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王死了之后,他的儿子姬宫湦(shēng)继承了王位,史称周幽王。

周幽王在历史上名气很差,完全不是当国家领导的料。

他一门心思放在玩乐上,把工作全丢到了一边儿。他重用了拍马屁的小人虢(guó)石父,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又非常宠爱褒姒(sì),什么荒唐的事情都可以做出来逗褒姒开心,活脱脱是一个昏君。

褒姒是周幽王的一位宠妃,但她的名字不叫“褒姒”,古代的女人是没有名字的,一般用她的姓或者尊称来称呼她。“褒”是个诸侯国名(今陕西省勉县东南),“姒”是这个女人的姓。

当时褒国人得罪了周幽王,就把褒姒这个大美女送给周幽王赔罪。

当时的姬宫湦只有16岁,褒姒比他年长。褒姒自入了王宫之后,很快就得到了姬宫湦的宠幸。

虽然是“姐弟恋”,但姬宫湦真的是太喜欢这个漂亮“姐姐”了,简直要把心都掏出来。

他把所有能让女人开心的东西都献给了褒姒。金银珠宝、漂亮衣服、奇花异草等等,所有姬宫湦能想到的都送了。

最后他还把王后的位子给了褒姒,让她母仪天下。但褒姒身在富贵乡仍然是愁眉苦脸,一点也不觉得开心,自打进了王宫就没有笑过。

这应该是她对自己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而感到伤感,被人当做赔罪的礼物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

姬宫湦虽然当天子不行,但却是个痴情的种子,褒姒不开心他就要想办法给老婆制造欢乐。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年纣王因为妲己丢了江山,没想到姬发的后人也因为一个女人害了自己的社稷。

有什么方法给褒姒制造快乐呢?虢石父给姬宫湦出了个主意,那就是历史上闻名的“烽火戏诸侯”。

这里,我们先大概了解一下当时的民族构成。

周朝时还没有出现“汉族”这种概念,周朝人的主体称作“华夏族”。

周朝的四周散布着许多异民族,他们被统称为“四夷”,北方的叫“狄”,南方的叫“蛮”,东方的叫“夷”,西方的叫“戎”。

北狄、南蛮、东夷、西戎将成为我们今后故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下面来说烽火台。

周朝首都镐京在现在的西安市附近,镐京的西部和北部就是戎人聚集区,其中以犬戎部落最为强大,他们时常来镐京附近骚扰掠夺。

为了能更好地保护都城,周朝人在镐京的山上树立起烽火台。

烽火台每隔一段距离设一个,会有专人看守。

台上存放着晒干的狼粪,一遇到紧急的情况,就把狼粪点燃,烧起的黑烟就叫“狼烟”。

附近的烽火台看见狼烟升起,也会把自己的狼粪点燃,如此传递下去。

诸侯们看见烽火台起烟,不管你在吃饭还是在洗澡,都要马上带上自己的人马,奔走几百里来王都救援。

这个叫作“勤王”,意思是为王室尽力。

也真是佩服虢石父的创意,没有人逗乐,就让底下的诸侯们当起了小丑。

而更不靠谱的则是姬宫湦,居然采纳了虢石父的建议,把军国大事当成了哄女人开心的玩笑。

姬宫湦挑了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先带上褒姒到骊山的高台上,摆好坐席,放上美酒佳肴等着。

接下来他就派人去把烽火点上,让烽火一个接一个传递下去,过不了很长时间,就看见那些诸侯国的君主们满头大汗地赶来了。

诸侯们到镐京一看,这里风平浪静,哪有犬戎人的影子。

再到王宫去打听,啥事儿也没有。

而此时的姬宫湦和褒姒就在骊山上看着,看诸侯们心急火燎的样子,还有被人耍以后的吃惊,两人都为自己恶作剧的成功哈哈大笑。

诸侯们这才明白,天子是在把自己当猴耍,心里用脏话问候了一番姬宫湦就回去了。

姬宫湦亲自导演了一场喜剧,虽然演员们很不高兴,但是“笑果”显著,尤其是褒姒特别开心。

于是姬宫湦立刻投入到续集筹拍中,仍旧是把烽火台点上,等着看诸侯们紧张兮兮地往镐京这里赶。

最多也就可能换一下点狼烟的烽火台,今天点东边第一个,明天选北边第三个。

这样的“喜剧”接连拍了好几部,褒姒每一回都被逗得哈哈笑。

姬宫湦见美人一高兴,下令赏赐给虢石父千金,传到民间就是“千金买笑”的典故。

但是这场喜剧这么弄下去,问题就出现了,“演员”越来越少了。

诸侯们知道要被寻开心,哪个愿来?何况周朝王室一不给片酬,二不管盒饭的,跑一趟镐京还要自己贴钱。

这就是“狼来了”故事的历史版本——“烽火戏诸侯”。

(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