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判断、不盲从,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培养学生“学会思考”,不是“去找唯一的正确答案,一个基本事实、一种权威性的解释。”而是运用丰富的历史资料,多角度更全面地认识历史、理解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历史的判断。从高考命题改革的趋势来看,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方式,核心素养的比重在试卷中也越来越大,要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必须建立在充分、高质量的史料阅读基础上,不断了解史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辨析有价值的史料资源,从而进行有深度的学习。历史学科有五大核心素养,其中之一就是史料实证。
那么,什么是史料实证?什么是史料实证素养?考查的等级标准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首先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课程标准指出: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2]我认为,史料实证素养是通过史料类型的辨别和史料证据价值的辨析获取可信的史料,从而构建历史认知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一种“尊重历史,追求真实”的精神。所以,实证素养是“实证方法、实证意识和实证精神”的体现。学业质量水平分为4个层级进行考查。层级越高,要求越高。简单说,水平1能够区分史料的类型;能够从多种渠道获得史料;能够从史料中提取相关信息。水平2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水平3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辨析和理解;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对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全面、丰富的解
释。水平4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史料;能够恰当的运用史料构建自己的论述。
一、明确“史料类型”的证据价值
什么是“史料”?在《史学概论》中,有明确的说明:“或者称历史资料(historicaldata或historicalresources),指的是能够反映过去发生、存在过的所有事情的文字记载和一切物品,或者说,过去遗留下来的所有文字记载和物品都可以作为了解、认识历史的资料。”[3]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进一步指出:“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4]由此,要通过对史料的考证和辨析,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获得有价值的历史知识,进而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以求最大限度地复原历史,无穷接近历史的真实。
史料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内容和形式可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等。按证史价值可分为:原始史料(一手资料)和转手史料(二手资料)。按史料保存者意图可分为:有意史料和无意史料。明确史料的类型是确定史料证据价值的先决条件。一般而言,实物史料证据价值强于文献史料,原始史料证据价值强于转手史料,无意史料的证据价值高于有意史料。
通过史料类型的区分,考查学生辨别史料类型的能力。一般方法是呈现多种类型的史料,
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标准加以归类。例如,我命制了这样一道试题:以下所示史料中,有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图像史料,更有兼具实物和文字特征的史料,按上述三个标准对图中史料进行分类。
A.甲骨文B.《史记》C.战国《竹简》
D.《清明上河图》(局部)E.《水浒传》F.《资治通鉴》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和图像史料的区分能力,因为在平常的教学和学习中主要以这些史料为主,考查学生对史料类型判断标准的掌握程度,属于水平1层级。
二、遵循“论从史出”的实证方法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即依据“史料”和“史实”得出历史结论。如年北京高考试题: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及各诸侯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内容以诸侯、大夫的政治、军事活动为主。
《史记》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通过对史学典籍的比较,从史料中提取相关信息,从而比较出《史记》与《春秋》在体例、记载时间和记载内容的三个不同,属于水平1层级。要结合材料中所列举的西汉的相关史实,作为证据进行论述,属于水平2层级。
三、遵循“孤证不立”的实证原则
单一的史料记载不能成为确信的证据,一个历史事实或者一个历史结论往往需要综合多则历史证据交互参证,互相印证才能确立。王国维开创的“二重证据法”就是“新史学”的典范。例如以下两段材料:
材料一: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材料二:“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出自《史记》,其中记载周幽王为取悦褒姒“数举烽火”而失信于诸侯,等到申侯与西夷犬戎来攻时,“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
另据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竹简《系年》记载:“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盘。褒姒嬖(受宠爱)于王,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回(围)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给),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
通过文献与实物证据的比较,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的记载证实了《史记》记载商王世系的正确性,从而确立了商史的信史地位。而烽火戏诸侯的真实性有待考证,此故事最早见于《史记》,战国竹简为实物史料,被认定为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简册,时间上比《史记》更早,具有更高的史料价值。战国竹简未记载此事,而是记幽王为主动进攻,应不需要召集诸侯来救。通过不同类型的史料进行互证,考查学生理解史料,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属于水平3层级。
四、树立“去伪存真”的实证意识
历史研究是一个注重实证的学问。除史学典籍,史学著作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外,在史料当中还有一种特殊的资源,那就是文学作品。它在证史方面也有其独特价值,而且这已经是历史学界的普遍共识了。我选取了两段材料,来说明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
材料一:“善为史者,偏能于非事实中觅出事实。例如,《水浒传》中‘鲁智深醉打山门’固非事实,然元明间犯罪之人得一度牒即可以借佛门作逋逃薮,此却为一事实。”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材料二:“在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作者对当时社会所涂绘的阴影;……它们正是各时代的社会缩写,正是各时代的人民呼声,正是千真万确的历史记录。”
——翦伯赞《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
通过材料可知,文学作品能够反映真实的历史现象,能够折射出真实的历史事件,蕴藏着深厚的民众情感和社会变革。所谓“文史不分家”,小说野史未必皆无凭,实录正史未必皆可据。文学作品不同于一般的历史文献,它更多的是通过隐喻的方式,来展示或揭示一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
五、增强“批判质疑”的实证精神
对历史的探究以求真求实为目标,图画与文学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文字可以清晰地表达作者创作的初衷,图画则未必。一幅绘画的构图、色彩、人物形象,背景、表现方式等,可能会传达出特定的历史信息。所以,需要仔细的观察和甄别,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史料。对此我选取了《清明上河图》作为图像史料来说明这一问题。
材料一:《清明上河图》“深刻地揭示出了开封城的种种痼疾和隐患,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画家的忧患隐于心中之深邃、其画谏现于幅上之委婉,仅为时人所识,而难以为后人所破。其意味深长,令细赏者不忍掩卷。”比如“画中惟一的望火楼已摆上供休闲用的桌凳,楼下无一人守望,两排兵营式的平房已被改作饭馆,传报火警的快马不知在何处。”这是画家在暗示东京城消防设施的荒废,军队从事商业运作加剧了军队的腐败。
——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余辉著书《隐忧与曲谏——清明上河图解码录》
材料二:
《清明上河图》的一处高台
(左:据《营造法式》记载绘制的宋代望火楼剖面图;右:南宋《西湖清趣图》描绘的望火楼)
问题:结合材料你是否同意材料一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本题出示有关学者对《清明上河图》一处高台的解读,并提供相关的证据让学生辨别其观点的可信性。考查学生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恰当的运用史料构建自己的论述,属于水平4层级。材料一中,作者认为这是一座虚设的望火楼,暗示着军事的废弛。但是,通过观察对比材料二可以看出,这处高台并不是望火楼,可能只是用来观望的亭台。所以,解读历史要运用背景知识对信息进行推理来认识历史,尤其是注意洞察偏见,偏见会放大某些信息,也会遮蔽另一些信息,从而干扰我们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形成不公平或不公正的观点。不是否认《清明上河图》所隐含的丰富历史信息,只是历史的结论要建立在证据链上,要言之有据,脱离历史证据的论断,只能是主观的揣测和臆想。
综上所述,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和方法,是历史思维和历史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学习和认识历史的核心问题,也是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素养的主要表现和关键支持。这一素养的核心是对史料证据价值的辨析和运用史料构建历史的能力。其要素是:一要明了史料的类型和价值;二要汲取正确的历史信息作为历史证据,通过综合比较,构建合理的历史解释。在遵循“论从史出、孤证不立、去伪存真、批判质疑”等主要方法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学业质量水平层级,考查学生史料实证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将历史的育人功能得到有效地发挥。
本文荣获年北京市教师“基本功与专业能力”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年↑
《史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年版,第页。↑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第40页。↑
作者:刘宁(育新沙河中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