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状态”这一词汇是借用军事表述,当事态特别紧急、严重,群众需要大规模组织、高度动员时才能用。去年武汉疫情防控保卫战用它可以,现在疫情最为凶险的石家庄用它可以,但诸多如同我家乡一般,没有新增疑似或确诊病例,也离目前疫情多发的北方较远的地方,也滥用这一词汇去表述疫情防控情形,真心希望滥用的人能去骊山烽火台看看,瞅瞅那周幽王丢的人心与江山!
骊山烽火台
三千多年前,周幽王在此为博宠妃褒姒展颜一笑,竟采信了奸臣虢石的建言,玩起了点烽火,戏诸侯的“游戏”。周幽王想到了就做,丝毫不拖延。带着褒姒摆驾骊山行宫(骊山位于陕西临潼县境内),下令举烽。火光划破夜空,狼烟冲上云霄,烽燧接二连三,诸侯王们得知京都有变,急忙调兵遣将,赶往骊山勤王,史书记载“马不及鞍,人不及甲”。但火急火燎的诸侯们没想到,幽王与褒姒正在骊山的宫殿里饮酒笙歌。
褒姒先是看到山上的狼烟烽火,然后看见诸侯兵马旌旗猎猎,再一听周幽王的解释,莞尔一笑!不管这是褒姒哑然失笑,还是真的被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把戏逗笑了,这一笑,真的把周朝的天下笑没了。
次年西戎进犯周朝京都,周幽王带着褒姒逃到骊山,想着用烽火台通知各路诸侯前来救驾,但已经对周幽王失去信心的诸侯们选择了不搭理。于是周幽王亡于骊山,周朝亡国。
这就是个“狼来了”的上古版本,因为典故深刻,这里也成了一个著名景点。
景点现状
在山脚下的华清池景区乘坐旅游缆车可达骊山西绣岭半山腰,下缆车再攀登个十多分钟便能到骊山西绣岭的第一峰峰顶,这里便是烽火台遗址,这里遍地山菊,俗称菊花楼。
现在这里起了一座新烽火台,烽火台由砖石砌成,高10米,登上烽火台的城楼,可以俯瞰华清宫的全貌及临潼的城市风光。门洞之上悬挂有“烽火台”三字扇形匾额,台下有原临潼县人民政府年5月所立,杨国桢所书的“周烽火台故址”六字石碑一座。入内,在其底部,能看到一个用于点狼粪柴草的灶口,据说狼粪烧出来的烟,能够直上云霄、风吹不斜、特别适合通讯落后的古代拿来示警。
登上烽火台顶端,极目远望,一边是浩瀚无边的平川旷野,一边是峻秀挺拔的起伏山峦,当年周幽王的江山,现在已是人民的土地。当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出自史记,不论其真伪,就故事本身放在今天仍然有警示作用,但偏偏有人还就爱滥放这烽火。
滥用“战时状态”就是在滥放烽火
群众不知道“战时状态”被滥用,但群众知道“战时状态”意味着疫情严重了。无形中就在群众心中制造出了不必要的恐慌,严重的还会催生谣言、抢购物品等失序行为。烽火醒目,时不时喊一次“战时状态”,不就像周幽王戏诸侯一样,以为疫情来了,却没想啥事没有,好嘛!当疫情真来了,群众都丧失警觉性了!
这滥用“战时状态”真的是不利于科学抗疫,更别提与中央“精准防控”精神相悖了!
结语
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心中书与脚下路相互印证,体会出来的真知灼见才是自己的。骊山烽火台我去了,看到时下没事的地方乱喊狼来了的情形,想想当时在烽火台顶看到的大好江山,真希望那些滥用的人爬上来看看周幽王丢的人心与江山!
别因为怕担责任,就试图以简单的口号、用“最小的代价”来达到最大动员效果,这样子起不到积极效果,反而还会影响群众积极性,让国家和人民好不容易打下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信息发布还是要实事求是的好!
旅行也是如此,走马观花不如不去,认真走过每一步,景点都会成为经典!
喜欢我的观众老爷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