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究竟是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如果说他是没有耐心的人,为什么当淮阴泼皮寻他打架,羞辱他,让他从自己的胯下钻过去的时候,韩信什么话也没说,就真的从淮阴泼皮的胯下钻过去了。如果他是没有耐心的人,为什么当他在项羽那里一时没得到重用,他就迅速离开了项羽,投奔了刘邦。而当他在刘邦那里一时没得到重用的时候,他又再一次离开刘邦出逃。这两件事都显得韩信很没有耐心的样子。那么,韩信究竟是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呢?
▲韩信总体来说,韩信算得上是一个有耐心的人。
韩信出道的时候,究竟多少岁?我们并不清楚,也许韩信出道的时候是一个青年人,也许已经是一个中年人了。如果他是一个中年人的话,那么他肯定是经历过秦朝统一六国的战争,以及秦朝统治的十几年时间的。在那么漫长的时间里,满腹经纶的韩信,都没有极力去表现自己,不得不说,这确实是韩信非常有耐心的表现。假如韩信是一个年轻人,那么他就不会被秦朝抓到边关去修长城,也不会被押解到骊山去修秦始皇陵。可见,他当时是没有犯法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把匕首放在口袋里,它的锋芒必然会露出来。在秦朝那样严苛的政治之下,像韩信这样优秀的人能够做到不犯法,也不冒头,那是很不容易的。这同时也说明,韩信确实是很有耐心的表现。
那么,既然韩信很有耐心,为什么他不愿意在项羽那里耐心地呆下去,也不愿意在刘邦那里耐心地呆下去呢?
韩信之所以很快离开项羽,并不是他没有耐心的缘故,而是他已经看透了项羽,他认为项羽不是一个好君王,跟着项羽不可能取得成功。既然如此,呆在项羽那里,就算项羽重用他,也没有什么意思,最终还是会失败。何况,项羽向来就有些自以为是,根本就不重用他。而且就算有耐心地一直呆下去,项羽也不会重视他。范增就是一个例子。项羽连范增都不重视,怎么可能重视他呢?这也就意味着,再在项羽那里呆下去,完全就是浪费时间。所以,韩信才会很干脆地离开,这与是不是有耐心没有关系。
▲刘邦那么,韩信为什么后来又离开了刘邦呢?
照理说,就当时所有的诸侯王来说,刘邦显然是最好的一个。跟着刘邦,是最容易获得成功的。当时诸侯王虽然很多,但是包括陈平、张良、郦食其这样的有识之士,都纷纷投奔了刘邦,这已经成为当时的共识。从韩信后来和刘邦的对话可以看出,韩信是认可了这个共识的。可是为什么,韩信当时还要急急忙忙离开刘邦,显出很没耐心的样子呢?韩信离开了刘邦,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可去的地方,为什么还是选择离开呢?
我认为,韩信离开刘邦,并不是真的想离开,而是一种策略。
我们看看韩信的表现就明白了。韩信先是不断在萧何面前展示自己的学识,希望萧何能够把自己推荐给刘邦。但是,在萧何还来不及把他推荐给刘邦的时候,他就提前逃走了,这样的做法,显然是非常奇怪的。
▲萧何当时确实有很多人都离开刘邦逃跑了。这些人之所以逃跑,是他们觉得跟着刘邦没有前途。但韩信也在这时候逃跑,是他也认为跟着刘邦没有前途吗?显然不是的,所以这是韩信的一种策略。
韩信就是要通过逃跑,让萧何来追赶自己。通过追赶自己,体现出对自己的重视。同时也通过追赶这件事,让刘邦觉得这件事非同一般,因此才会特别看重韩信,把大权交给韩信。
要说韩信没有耐心,在那时候他确实必须表现出没有耐心。因为天下即将安定下来,如果不趁这个机会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作用。刘邦不再反抗,安心当一个汉王,那么就没有自己什么事了,历史上就不会再有他的名字出现了。所以他必须有所作为,让自己迅速走向历史的前台。
由此可见,一个人有没有耐心,关键看有没有好的时机。如果没有好的时机,那就必须耐住性子,不能盲动。如果出现了好的时机,那就必须主动出击,否则的话,可能自己就错过机会了。
(参考资料:《史记》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