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安城南倚龙首原,北濒渭滨,恰好处于高低地形的过渡地段,地形平坦开阔,尽有川原地利。在郊外秀丽的川原上,纵横的河流间,散布着美丽的苑囿陂池。
班固在《西都赋》中,对汉长安城“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杜霸,北眺五陵”,远距离全景式地描绘其郊野风光:
其阳则崇山隐天,幽林穹谷,陆海珍藏,蓝田美玉。商洛缘其限,鄢杜滨其足,源泉灌注,陂池交属。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其阴则冠以九峻,陪以甘泉,乃有灵宫起乎其中。秦汉之所极观,渊云之所颂叹,于是乎存焉。下有郑白之沃,衣食之源。提封五万,疆埸绮兮。沟塍刻镂,原隰龙鳞。决渠降雨,荷插成云。五谷垂颖,桑麻铺莱。东郊则有通沟大漕,溃渭洞河,泛舟山东,控引淮湖,与海通波。西郊则有上囿禁苑,林麓藪泽,陂池连乎蜀汉,缭以周墙,四百余里,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神池灵沼,往往而在。其中乃有九真之麟,大宛之马,黄支之犀,条支之鸟。逾昆仓,越巨海,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
“其阳”即长安南郊,密林深谷,崇山遮天,陆海珍藏,难以计算。
作者将视野扩展到丹河、洛河、渭河、漆河,但见清泉奔流,池塘纵横,竹林果园,芳草佳树,郊野之富,近似西蜀。“其阴”是指长安北郊,则多有名山胜迹。名山以九蟣为主,甘泉山巅耸立着灵宫,在秦、汉两代最为壮观,王褒和扬雄在《甘泉赋》中都极力颂赞过。
胜迹是指战国时韩国水工郑国所开凿的郑国渠,和汉武帝时中大夫白公建造的白渠,灌溉肥田沃土五万顷。因而这里田界纵横,如丝织品上的花纹一样纷繁,沟塍缭绕则似刻镂在大地上的图案,开渠灌溉田土如同天降喜雨,举锸治水的人群像天上飘动的祥云。
五谷结籽,垂下穗颖,桑林麻田,繁荣茂盛。东郊灞河、沪河流域有人工漕渠,通向渭水、黄河。从这里可以泛舟崤山以东,还可控引淮水、湖泊。西郊则是天子的上林禁苑,其中环绕着四百多里的围墙,散布着三十六所离宫别馆,牧养着来自九真的麒麟,进于大宛的骏马,黄支国的犀牛,条支国的大鸟。
也多亏铺张扬厉的汉大赋,只有用“苞括宇宙”的巨大时空意识,才能对长安四郊的景物作这样全景式的描绘。当然,汉大赋中也有对长安郊原景物的特写。不过,即就是这一处景点,作者也给以全方位的铺叙。
即如张衡在《西京赋》中写上林苑:
上林禁苑,跨谷弥阜。东至鼎湖,邪界细柳。掩长杨而联五柞,绕黄山而款牛首。缭垣绵联,四百余里。植物斯生,动物斯止。众鸟翩翩,群兽骀骏(bYsi鄙四,兽奋迅貌)。散似惊波,聚似京峙。伯益不能名,隶首不能纪。林麓之饶,于何不有?木则枞栝(guδ瓜,桧树)棕楠,梓械(yi玉,柞木)梗(pion骈,黄缏木)枫。嘉卉灌丛,蔚若邓林。郁蓊蔓葤(aidui爱对,木盛貌),榆(su肃)爽橘掺(xi0osen萧森,树木高大貌)。吐葩扬荣,布叶垂阴。草则葳(zhen针,马蓝)莎菅蒯,薇蕨荔茺(hang杭,草名)。王刍菌(meng萌,草名)台,戎葵怀羊。苯荨(b≥nzun本樽,草茂盛貌)蓬茸,弥皋被冈。萘荡(xi0odiang小荡,小竹与大竹)敷衍,编町成篁。山谷原隰,泱漭无疆。
这里极力突出上林苑范围的广大和苑中动、植物的丰盛,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上林苑本是秦之旧苑,经汉武帝时扩建后,东南至宜春、鼎湖(宫名,在今陕西蓝田焦岱镇)、昆吾(今蓝田东北),南至御宿(今陕西长安南)及至终南山,西南至长扬、五柞(今陕西周至东南),向北跨过渭河,北绕黄山(今陕西兴平马嵬镇北),濒渭而东,方里。
周围环筑以苑垣,长达余里,开有12道苑门。苑中划分为36个小区域的范围,各由宫观、池沼、园林与自然景色而形成不同的特色。据《三辅黄图》记载,上林苑建成后,“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卉三千余种植其中”。
《西京杂记》卷一则列有上林苑中部分名果异树的详目,几乎包括了当时全国所有的名贵果木。另外,在上林21观中,豢养着许多珍禽异兽,在上林十五池中放养着各种名贵鱼种。较之《西京赋》的概括陈述,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对上林苑的铺叙,更为全面而精详。
上林苑范围之大,“于是乎周览泛观,缜纷轧芴(wi勿),芒芒恍忽,视之无端,察之无涯”。作者形容日月好似从东沼升起,落人西池。苑南气候温和,隆冬草木犹长,水涌流而波扬;苑北虽值盛夏,犹有寒冻,地裂物杀。
苑中“离宫别馆,弥山跨谷”。高阁四周垂注有廊,行道回曲,重庑可坐。瓦挡用美玉装饰,椽端用华彩描绘。皇帝所走的行道,犹如织丝相连。这些离宫别馆,多是削平山峰,构筑堂室,累台层层,房通岩底。俯视其下,不见其地,举手摸橡,可扪上天。
像流星经过宫门,弯虹架在窗上,青龙曲行于东箱,象车蜿蜒于西堂。从清室中涌出清泉,由中庭里漫出通流。用盘石修固的川涯,深岸参差倾仄,高处嵯峨峥嵘,如雕如削般峭直。中间丛生着玫瑰碧琳,珊瑚之树,遍地是珉玉文石,文采灿烂如鳞。赤玉光耀斑驳,杂在诸玉之间。朝采琬琰之玉,荆山和氏之璧,在这里也有出产。
上林21观中,根据地域、气候豢养着各种珍禽异兽。苑南气候温和,养有辅(yong庸)、牦(又名峰牛)、貘(mo陌,似熊)、犛(1狸,体比牦牛小)、沉牛、麈(zhU主,似鹿而尾大)、麋(mi弥,似鹿而大)、赤首、圆题、穷奇、象、犀。
苑北气候清凉,养有麒麟、角端、驹验(t6otu陶途)、骆驼、蛩蛩、弹骥(dianxi颠溪)、驮醍(jueti决提)、驴、骡。在苑中,群猿共处,雄者毛黑,雌者毛赤。另有仰鼻长尾的螅(wei位),似猕而体大的獲(jue决),飞而生子的飞蠼(Iei累),身生四翼的飞蛭(zhi至),似猴善缘的蜩(tiao条)兽。
还有头上生髦、腰后毛黑的渐(chan馋)胡,人手马足、白尾四角的覆猱,其形似龟、白身赤首的桅(guT鬼),其状类犬、捕食母猴的穀(gou够)。这些异兽皆栖于林间,或长啸怜呼,或翻跃腾换,或嬉戏柯枝,或蹲卧梢颠。
上林15池中,放养着巨蛟赤螭。鲠鳟(gengmeng艮萌)渐离等珍贵的鱼儿,竖鳍摇尾,张鳞奋翼,潜处深水,栖于岩穴。鱼鳖欢游而有声,光彩耀烂于江滨。池面上,鸿鹄、鹉鹩、驾鹅、鸨鸟、属玉、妨鹊等珍禽,群浮水表,盈川满湖。它们借着水势泛滥,随着轻风飞扬,与涌波齐摇荡,掩草渚共嬉乐,在青藻中唼喋,食菱角而咀嚼。
上林苑中深林茂密,地倾斜而渐平,水缓流而抑扬,山溪散而成平陆,颇有江南特点。因而江南的植物也来这里安家。绿色的薰草遮覆、芳香的江离披扶,间以青葱的留夷,杂以味辛的靡芜。绦莎丛聚成片,结缕四处分布。
还有揭车、杜蘅、兰草、凌霄、乌扇、紫姜、芰荷、杜若、荃荪、鲜支、菰蒲等,遍布大泽。屈原在《离骚》中用以喻其高洁情操和爱国感情的这些香花香草,随着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形成,都从楚地迁到长安,应风披靡,吐放清芳,沁人长安人的心脾。
“于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cou凑),枇杷撚(yan烟)柿,亭柰厚朴,俜(ying营)枣杨梅,樱桃蒲陶。”较之先秦北国,西汉时随着东西经济的交流,从丝绸之路上源源不断地引进了西域诸国的珍奇果种。
于是在上林苑中,除了来自南国夏熟的卢橘、黄柑、橙柚、小橘、枇杷、棠梨、羊枣、杨梅、樱桃外,还有来自西域的葡萄。这些果品遍布于比园,延至于丘陵,下及于平原,高扬着翠叶,摇曳着紫杆,红花盛开,朱荣垂悬,众彩鲜丽缤纷,照耀巨野广原。
还有沙棠柞栎,枫香银杏,留落黄栌,椰子槟榔,棕榈檀木,豫章木兰,冬青长绿。高者几乎千仞,大者亦可连抱,荣花枝条,气机畅调,果实翠叶,肥硕峻茂。它们攒聚丛立而相倚,枝柯连卷而相支。或交错而盘曲,或抗直而横出。轻风吹来,垂条扶疏,落花扬抑。
当树与风相激时,四处作响,如钟,如磬,如笛,如箫。听之不见端涯,探究而无穷极。这就是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对长安效外这座历史名园的全面描写。这里可说是汉代中国庭园建筑艺术的典范,也是当时中国境内各种动、植物的博物大观。
屈原在《招魂》中热切呼唤楚怀王“魂兮归来”时,全面地展现了楚国宫庭建筑的壮丽和物产的丰富,表现了对楚国深深的热恋之情。司马相如在这里的热情铺叙,也表现了汉人征服客观世界的新鲜感和恢弘气度。别说是汉武帝读了大喜,我们读了也惊叹于两千年前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成就。
张衡在《西京赋》中,还写到长安郊外的昆明池:
乃有昆明灵沼,黑水玄址。周以金堤,树以柳杞。豫章珍馆,揭焉中峙。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日月于是乎出入,象扶桑与潆汜。其中则有鼋鼍(yuontu6元驼,大鳖与鳄鱼)巨鳖,鱣鲤鲇(x序,鲢鱼)鲷(tong同,乌鱼);鲔(wei委,鳢鱼)鲵(ni倪,即人鱼)鳞(chang尝,一名黄颊鱼)鲫,修额短项。大口折鼻,诡类殊种。鸟则鹩鸟(sushuang肃双,鸟名,其形似雁)鸹鸨(guab6o瓜保,鸟名,即创鸹和野雁),驾鹅鸿鹗(kn昆,即鹃鸡);上春候来,季秋就温。南翔衡阳,北栖雁门。集隼归凫,沸卉轷訇(pEenghong烹轰,义同砰磅)。众形殊声,不可胜伦。
昆明池在长安西南郊。本为周代的灵沼,汉武帝元符三年(前年),发谪吏修凿而成,以像昆明方三百里之滇池,故名日昆明池。
有僪水交水灌注,沣、滴二水又堰人池中。据《西京赋》的描述,当时昆明池周围砌有坚堤,堤上栽植柳杞。由于昆明池仪象天汉,东西两岸安放着牵牛、织女的石像雕塑。牵牛石像置放于东岸,后人称为石父,今天仍保留在当地。
现距西安城西约10公里的斗门镇东南,有一石父庙,庙中有石雕像一尊,高约2.3米,即汉代置放的牵牛像。织女石像置放于西岸,后人称为石婆。在今日斗门镇东南的北常家庄附近的石婆庙中,有石雕像一尊,高约1.9米,即汉代置放的织女像。
班固在《西都赋》中也写到牵牛、织女雕像:
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
与《西京赋》的描写完全一致。牵牛、织女雕像立于池中,日一月从池中升起降落,就像起落于扶桑与瀠汜。
池里各种珍奇的鱼儿,或长额短项,或大口鼻弓,形态奇异,各殊其种。各种珍奇的鸟儿,开春北来报讯,秋末南去就温。南飞至于衡阳,北翔栖止雁门。归去野凫,群集鹰隼。盛疾奋速,砰訇有声。形状各不相同,叫声各异其鸣。诡质怪章,不胜其论。
在汉长安的东南郊有曲江和宜春苑。这是地处少陵原头的一块低洼地带,南北长而东西短,由于长期积水成池,自然形成一个湖泊。秦时称皑洲,汉时称曲洲,划为宜春苑。
《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五记载:“曲江池,汉武帝所造,名为宜春苑。其水曲折有似广陵之江,故名之。”宜春苑中流水曲屈,四处竹木葱郁,春色尤为宜人。司马相如随汉武帝从长杨宫狩猎回长安时,路过宜春苑,那里有秦二世的陵墓。
司马相如在《哀二世赋》中,写到曲江和宜春苑的景物:
登陂随(tu6驼,不平貌)之长坂兮,坌(ben笨,并排)入曾宫之嵯峨。临曲江之皑州兮,望南山之参差。岩岩深山之崆崆(hong烘,涧谷空貌)兮,通谷豁兮龄(han酣,深)伢(xiδ虾,涧谷空貌)。汩浅(yu域,疾流)鞭(洒,深)以永逝兮,注平皋之广衍。观众树之蓊躉(i爱,草木茂盛貌)兮,览竹林之憏榛。
尽管因作者慨叹秦二世“宗庙灭绝”,笔下的景物不无苍凉之感,但依然展现出这里南山参差,平皋广行,宫殿嵯峨的壮阔气势,渲染出树木蓊郁、幽篁森森的胜景氛围。
张衡曾到长安城东70里处的骊山温泉汤峪游览。骊山北麓共有三眼温泉,可以沐浴去疾消病。相传这温泉是神女为秦始皇洗疮而涌出。
《三秦记》云:“俗云秦始皇与神女游而忤其旨,神女唾之则生疮,始皇怖谢,神女为出温泉而洗除。”因此,早在秦时即在这里砌石起宇,营建骊山汤,又称神女汤泉。汉武帝时又进一步修饰增建,遂使骊山汤成为都城近郊一处著名的风景区。
张衡在《温泉赋》中,写他在“阳春之月,百草萋萋”的美好日子里,在远行途中登上骊山,游览了温泉。
赋中描绘了骊山温泉的神奇:
壮厥类之独美,思在化之所原。览中域之珍,无斯水之神灵。控汤谷于瀛洲,濯日月乎中营。荫高山之北延,处幽屏以闲清。于是殊方交涉,骏奔来臻。士女晔其鳞萃,纷杂遝其如细。
在作者看来,骊山温泉是中域最神灵的水,把汤谷控于瀛洲之中,似乎日月也濯于中营。于是,远方之人纷纷来到这里。
温,泉池边士女衣着艳丽,纷至遝来,如天上的云彩。作者在赋末的“乱曰”中纵情赞颂道:
天地之德,莫若生兮。帝育蒸民,懿厥成兮。六气淫错,有疾疠(i例,恶疮)兮。温泉汩焉,以流秽兮。蠲除苛慝(e特,邪恶),服中正兮。熙哉帝载,保性命兮。
在长安美丽的郊野苑囿中,流动着这一脉骊山温泉,确实给壮丽的山川形势,增添了灵异之气。
参考资料:《汉书》
作者简介:本文系作者希望所有的爱情的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