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猜谜:打一中国古代故事

本期继续为大家介绍《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丛书的第二卷《从城市国家到中华》。本书承接前卷,将历史由神话时代带入信史时代。

(前文回顾: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之从神话到历史)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第二卷

01讲谈社、本系列与作者

讲谈社,全称「株式会社讲谈社」。最初,讲谈社的名字叫「雄辩会」,创立于年(清宣统元年),是日本一家历史比较悠久的出版集团。

讲谈社的创始人叫野间清治,是日本近代史上一位非常传奇的传媒巨子。二十世纪初,他是日本大众文化兴起的重要推手之一,被称为「日本大众杂志之王」。

△野间清治(-)

脍炙人口的漫画是讲谈社最有影响力的产品。日本已故著名漫画大师手冢治虫(《铁臂阿童木》的作者)就曾是讲谈社旗下的签约漫画家。今天,讲谈社仍是日本漫画出版界的三巨头之一(另外两家是集英社和小学馆)。

△手冢治虫和他一生创作的卡通人物在一起,你认识几个?

作为已经经营百年的大型出版集团,讲谈社的出版范围非常宽泛,在学术书籍出版方面的成绩也相当突出,被誉为「日本民间的文部省」。

文部省,年改称为文部科学省,其职能相当于日本的教育部。因此,在学术出版和教育推广方面,讲谈社的实力和贡献已经可以与国家教育机构相媲美了。

△日本文部科学省

《中国的历史》系列丛书一共十二卷,是讲谈社为自己百年华诞打造的献礼之作。丛书内容从三皇五帝一直讲到改革开放后的当代中国,以及中日关系。

全套书籍是由讲谈社精心挑选的日本各个历史研究领域的一线专家,以一人一本的方式接力写成的。日本学者既有旁观者的视角,又很熟悉中国的文化。

引进这套丛书(目前大陆仅引进了前十册),是希望从域外学者的角度来重新看待我们熟悉的,或者自认为熟悉的中国历史。

第二卷的作者平势隆郎博士,现任东京大学教授,属于东京文献学派的第五代学者。平势隆郎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史,其作品有着很强的个人学术风格。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新编史记东周年表》、《中国古代纪年的研究》、《左传的史料批判性研究》、《春秋和左传》等。

△日本历史学家平势隆郎

第二卷研究的历史时期跨度相当长,从殷商讲到春秋战国,前后近年。本书主要阐述以下八个问题:

问题1:由夏到商,为什么说中国历史由神话时代进入了信史时代?

问题2:有关这段历史的很多似是而非的认识(比如「共和」)是怎么来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是真的吗?

问题3:这个时代的历史人物是怎样被神话的?作者眼中的孔子是什么样的?

问题4:诸子百家中最有代表性的儒、法、道三家,对社会最小构成单位——人的看法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问题5:「战国」这个词是怎么来的?究竟是战国「七雄」,还是「六雄」?

问题6:汉字是怎么成为中华文明的纽带的?

问题7:铁器怎样帮助秦国实现崛起,并改写了春秋战国的实力格局?

问题8:古代传说和习俗是如何成为先秦各国共同的文化遗产,并塑造了「中华」这一共同的自我认同?

前五个问题,是本书中有关先秦的重要知识点;后三个问题,是作者认为的构成「中华」的三大要素。以下,我们就来逐一解答。

02殷、周与先秦

(1)信史时代

区分信史与非信史的研究路径有两条:考古研究和文献研究。与第一卷的作者不同,本书作者更偏重于文献研究。

后世对夏朝的记载主要来自古籍《竹书纪年》。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出发,平势隆郎认为有关夏朝记载的可信度不高。

《竹书纪年》是西晋时期出土的古代典籍,学界认为其创作于春秋时代。虽然该书早于《史记》问世,但距离夏朝仍然很遥远。在《竹书纪年》和《史记》中都列举了夏朝君王从禹到桀的系谱,一共十七人。就现在已知的史料,夏朝并无汉字流传下来,那么这份系谱是如何保留下来的呢?

△竹简是人类早期用于书写的材料,除了熊猫,没人反对

对此,作者只能持怀疑态度。况且,夏朝是否真实存在至今也没有定论。

相比夏朝,商朝存在的证据就确凿多了。很多同时代的文字资料可以作为商朝存在的铁证,比如甲骨文和金文(青铜器上的铭文)。虽然存世的文字不多,但意义重大。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隐约窥见商朝的轮廓。

△铸造于西周晚期的重要青铜器兮甲盘。兮甲盘内底有铭文字,记录了周宣王伐严允之战

商的开国者叫成汤。相传,汤是夏朝的一位侯爵,封国在商(即今河南商丘)。所以,他的爵号就叫「商侯」。后来,商革夏命,新国家就沿用了之前封国的名称,国号定为商。

商朝早期君主内斗不息。政局动荡导致国家不断迁都,由于国力衰弱统治的领土也越来越小。第二十位君主盘庚即位后决定迁都到殷(即今河南安阳),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盘庚迁殷」。从那以后,商朝的国都再也没有变动过。由此,商朝又称殷,或殷商。

《史记》中记载商朝就称《殷本纪》,而不是《商本纪》。因此,本书作者本着「从古」的史学习惯,叫殷而不叫商。

△商朝疆域示意图

平势隆郎把商朝定义为「城市国家」。他认为商朝的国土并没有后世想象的那么大。在书中,他引用了日本甲骨文金文学家松丸道雄的结论:商朝统治的二十一个地方,其中十八个地方彼此间的距离最多三日内可往返。剩下三个地方,四天内可以到达。以当时最快的交通工具马车的速度来计算,能大概测算出商朝的国土面积。

研究商朝,可参照的文献有《竹书纪年》和《史记》;研究周朝,除了以上两本,还有《逸周书》。《逸周书》的成书年代早于孔子,而且可信度也远胜过《竹书纪年》。因此,随着中国历史进入商朝,信史时代到来了。

△清乾隆版《逸周书》

(2)烽火逗谁玩

在阅读文献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原以为是事实的历史知识,其实是错误的。比如「共和」这个词的来由就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西周末期的周厉王暴虐成性,他很讨厌别人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所以,他严禁百姓在公开场合议论自己。百姓平时走在路上,相互间不能说话,只能用眼神交流。(因为不可描述的原因,这句话对应的成语不能提,但我相信受过义务教育的读者都知道是哪个词。)最终,西周首都镐京的人民忍无可忍,揭竿而起,赶走了周厉王,这就是著名的「国人暴动」。「国人」指的就是首都居民,与其相对的「野人」泛指住在首都以外的人。

「国人暴动」发生在公元前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确切的历史年份。周厉王走后,大臣召公和周公出来收拾残局,联合执掌朝纲,史称「共和执政」,或「周召共和」。《史记》中有关「共和」的由来就是这样记载的。这一记载流传很广,大多数人也都对此深信不疑。

△国人暴动

但《竹书纪年》中关于「共和」的记载,却不是这么回事。「共和」是一个人名,是周王室成员「共伯和」。共,是封国;伯,是爵号,伯爵;和,才是他的名字。《竹书纪年》上说,周厉王逃走后出来主持危局的不是周公和召公,而是共伯和。

那么,《竹书纪年》和《史记》这两种说法,哪个更可信呢?这就需要借助第一手史料来作证。

历史文献被称为「第二手史料」,而出土文物则是「第一手史料」。

虽然很多历史文献的年代也比较久远,但在写作的过程中,往往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与史实多少有些出入。比如,历朝历代的《起居注》应该是忠实记录皇帝日常言行的皇家记录。但李世民就曾下令修改过。

再比如,史家记录历史人物的言行,很多是自己脑补猜测的。比如司马迁写项羽和刘邦看到秦始皇仪仗时所说的话,肯定不是司马迁听到的,也不太可能是听到的人转述给司马迁的。这就是历史文献被叫做「第二手史料」的原因。

而很多历史文物就是古人当时生活中的日常用品,真实记录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可信度很高,因此是「第一手史料」。像下图的兵马俑,已经有团队用人工AI技术对大量的兵马俑面部进行分析识别,得出每个兵马俑的长相都与其他不同的结论,以此印证了当时工匠的制造技术。这就是文物在传递历史信息方面的价值。

△考古发掘现场

在西周的青铜器铭文中发现了「共伯和」的名字。在金文中,他的名字被写作「子龢父」(音和)。

年,中国学者从战国竹简中整理出一部叫《系书》的史书。这部书记载的共和执政跟《竹书纪年》记载的完全一致,也就是由共伯和代天子执政。所以,在两类史料的共同作证下,我们认为司马迁的《史记》错了,而后世的读书人也随之错了两千多年。

我们再来看看大家耳熟能详的「烽火戏诸侯」。

△中国历史有个特别不好的习惯,总喜欢把一个王朝的兴替赖在女人身上

传说周幽王非常宠爱一名叫褒姒的美女。褒姒是个冰美人,从来不笑。周幽王为了逗她笑,别出心裁,命令士兵点燃烽火。拱卫京畿的诸侯们以为有敌人入侵,纷纷率兵勤王。但到达镐京后,发现并没有敌人。他们惊慌失措的样子让褒姒哈哈大笑。

周幽王看这招很有效,后来就屡屡点火取悦褒姒。一而再,再而三的戏耍,让诸侯们不再相信周幽王和烽火令。

公元前年,申国联合缯国和西方的游牧民族犬戎一起攻打镐京。周幽王慌忙点燃烽火,请求救援,但这次再也没有援兵了。最终,周幽王在骊山脚下被犬戎所杀,褒姒被掳走,西周就此灭亡。

这就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史记版烽火戏诸侯」。

△灭西周的到底是南申还是西申?限于篇幅,咱们找机会再讲

平势隆郎对此表示质疑。他认为这个故事与西周时代的社会结构不符。如果一个国君为了取悦女人而随意折腾诸侯,这需要一个前提,即君主的权力发展到了足够强大的阶段。但西周时代君主的权力远没有这么大。

与春秋相比,战国时代的君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所以,作者推测烽火戏诸侯与褒姒的传说可能是战国之后的人的虚构,反应的是战国之后的社会状况。

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也对此问题提出了质疑。

各诸侯的封地距离镐京有远有近,怎么可能同时看到烽火,又几乎同时赶到呢?再者,烽火台预警系统是汉朝防备匈奴入侵而采用的。西周人没有这种防御安排。第三,骊山之战是周幽王主动进攻,也不需要用烽火来召集诸侯出兵。(原文: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并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迅速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此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一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无需举烽。)

钱穆先生没有依赖考古文献或出土文物,仅仅凭借历史常识与逻辑便有此见解。最新发现的文献,也印证了前人的质疑。

年,清华大学整理战国竹简,发现周幽王之死是战败而死。他主动进攻申国,而后者联络犬戎反击,并击溃了周王室军队。虽然商周与夏朝和神话时代相比,已经有了一些文献和资料,但仍然需要多多相互参照和对比才能发现真实的历史。

(原文: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盤。褒姒嬖于王,王與伯盤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師,回(圍)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曾(繒)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盤乃滅,周乃亡。——清华简《系书》)

(3)走上神坛的圣人

公元前年,周幽王死,西周灭亡,历史进入了东周时代。公元前年,周平王将国都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自此,东周开始。公元前年,秦国攻破洛邑,杀死了周朝最后一个君主周赧王,东周至此宣告终结。

春秋和战国的划分,只是习惯的问题。从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称为春秋时期。战国一般以公元前年三家分晋为起始点,到公元前年秦统一六国为止。

春秋战国的历史既久远又纷乱。很多历史人物都已经走形,脱离了原貌。他们或被妖魔化,或被神圣化。前面说的周幽王与褒姒就是被妖魔化的,而被神话的典型当首推孔子。

△真实的孔子肯定没有发哥这么帅

在春秋战国时代,虽然周天子还是名义上的天子,但周王室的力量逐渐衰微,最终沦为这个时代的注脚。这时,有两种人取代周天子,成为时代的主角。一种人是实力强大的诸侯,比如春秋五霸。第二种人是这个时代特别活跃的诸子百家。在这些知识分子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孔子。

相传,《春秋》一书即由孔子编订。而这本书也直接命名了这个时代。

平势隆郎写春秋时代,重点写的是孔子,而不是各位霸主。本书中用了28页的篇幅描写孔子的时代与形象。而写春秋五霸,总共才用了24页,可谓轻重有别。在这28页的内容中,作者既还原了孔子被神话的旧形象,又挖掘了孔子不为人注意的新形象。

△孔子弟子称其为「素王」,即不得势的圣人

我们除了喜欢把国家覆灭的责任推到女人身上,还喜欢给历史中的大名人编造离奇的身世。这是国人的两大坏习惯。

比如,《论语撰考》描写孔子的诞生时说「感黑龙之精以生仲尼」。这就是说,孔子的父亲是一条黑龙。《孝经钩命决》中写孔子的外貌是「嘴巴如海,背如龟,掌如虎」。真不知道写这段话的人是不是《山海经》看多了。

历史中的其他名人也不乏被神话的例子。比如,传说商朝的始祖契的母亲吃了玄鸟的蛋,之后生下了契。再比如,《史记》中描写刘邦的诞生就更夸张,说刘邦是他母亲和蛟龙生的。

这种荒诞不经的记载,就是试图把一些超自然的因素,附加到某人身上,用来论证他的伟大和不凡都是上天安排的,是有来由的。

刘邦:老萧,我爸的事听说了么?

萧何:恩,你爸平时有点聋,你别太难过。

刘邦:平时,龙?那关键的时候呢?比如,生我那天。

萧何:哦,你问的是遗传啊!聋确实会遗传。

刘邦:瞧瞧,我就说,我爸龙,我肯定也是龙嘛!

萧何:你这听的挺清楚的啊......

作者笔下的孔子,不仅褪去了无稽之谈的光环,而且显现出两个突破常规的新形象。

第一是孔子的丧家犬形象。十年前中国学者李零写过一本《丧家狗》来解读论语。结果,引起广泛争议。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介绍过李零先生的作品。(前文回顾:圣人、乡村教师与丧家犬,到底哪个才是你的真正身份)其实,孔子在他的时代正是一个失败者。他的神圣性完全来自后世的塑造。

第二是孔子的游侠形象。孔子一生奔走于列国之间,可以对应「游」字。至于「侠」,不是指通过武力来行侠仗义,而是通过舆论来表达对时事的不服从,不妥协。从这个意义上说,把孔子称为游侠,也未尝不可。

在孔子的时代,他和儒家思想的价值,恰恰在民间而不在庙堂。而其他诸子的学派也发出了各自的声音与主张,号称百家争鸣。这成就了中国古代史中思想最繁盛的时代。

△孔子不仅活着的时候不得志,死后两千多年,还时不常被人当做夜壶。想起来了,拿出来用用;用不上了,一脚踢到床底下。然而孔子的主张并没有因为后世的过度褒扬或贬损就曲意逢迎,孔子从始至终都是个纯粹的人

(4)儒、法、道如何看人

儒、法、道作为诸子百家的代表,是如何看待人的呢?

作者在介绍儒家学说的时候,援引了东汉王充的观点。王充说:孟子主张的人性本善,是根据中等以上素质的人得出的结论。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是根据中等及中等以下人的素质得出的结论。

诸子百家的观点和结论,其实是针对不同阶层的不同情况得出的。荀子的观点直接启发了他的学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与李斯。法家的理论冷峻,甚至是冷酷。他们着眼于如何管理下人,防范臣属,保护君主。

师法自然的道家,则重视人的自觉。他们的理论仅适用于上等人。如果从着眼于不同阶层这一角度来考虑,诸子的学说是相互补充的,可以并存,而不是对立。

△人格独立,思想才能独立

(5)战国几雄

既然春秋时代得名于《春秋》一书,那么战国时代是不是得名于《战国策》一书?

其实,《战国策》成书很晚,最早的编者是西汉末年的刘向。他把战国时代流传的《长短书》等文献重新编排,编订三十三篇并重新命名为《战国策》。所以《战国策》晚于《史记》。

《史记》把战国时代称为「六国」。那为什么不是「七国」呢?

汉朝人认为,他们继承的是周朝的王统,对于周朝来说,秦朝属于叛逆。于是,故意抹杀了秦朝,连带把秦国从七国之中除名。此外,也有汉朝取代秦朝之后,需要矮化贬低秦朝的政治考虑。汉朝以后,秦朝不再被区别对待,「七国」取代了「六国」成为主流并沿用至今。

△战国形势示意图

战国这个名字来由与战争的密度和激烈程度有关。这可能会造成另一个误解,即人们会以为商朝、西周、春秋这些年代,都是和平年代。其实,商朝、西周也充满着战乱,春秋时战争也非常频繁。

战国与之前时代的区别在于战争的形式。前者属于国家之间的战争,而后者属于城邦之间的战争。

03何以中华

(6)文化软实力

从春秋到战国,诸侯国之间相互攻伐,不断兼并。据说西周初年,周天子册封的诸侯国多达八百个。但到了战国末期,只有不到十个了。这些国家打来打去,为什么最后倒成为一家人了呢?仅仅是因为强国的武力征服吗?

当然不是。平势隆郎认为,是文化的软实力充当了把各诸侯国连接成一个整体的纽带。而诸多软实力中起最关键作用的,就是汉字。

文字出现之后,一直到西周时代,汉字的使用范围都局限于城市内部。它的用途主要是祭祀与盟书。汉字的运用,基本属于中央政权的专利。

△从上古时期的象形文字中可以看出:呼啦圈是中国人民的传统健身方式

到了东周,局面大变。随着王室衰微,像晋国、秦国这样的诸侯,陆续掌握了汉字的使用权,所谓的「广域汉字圈」出现了。汉字渐渐普及开来,汉字的用途从祭祀扩展到行政,这便是书中常常提到的「文书行政」。

文书行政的诞生,不仅改变了知识与权力的格局,也改变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从此中央与地方不再是城邦与城邦的关系,而是上与下的关系。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由城邦构成的松散「世界」逐步转型为有固定领土的统一国家。

本书作者认为是汉字定义了汉族。所谓汉族,就是「把汉字汉文作为共同财产的民族」。共同的文字,形成了文化上的凝聚力,使统一不仅成为一种可能,而且成为我们民族的传统。正所谓「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7)划时代的冶铁

如果文化软实力为各国统一提供必然性,那么铁器的发明则提供了技术上的突破,打破了均衡的实力格局,从而使某国拥有统一其他诸国的能力。对于将铁器的运用发挥到极致的国家来说,则是某种偶然性在起作用。

夏、商、周三朝,是青铜时代。青铜器是应用最广的金属,从祭祀的礼器,到武器、农具,都使用青铜铸造。到春秋中期,铁器开始大量生产。铁器的出现,改写了春秋战国的实力格局。不仅发展出新的兵器,而且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伐木、垦荒和耕种能力都得以大幅度提升。

强大的生产力导致大量荒地被开垦,城市随之扩大。通过开荒建立起来的新县数量远远多于通过战争夺取的县的数量。

随着铁器的普及,深层次的权力者与农民的关系,以及城市与农村的关系也被改写。君权得到强化,更多的财富得以集中。

其实,最后统一六国的秦国并不是最早掌握铁器技术的,也不是唯一拥有铁器的国家。但秦国最早适应了铁器革命带来的新形势。冶炼技术的进步为商鞅推行社会改革提供了历史背景。

△战国时代铁制农具

(8)自我认同

从夏到战国这一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塑造了各国共同的记忆和遗产,形成了文化上的自我认同。「中华」这个概念,就是在这种自我认同中酝酿出来的。

春秋和战国时代的人,都把自己看做是「夏、商、周」历史的继承者。这导致大家的文化源头高度趋同。很多上古的神话与传说,正是在战国时代成型,并被各个诸侯国所认同,拿来作为自己祖先的故事。

举个例子,经作者考证,大禹治水是战国时代编造的神话。这个故事背后有两个元素,一是大禹的身份。在战国,禹是「行神」,即旅行者的保护神。他的工作就是巡行天下。二是各地的治水神话。战国人把这两大元素结合起来,就成了大禹治水的传说。

△中国水利界的大V

这些神话传说除了在文化层面造就了各诸侯国共同的身份认同;在政治上,也被战国的豪强视为自己合法性的依据。

比如,韩国特别倚重《左传》。《左传》里把韩国的祖先韩宣子说成是夏朝的后裔。韩、赵、魏三家分晋,与韩国同出一脉的魏国认了商朝为祖先。秦国的领土是西周的故地,所以秦国顺势宣称自己是西周的继承人。而且,他们还跟夏朝人攀亲。

齐国原来是姜氏统治(姜子牙的后人),后来田氏代齐,臣子篡夺了君主的权力。因为政权来历不正,所以田氏的齐国急需一个拿得出手的血统关系。所以齐桓公(田氏的齐桓公田武)另辟蹊径,他借鉴妻子是宋国人的身份,攀上了商朝的关系(宋是商朝的后裔)。

最能挖掘历史的是楚国。楚人根本没把三代放到眼里,越过夏、商、周把眼光直接投向了三皇五帝。他们找来两位充当祖先的大神,一位是火神祝融,楚王室中的芈姓,据说就出自祝融八姓之一。另一位,是五帝之一的颛顼。颛顼是高阳氏,屈原的《离骚》里追溯家族历史时写道:「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就是说,我家本来是颛顼帝的后裔。

△《芈月传》让「芈」字不再是生僻字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虽然是由众多诸侯国组成的世界。但技术的进步,共同的文字,以及历史和文化中萌发出的共同自我认同,让这个世界有了合成一体,成长为「中华」的可能性。

当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的时候,这片古老的土地也将迎来她的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秦。

请看下期:《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之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

无名:秦始皇、汉高祖,都让你一个人演了,不给兄弟们留口饭吃么?

秦始皇:那你还演黄飞鸿和方世玉呢?我说啥了?

无名:你知道的太多了!

秦始皇:回去跟长空说,枪头我不要了,我还给他争取了一个关云长的角色,下周试镜,OK不?

无名:就你能耐大,你咋不上天捏?

秦始皇:上天?这活我让给吴京了。

▲甄子丹、吴京03:27

每次看这段,我都会起鸡皮疙瘩

霍比特人点燃了烽火

也点燃了中土世界的希望

ForGondor!

ForFreedom!

有▲标志的图片为作者整理,其余图片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