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大乱之际,便是战将扬名之时。而楚汉之际的大乱之时,便涌现了以下的五位“战神”级的名将。
第五位,英布。(?—前年),今安徽六安人。英布的作战风格跟项羽很相似,英布反汉时,刘邦见英布行军布阵一如项羽,便深恶之。陈胜起义时,英布聚集千余人响应,后又以兵属项梁,陈胜死后,项梁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仍号之为楚怀王,项梁为武信君,英布为当阳君。在项梁死后,秦军章邯围赵,楚军北救之,宋义畏敌不前,项羽斩杀之,而以英布先行渡河。
史载“项籍使布先渡河击秦,布数有利,籍乃悉引兵涉河从之,遂破秦军,降章邯等。楚兵常胜,功冠诸侯。诸侯兵皆以服属楚者,以布数以少败众也。”项羽巨鹿一战,英布可以说是居功甚伟。项羽分封诸侯,英布为九江王,这也是项羽账下唯一的一位被分封为诸侯王的战将。后其判楚归汉,被封为淮南王。汉诛韩信、彭越,英布不自安,故反,却兵败身死。
司马迁评价道:项氏之所阬杀人以千万数,而布常为首虐。功冠诸侯,用此得王,亦不免於身为世大僇。
第四位,彭越。(?—前年),今山东菏泽人。彭越在楚汉之际,将游击战发挥得可谓淋漓尽致。项羽与刘邦在荥阳对峙,彭越数绝楚军的粮道,而项羽账下大将却无一人可以当彭越,而使得项羽在荥阳与梁地间疲于奔命。可以说楚汉相持阶段,若无彭越,刘邦已早败。
英布曾道:“上老矣,厌兵,必不能来。使诸将,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皆已死,馀不足畏也。”
第三位,章邯。(?―前年),大秦最后的名将。以骊山刑徒之军而败周文、杀项梁,山东多少名将都战死其手,若非巨鹿一战遇上项羽,秦末起义之火已被其扑灭。其军事才能不下於王翦。
清代著名史学家蔡东藩曾评价道:“盖章邯为秦之骁将,邯不败,即秦不亡。且山东各国,无敢敌邯,独羽以破釜沉舟之决心,与拔山扛鼎之大力,一往直前,九战皆胜,虏王离,杀苏角,焚涉间,卒使能征善战之章邯,一蹶不振,何其勇也!然使秦无赵高之奸佞,二世之昏愚,则邯犹不至降楚,或尚能反攻为守,亦未可知。天意已嫉秦久矣,故特使赵高以乱其中,复生项羽以挠其外,章邯一去而秦无人,安得不亡!谁谓冥冥中无主宰乎?”
第二位,韩信。(约前年-前年)江苏省淮阴人。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世不二出”,一生功绩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可以说汉室的江山有三分之二都是韩信打下来的。被后人奉为“兵仙”。
第一位,项羽。(前年―前年)今江苏省宿迁人。自秦国商鞅变法后,秦出兵与山东六国战,就鲜有败绩,六国皆谓秦军为“虎狼之师”,更不敢轻易与秦人野战。遍查整部史记,唯有赵奢在阏与之战中,敢于主动进击秦军。而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破釜沉舟之决心、勇往直前、以少击多,九战皆胜,而使得秦军一蹶不振。彭城之战,项羽又以三万轻骑击败刘邦五十六万之众。
李晚芳曾评价道:羽之神勇,千古无二。项羽最终的失败源於其政治上的失当,其临终遗语:“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