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学习《笠翁对韵》“五微”韵的下面三个对句:
戈对甲,幄对帷。荡荡对巍巍。
严滩对邵圃,靖菊对夷薇。
“戈”是古代常见的一种兵器,由镰刀类工具演化而成,可用于击、剌、勾、啄等。“甲”指铠甲。“幄”的本义是“以布巾围成的私密空间”,“帷”指帐幕、布巾。“帷幄”合在一起,表示军用帐幕。成语“运筹帷幄”指制订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
“荡荡”形容场面浩大,如“浩浩荡荡”,也表示“空旷”,如“房间里空荡荡”。“巍巍”形容高大壮观的样子,如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中的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严滩、邵圃、靖菊和夷薇是四个典故,讲四位隐士的故事。
“严”指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字子陵。他是汉光武帝刘秀小时候的同学。
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征召天下贤士帮他治理国家,在东海边上找到隐居在那里的同学严光,派人请了三次才把他请到身边。
二人见面,恍若隔世。身份地位的巨大差异并没有形成隔阂,他们相处得非常愉快,甚至还象从前那样彼此调侃。
刘秀问严光:“你看我现在当了皇帝,你觉得怎么样啊?”严光斜着眼上下打量一番,说道:“我看你还是有点长进。”刘秀哈哈大笑,不以为意。
两人谈得投机,不忍分离,晚上就躺在一张床上。严光睡着后,一翻身就把一条腿搭在刘秀肚子上。刘秀醒后,为了不惊动严光,一动不动,一直等到他睡醒。
过了几天,刘秀要给严光封官。面对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严光毫不动心。他非常珍惜和刘秀之间纯真无瑕的友谊,一旦做了官,有了上下尊卑之分,他们之间就再也不可能像从前那样亲密无间了。
因此,他坚决拒绝了刘秀的好意,跑到富春山隐居起来,靠在江边打鱼为生。刘秀明白了他的心意,对他更加敬重,也不再勉强。
后来,严光八十岁过世。刘秀知道后非常伤感,赐钱百万诏令地方官妥为安葬。
严光毫不贪图富贵名利的高贵品格不仅让光武帝刘秀深为感怀,也令后世无限敬仰。他在富春山半山腰隐居生活的地方有一处石台,人称“子陵钓台”,现在是一处名胜古迹。他经常钓鱼的江滩也被称为“严滩”。
“邵”指邵平,“圃”指瓜圃。“邵圃”就是邵平的瓜园。邵平是秦朝人,秦始皇封他做“东陵侯”,负责看管秦始皇父母的陵寝,也就是秦东陵,在西安市东南骊山脚下。
秦朝灭亡后,邵平沦为平民,靠在东陵种瓜为生。他种出来的瓜皮薄瓤红,甘甜多汁,被称为“东陵瓜”,在当时很有名气。
邵平学识满腹,料事如神,虽然身为平民,但朝中不少大臣都时常和他往来。他还曾经给西汉丞相萧何献计,帮他躲过一场危机。
那是在天下大定以后,刘邦开始猜忌功臣宿将,怀疑他们当中会有人叛乱,夺取刘姓江山。刘邦先是纵容吕后、萧何设计诛杀了功勋盖世的韩信,事成后封萧何为相国,大加赏赐,还专门派出名士兵保护他的安全。
朝臣都为萧何高兴,纷纷向他道贺。邵平听说后却很不以为然。
萧何知道他的态度后觉得诧异,就跑去问他原因。他私下帮萧何分析说,你身在都城,谁会来攻打你?有什么安危需要士兵保护?这不过是那位疑心太重,怕你象韩信那样动谋反的心思,派人监视你罢了。这是祸事就要来了,还值得高兴吗?
萧何听罢恍然大悟,忙问他该怎么办才好。邵平接着对他说,你现在什么封赏也不能要,还要把自己家里的财物拿出来支援前方,把亲属送到前线去打仗,这样刘邦就放心了。
萧何依计而行,果然获得刘邦信任。
邵平满腹经纶,眼光独到,看透了刘邦为人,西汉建立后不愿出来做官,终生在东陵隐居种瓜。
“靖”指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他对官场仕途的浮沉不定和势利虚妄十分厌倦,向往纯真质朴的田园生活。在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后挂印辞官,跑到乡下,过起了自耕自足,读书吟诗的隐居生活。
朝廷数次征召,朋友也纷纷相劝,他都不为所动。
在乡下隐居了20多年,他去世后,朋友私下里送给他一个谥号“靖节”。
“靖”的意思是平安、安静,也有“恭敬”的意思,古语说“士处靖,敬老与贵,交不失礼”,意思是有学识的人处世恭敬,尊重老人和地位尊贵者,与人交往不会失礼。后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喜爱菊花,经常在诗中吟颂。“靖菊”就是指陶渊明笔下的菊花,象征着平凡、冷清、坚毅和惬意。
“夷”指伯夷,是商朝末年诸侯国“孤竹国”的王子,孤竹国在今天的河北唐山一带。那时正值周武王伐纣,伯夷听说消息后就和弟弟叔齐一起跑到洛阳,拦住周武王的马车不让前进,指责他们以下犯上,大逆不道,要他们停止对商纣王的攻击。
周武王的将士们很生气,要处死他俩。姜子牙说:“这是两位义士呀!”下马亲自扶着他们走开。
后来商朝灭亡,周朝建立。伯夷、叔齐躲进洛阳附近的首阳山里隐居起来,坚决不吃周朝的粮食,靠采挖薇菜为生。“夷薇”就是伯夷、叔齐挖来充饥的野菜。
后来,他们在山里遇见一个妇人。那妇人听说过他们的事迹,和他们开玩笑,说:“你们讲气节,不愿吃周朝的粮食,可这些薇菜现在也是周朝的呀!”
二人听了,又气恼又羞愧,干脆绝食,什么也不吃了,最后双双饿死在首阳山上。
首阳山在今天的洛阳偃师县邙岭乡境内,山上有不少古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