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秦始皇的文治武功,对付匈奴,那就一个字“给我打!”。倒也不是“给我狠狠的打”,而是打到哪算哪,步步为营。
始皇帝三十二年,也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原的第六年,乘着秦灭六国的余威,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北击胡、斥逐匈奴,悉收河南地。”
这里的“河南”可不是现在的河南省,古代的“河南”指的是黄河“几”字形顶端的河套地区,大概就是现在的黄河两岸归属甘肃、宁夏的部分地区。大秦帝国利用黄河的自然条件,临河修筑了四十四个边疆郡县,并且迁徙六国俘虏和全国的战犯戍边充之。
古长城旧址秦始皇的这一做法还是相当高明的,千古一帝真不是盖的,自古军事战争都是政治手段的延伸,从此中原王朝把西北的河套地区正式纳入版图建制,才有了现代人的“塞上江南”。
并且,秦帝国大军在蒙恬的带领下还把原来燕、赵、魏时期的旧长城从新修缮整理,连接成整体。这就有了最初的万里长城,后来也不知道是哪个耗事的书生,闲来无事编了个“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来讽刺秦朝的暴政。
大秦帝国二世而亡,根本原因是耗民力太过。孟姜女是不是真有其人没人知道,秦末天下大乱倒是因长城戍边而起。
骊山始皇帝陵秦代继承西周到春秋战国以来的传统,普通百姓要定期轮换免给军队干后勤,称之为“徭”。“徭役”和“赋税”就是压在古代老百姓头上的四座大山,前者征调的是劳动力,后者征调的是钱粮物质。
陈胜、吴广就是这么一群倒霉蛋,更糟糕的是,老天爷不给人活路,队伍行至大泽乡(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宿县东南),大雨导致行期延误,按当时的秦律到地方统统要被出死(秦国以法家之法治国,法家重刑罚)。
反正大家横竖都是死,于是这哥俩登高一呼,直接反了!大家就有什么拿什么,操起身边的木棍、布条,解决了随行的监督人员“揭竿而起”。由此揭开了秦末大乱的序幕,秦始皇估计做梦都想不到自己当时的一个英明决策,居然会引起这么一个尴尬的后世。#千古一帝秦始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