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http://pf.39.net/bdfyy/bdfhl/170621/5478879.html

在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上,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些景观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点缀在山水之间,赋予这片土地无限的美丽和生机。

在这些秀美的景色中,最有名的八处景观,合称为“关中八景”,分别是:华岳仙掌、雁塔晨钟、骊山晚照、曲江流饮、灞柳风雪、太白积雪、草堂烟雾、咸阳古渡。

关中八景之首“华岳仙掌”,是指华山东峰----朝阳峰危崖上的胜景,其崖面宛若一只巨人的手掌,五指分明。传说在古代,黄河受到大山阻栏,积水成害,当地的百姓苦不堪言。于是河神左手托起华山,右脚蹬着中条山,给黄河辟开了一条入海的河道,拯救了万民。“仙掌”就是河神手托华山时留下的印迹。

在今天西安的南门外,著名的小雁塔所在地荐福寺内,有一口金章宗明昌三年(年)所铸的大铁钟,重约千克。每天清晨,寺内的僧人依节奏敲响大钟,声传数十里,长安城的居民伴着雄浑的钟声开始一天的劳作。“雁塔晨钟”由此而来。

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境内的骊山,是秦岭东部的一条支脉。“骊”的意思是黑色的骏马。骊山上长满了松柏,从远处看去,山形活像一匹奔驰的黑马,人们便称它为“骊山”。每当夕阳西下,苍山秀岭涂上万道霞光,景色醉人,于是就有了“骊山晚照”的奇观。

曲江池位于西安市南郊,距城区约5千米。在唐代,遇到重大节庆,皇室贵族、达官显贵都要来此宴饮聚会。尤其每年科举考试结束后,皇帝会在曲江池赐宴考中的进士。他们将倒满美酒的酒杯放在弯弯曲曲的流水上,酒杯就顺流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必须饮酒赋诗,风雅之极。这就是“曲江流饮”的来历。

灞水原名“滋水”,位于西安市东。因秦穆公想要完成统一中原的霸业,遂将滋水改名为“灞水”,并于河上建桥,故称“灞桥”。隋唐时,长安城到处种植柳树,而灞桥又是东出长安的交通要道,人们在此与东去的亲友依依惜别,并折柳相送。每当初春时节,这里柳絮纷飞,如同冬日飞舞的雪花,由此得名“灞柳风雪”。

太白山是秦岭的最高峰,海拔米,山上终年“白雪”不化,形成了“太白积雪”的壮美景观。众所周知,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古人认为这是山峰高峻、气候寒冷的缘故。其实,太白山并没有高到积雪终年不化的程度,只是山梁上的岩石受地质作用形成石海,远看白色一片,被人误以为是积雪。

草堂寺位于秦岭北麓的户县草堂镇,始建于后秦。传说,寺内有一口古井,井壁上有一块石头,每当有蛇卧于石上,井内就会冒出一股“白烟”,人们称之为“草堂烟雾”。其实,这白烟是由于地热造成井水蒸腾而产生的,它与周围山间的水汽和寺庙上空的香烟一起,形成了烟雾缭绕的美景。

横贯关中的渭河,从秦都咸阳旁边流过。据地方志记载,明嘉靖年间,为方便南来北往的人们,在流经咸阳的渭河上,架起一座木桥,它北可通甘肃,南可达四川,被誉为“秦中第一渡”。这就是有名的“咸阳古渡”。古时的咸阳渡口,“活舟泛泛,渔艇悠悠”,黑色的鳗鱼和红色的鲤鱼沉浮于水中,白鹭和青鸟飞翔在烟波之上;樵夫、牧童往来劳作,采莲女唱着悠扬的小曲。成阳古渡不仅提供了交通的便利,还成了一处游览胜景。

“关中人景”的说法,形成于明清时期,其命名有些是文人学土赋传记胜,有些则是民间传说。西安碑林有块碑石,用诗和画的形式描述了关中人景。这块碑石刻于清康黑十九年(年),作者朱集义,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碑面融书、画、诗为一体,分十六格,一景一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