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的智慧
原文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文
哀公(鲁哀公,鲁国国君)问孔子:“怎样才能使民心顺服呢?”孔子回答说:“选拔正直公道的人,让他们位在不正直的人之上,人民就会服从;如果让不正直的人地位在正直的人之上,人民就不会服从。”
解读
这一章里孔子讲了弘扬正气、维护公义的问题。有了正气、公义,人心就会凝聚,国家就有希望,人民就会安居乐业;没有正气、公义,人心就会离散,善良的人会遭到欺凌,只能奋起反抗,更不用说顺从了。当然也可以从选贤任能的角度去理解。选用贤能、远斥小人,则政治清明,人心安顺;否则,则人心不平,统治也不会安宁。选贤任能也是社会公义的一个重要内涵。
“何为则民服?”怎样做才能使老百姓服从统治?
这是每一个封建(奴隶主贵族)统治者都面临的问题。鲁哀公问孔子这个问题,是希望孔子能够给自己加强统治开一剂良方。但鲁国处在春秋末世,外有楚齐等强敌,内有“三桓”乱政,孔子虽然给出了治世良方,但已难治鲁国的膏肓之病。鲁哀公后来也在与“三桓”争斗失败后被逐出鲁国(事在孔子去世之后)。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直”,正直的人,德才兼备的人;“错”同“措”,安置;“枉”,不正直的人,奸佞之人(也可能有才,但德行有亏)。提拔任用正直的人,把他们的地位放在奸佞小人之上,人民就会服从。
这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在朝堂之上要重用正直有才华的贤良之士。这样的人身居要职,主持国政,就能够带领人民走上国富民强之路。唐太宗李世民靠杀兄逼父走上了皇位,可以说得位不正。但他执政后却能作用贤能正直之人,如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做到了“举直错诸枉”,很快开创了大唐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自己也成为后世尊崇的千古名君。“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只有任用正直的人、德才兼备的人、能力实绩突出的人,才能凝聚人心,才能事业兴旺,否则就会人心离散,事业遭受严重损失。二是在整个国家、社会要让正直的人受尊崇,让奸佞之人没有兴风作浪的条件。做到了这一点,人民就会向上向善,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文明程度就会不断提高。这也是儒家教化的目标之所在。
“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与上一句相反,如果朝堂上奸佞小人作威作福,治国人才就没有用武之地,就会避居山泽或远走他方。而奸佞之人只会互相倾轧,争权夺利,没有会真正关心国家命运,最终要么导致民不聊生,奋起反抗;要么导致国力孱弱,外敌入侵,导致国家和民族陷入危局。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权更迭莫不与此相关。正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亲贤人,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盛也;亲小人,远贤人,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秦二世皇帝胡亥重用奸佞赵高,杀了李斯(李斯算不上正直的人,但确实有治国之才)结果朝中人人自危,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离。比如秦将章邯,是一位很有军事才能的将领。他曾在临潼附近带领一众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骊山刑徒击溃了陈胜吴广的起义军。但当他后来与项羽作战失利时,派司马欣向秦二世和赵高求援,却被他们晾了几天。司马欣怕获罪,就跑回去劝章邯投降了项羽,秦朝很快土崩瓦解。前面说的李斯,也是“举枉错诸直”的典型例子。他一心只想保住自己的官位,明知赵高的野心,还予以配合,逼死了更有才华的秦始皇继承人扶苏和名将蒙恬,让胡亥继承了皇位,断送了秦朝的基业,自己也落得个被腰斩的悲惨下场,很是讽刺。
要做到“举直错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知人。要看清楚谁“直”谁“枉”,需要很高的政治智慧。前文中孔子已经给出了答案:“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详见前文2.10《人焉廋哉》)。“举直错枉”既是用人导向,强调明辨忠奸,亲贤人,远小人,选贤任能;又是价值导向,崇尚个人正直品格、社会公平正义。从个人学习修养的角度来讲,就是要扶正祛邪,让真善美压倒邪思妄念,不断强健体魄、锤炼意志、净化心灵、提高能力,让自己越来越强大。
我们学习这一章,要领会孔子主张正义要压倒邪恶,弘扬社会正气、争取人民支持思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所向,无往而不胜。“举直错枉”就是顺应人心的举措,真正顺应了人心,赢得了人心,守住了人心,不但会“民服”,更会得到人民全心全意的拥护。我们可以细细品味一下这句话:“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