隨着社会的发展,光、电、音响等现代化的普及,许多历史故事剧被搬到了历史发生地进行露天演出。例如骊山脚下演出的《长恨歌》;桂林山水中演出的《刘三姐》;大唐不夜城里演出的唐朝诗人李白、杜甫等诗仙的诗歌;白鹿原影视城演出的《白鹿原》等等实景故事。人们的文化生活,出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层次和崭新绚丽的局面。自然,除了这些“阳春白雪”剧目外,还有许多“下里巴人”剧目。例如,在我们居住地揽月阁周围,每到夏季傍晚,就有许多歌曲、戏剧爱好者、以及许多民间歌午团、秦腔剧团等,他们手拖大型音响,有的还用小车运载,在马路旁旁边、公园空埸,支起了家伙,音响开足,声音爆响。好多人是左音,还有些人是破锣嗓,管你爱不爱听,如雷贯耳般地钻进你的耳膜。遇到这种埸面,我虽深爱音乐,也只能是苦笑连连了。文化生活的繁荣,说明了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人民的安居乐业和人们的富裕程度。我虽早已退休,但还酷爱音乐。我深知,每一位成功的文艺工作者,都付出了较常人更为艰苦的努力。衷心地希望像我们这群民间文艺爱好者,一定要在不影响他人的地方,先勤学苦炼,再拿出较为精湛的技艺、演奏出悦耳动听地音乐。然后就可以面对麦克风,开足音量,奉献给人们,奉献给社会,这样才会使人们更加和谐和快乐。若果这样,就谢谢你们啦。作者简介:薛峰,网名:登高望远。曾业余在《西安晚报》《陕西日报》《陕西工人报》等报纸发表作品,近年不断有新作在网络发表。

end

*配图、配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华山文学凉风至白霜降

主办:渭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编:赵粉绒

本期编辑:于瑞娉

联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4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