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云辉
(一组《鸿门宴》图片)残阳如血,寒风呼啸,薄雪铺满骊山小道。刘邦神色仓皇,纵马狂奔,“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紧随飞跑。当霸上军营遥遥在望时,刘邦才庆幸自己终于虎口脱险,得以逃脱项羽为他挖掘的“鸿门宴”深坑。
“鸿门宴”,是楚汉争霸前项羽给刘邦挖的一个深坑!令后人啼笑皆非的是,刘邦安然无恙,项羽却因不断给自己挖坑,导致宾主异位,留下千古遗憾。
“鸿门宴”这个深坑,是项刘势力此消彼长的转捩点,更是项羽盛极而衰的导火索。项羽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将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使俎上鱼肉刘邦安然出坑,由此彻底改写了楚汉战争的结局。
一、暴躁易怒
性格决定命运。项羽恃勇无谋,年少时
“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不败战绩又使他“自矜功伐”,自视过高,灭秦之前,楚怀王曾与诸侯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在项羽心中,只有自己才有入关称王的资格。
所以,当他率北路军经过浴血奋战艰难打到函谷关时,听说咸阳已成为刘邦的囊中物,并“使兵守函谷关”,顿觉受到奇耻大辱,“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推进到新丰鸿门,准备向刘邦兴师问罪。
恰在此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卖主求荣,密报刘邦企图在关中称王。军师范增趁机火上浇油,渲染刘邦存在的危害性。项羽被彻底激怒,命令四十万大军厉兵秣马,次日武力解决刘邦的十万大军。
鸿门上空顿时战云密布,大战一触即发,刘邦凶多吉少。
二、轻信脑残
可是,项羽很快宣布取消军事行动,对刘邦以礼相待。促使他做出这个脑残决定的人,是叔父项伯。
项伯的初衷,仅是报答张良的救命之恩,却被张良与刘邦的双簧戏迷惑,被刘邦收买结为亲家。于是,项伯为了个人私利,自愿充当刘邦的说客。他用一番花言巧语,使项羽从怒发冲冠中冷静下来,直到毫无戒心许诺明日刘邦来谢罪时“因善遇之”,这才有了精彩的鸿门宴好戏。
项羽从兵临函谷关起,性格中轻信的致命伤就表露无遗:他轻信曹无伤的谗言和范增的鼓动,冲冠一怒准备攻打刘邦;轻信叔父的说辞轻易放弃攻击;在鸿门宴上,轻信刘邦的自辩而“出卖”曹无伤,致使曹无伤被刘邦回营后立即处决;更为甚者,他因轻信刘邦的谦卑,违反事先约定,对范增“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的刺杀信号“项王默然不应”;他因赏识樊哙的勇气而轻信樊哙与刘邦如出一辙的说辞;他相信刘邦确因内急而轻易让其如厕;最后,他轻信张良“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的借口,听任不辞而别的刘邦“脱身独去”回到军中,甚至幼稚到心安理得收下刘邦的厚礼。
项羽的每一次轻信,都是在不遗余力为自己挖坑。
三、刚愎自用
手握重兵四十万,拥有“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的战绩,项羽自然不屑于在鸿门宴上用刺杀手段除去刘邦。项羽礼待刘备,纵虎归山,主要在于他唯我独尊、刚愎自用。
项伯私通刘邦已然是不争的事实,项羽却视而不见,不仅未加深究,反而答应设宴款待。在鸿门宴上,项伯挺身而出,与杀气腾腾的项庄拔剑对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项羽心知肚明,却熟视无睹,使范增“因击沛公于坐”的刺杀计划功亏一篑,也使自己更向乌江走近了一步。
刘邦从善如流,对谋士们的妙计言听计从,且能创造性发挥,显示出极高的政治智慧。项羽却仅有范增一个谋士,还如刘邦所言:“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善出奇谋妙策的范增老谋深算,在曹无伤告密时就充分估计到刘邦潜在的威胁,断定刘邦“其志不在小”,力主项羽“急击勿失。”从“范增数目项王”的细节中,可以推断出范增事先与项羽有过文武两手准备。可是,关键时刻,项羽对刺杀暗示熟视无睹。范增急忙补救,派项庄以舞剑助兴为由见机行事,又遭项伯阻止。最使范增怒火中烧的是,项羽居然心安理得接受了张良代刘邦转赠的厚礼。范增忍无可忍,将礼品“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同时发出振聋发聩的预言:“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可是,这样可怕的预言依旧没能唤醒项羽这个梦中人。对叔父的背叛行为姑息养奸,对范增的奇谋妙策无动于衷,项羽刚愎自用如是,焉得不败!
四、任人唯亲
鸿门宴中有个细节:刘邦等人密谋如何脱身时,因意见不统一,在厕所里七嘴八舌耽误时间。项羽等得不耐烦,便“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于是,陈平出场打酱油,顺便把在厕所里急得团团转的刘邦一行纵虎归山。
陈平虽出身平民,但立志高远,希望“得宰天下。”陈平曾先后投奔魏王咎和项羽。他“从入破秦”后,担任中高级武官“都尉”一职。但是,区区都尉距陈平的宏图壮志太过遥远。陈平认真分析十余路反秦诸侯,认为只有项羽与刘邦具备问鼎中原实力。二者瑕瑜互见:楚军实力强胜兵强马壮,但项羽自矜功伐,难成大事;汉军兵微将寡,然刘邦从谏如流,能就大业。
鸿门宴上,陈平目睹了刘邦团队同心同德化险为夷的全程,对刘邦大气沉稳能屈能伸的王者气魄深为折服。同时,他看出今日宴会上“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于是顺水推舟,私放刘邦。
于是,陈平凭借都尉的特殊身份,假传项羽放行命令,将刘邦主仆五人安然送出楚营。
从此,陈平身在楚营心在汉,利用项羽的信任,以声东击西之际救出被软禁在咸阳的刘邦,为刘邦其后东山再起赢得良机。公元前年春,陈平终于挂印封金,归入刘邦账下。归汉后,陈平为刘邦“六出奇计”,助刘邦取得楚汉相争的胜利,成为西汉开国功臣。
陈平背楚投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项羽任人唯亲,为渊驱鱼。陈平自述离开项羽的原因是;“项王不能公平信任众人,他所信任和重用的人,不是堂弟兄就是表弟兄。别的人,即使再有本事也不能被重用,所以我才决定离开!”
因为项羽的任人唯亲使陈平不能得以重用,又因为派遣陈平导致刘邦逃走,项羽给自己挖的这个坑实在太大。
五、逼反韩信
刘邦主仆在鸿门宴上一幕幕令人眼花缭乱的精彩表演,在折服潜龙陈平的同时,也唤醒了在军帐外执戟警卫的卧虎韩信。
韩信与陈平一样,出身布衣。他在项梁起兵反秦时“杖剑从之。”由于他甘受胯下之辱而臭名远扬,在项梁手下时便被轻视,“无所知名。”归属项羽后,项羽也只任命他为郎中(侍从官)。韩信虽“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却极具军事家潜质。他不甘沉沦,多次向项羽陈述战略战术。项羽对他极为蔑视,“言不听,画不用。”为了实现雄心壮志,韩信只得暂且忍气吞声在楚营混日子,与鸿门宴账外那些中看不中用、被樊哙撞得七荤八素的“交戟之卫士”一起站岗。
韩信与陈平一样,亲眼看见刘邦团队精诚团结与项羽斗智斗勇后,终于找到了奋斗方向,在刘邦受封汉王入蜀后,毅然“亡楚归汉”,为刘邦夺取天下南征北战,建立起“功高无二,略不世出”的盖世功勋。
将执戟郎韩信逼到刘邦阵营,这是项羽在鸿门宴中给自己挖的最大的坑,大到足以成为足以安葬自己的墓穴。
六、余音袅袅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五年后,曲尽坑平,楚亡汉兴。新丰鸿门的刀光剑影,早已消融在西北旷野的漠风中。项羽在鸿门宴中挖的这些坑,不仅使手下的藏龙卧虎陈平和韩信易帜归汉,更使军中虎将英布与季布、谋士周殷、盟友吴芮和藏荼等人步其后尘,先后投奔到刘邦账下,齐心协力为灭楚兴汉贡献力量。
项羽如果知道自己在鸿门宴上挖了这么多自取灭亡的坑,一定会噬脐莫及。历史不会给当事人悔恨的机会,但会给后人留下深思的空间。
所以,任何领域的成功人士,都会在奋斗路上未雨绸缪、亡羊补牢、总结经验教训,才一步步艰难登上成功的顶峰。
(刘邦)附:鸿门宴主演和配角结局:
项羽:公元前年1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年仅三十。
刘邦:同年2月,于山东定陶汜水(今山东曹县北)之阳称帝,时年54岁。
范增:“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范增大怒辞归,“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在历史舞台上黯然谢幕。
项庄:因项伯与之对舞而未找到刺杀良机,且因杀人指令出自范增,故未无功而返。其后,他忠心耿耿追随项羽征战,战死乌江。
项伯:先对刘邦有解救之恩,后有拔剑“翼蔽”之德。刘邦称帝后赐其刘姓,封射阳侯。当年张良见证的与刘邦“约为婚姻”一事,不了了之。
陈平:助刘邦“用其奇计策,卒灭楚”,屡官至丞相,“以荣名终,称贤相。”
韩信:先以十面埋伏之计灭项羽,改封楚王,后贬淮阴侯,“以盖世之功,进退无以自明”,以谋反罪被夷灭三族。
张良:鸿门宴后“灞上分封”时,他“为汉王请汉中地”,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奇功。刘邦高度评价其“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鸿门宴后护送刘邦逃走的四员大将。纪信在荥阳之战中,因假扮刘邦慷慨替死,被刘邦追封十三省总城隍,享受人间烟火,被誉为“功盖三杰,安汉一人”;余下三人皆封侯。
许云辉,男,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五十余万字。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推荐:
名将廉颇为何最终客死异乡?
韩信为项羽挖坑了:开辟第二战场
虞姬:一个非常失败的女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