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理
1.陕西省位于中国大陆腹地地区,属于西北五省之一。
陕西省接壤了八个省级行政区划,是我国接壤省级行政区最多的一个省份。
陕西省地域狭长,整体体现为南北长,东西窄。
陕西省的地貌从南向北依次是陕南秦巴山地、关中盆地、陕北黄土高原,因此陕西省在地势上就是南北高,中间低。
陕南和关中地区的地理划分界限就是秦岭,关中和陕北的地理划分界限就是北山。
名山如华山、太白山、终南山、骊山。
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秦岭山脉横贯全省东西。陕西省横跨两河流域,陕南属于长江流域,关中及陕北属于黄河流域。陕南地区属于长江水系的主要河流包括嘉陵江、汉江、丹江,其中汉江是陕西省最大的河;秦岭以北属于黄河水系,包括的主要河流有窟野河、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渭河等,其中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
2.陕西横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陕南属北亚热带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气候,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中温带气候。降水南多北少,陕南为湿润区,关中为半湿润区,陕北为半干旱区。
3.陕西省在粮食种植方面的分布为:渭北和关中地区是小麦的主要产区;渭北和陕北地区是玉米的主要产区;陕南是大米的主要产区。陕西省果业比较发达,苹果、酥梨、红枣、猕猴桃被称之为陕西果业“四大宝”。
4.多万年前的“蓝田猿人”是迄今已知最早在陕西生活的古人类。随后的“大荔人”“黄龙人”等古人类在此繁衍进化。
5.距今多年前的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著名的仰韶文化母系氏族村落遗址。
6.距今多年前生活在姬水流域的黄帝部落和姜水流域的炎帝部落,在冲突中走向融合,逐渐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民族共同体——华夏族,开启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
7.西周初年,由于国人暴动事件,周厉王被人民赶出都城,其后周公和召公共同管理当时的西周。为了明确管辖范围,周公和召公“分陕而治”,也就是以当时的“陕原”为分界点,“陕原”以东归属周公治理,“陕原”以西归属召公治理。陕西地名的最早起源就是此次共和行政事件。
8.陕西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秦国的所在地,因此陕西简称“秦”。至于“三秦”名称的起源,很多人都存在错误认识。今天我们说到“三秦”的来历,很多人都以为指陕西在地理上区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事实上,“三秦”起源于秦朝末年的一次历史事件,就是项羽打败秦朝军队后,将秦朝的三名降将章邯、董翳、司马欣册封在陕西三地,这就是陕西被称之为“三秦”的最早起源。
9.陕西发现国内最大规模丹霞地质遗迹景观或将重新划分中国丹霞地貌分布区域:陕北及渭北地区发现国内目前已知的规模最大的丹霞地质遗迹景观带。其中陕北丹霞地貌的发现,将突破以往人们对中国丹霞地貌分区、丹霞地貌类型的认识。整个景观带由北向南呈“S”状分布,形成了黄土高原上一道红色的地质遗迹景观带。
陕西历史
1.西汉京师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的城市,当时世界上只有欧洲的罗马城可以与之媲美。
2.关中先后开凿了漕渠、龙首渠、六辅渠、白渠、灵轵渠和成国渠等漕运和灌溉渠道。都尉赵过创造代田法,创制耧车和耦犁,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3.张骞和他以后的使臣带回了西域的葡萄、胡桃、石榴、胡豆、黄瓜、苜蓿、葱、蒜、芝麻等植物种子,西方各国的使者和商人带来了骏马、香料、宝石、火烷布和许多珍禽异兽;我国的丝绸、漆器、竹器、黄金、白银以及铸铁和农耕技术,也从长安传向西方。
4.隋朝年,北周相国杨坚废宇文阐自立,是为隋文帝。次年,由著名建筑家宇文恺规划,在汉长安城东南营造面积达80多平方公里的新都城——大兴城。
5.唐代长安人口最多时超过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6.年12月12日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党领导人民群众,组织工农红军,进行游击战争,开展土地革命,先后创建了陕甘边和陕北两块革命根据地。
8.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
9.年1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成立,1月19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撤销。
10.西安: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美媒评选的世界十大古都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
十三朝古都(公认):西周(约年)、秦()、西汉(年)、新朝(15年)、东汉(献帝6年)、西晋(愍帝)、前赵(11年)、前秦(33年)、后秦(34年)、西魏(22年)、北周(25年)、隋(38年)、唐(年)等13个王朝在西安建都。
11.戏剧:流行于陕西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又称乱弹,又叫“梆子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流传于户县钟馗故里的傩舞跳钟馗,是中国戏曲舞蹈的活化石,傩是中医的鼻祖。
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角色体制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各行又分多种,统称为“十三头网子”。
12.绘画:中国国画中的长安画派、起源于汉代以前的关中皮影戏、源于西周的陕西木偶戏以及色彩浓郁的户县农民画钟馗故里钟馗画等都是西安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3.《世界遗产名录》:西安境内现有两项六处,分别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
陕西文化民俗
1.陕北剪纸浑厚、纯真、强劲有力、豪迈奔放,以单色剪纸为主。关中剪纸略显粗犷、精而不繁、巧而秀丽。陕南流行的植物纹样,疏密虚实相宜,装饰趣味浓郁。先后被文化部命名为“剪纸之乡”的有:安塞、富县、洛川、旬邑、定边、靖边6个县。库淑兰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剪花娘子”。
2.泥塑发源于宝鸡市凤翔县。陕西泥塑主要分布在凤翔六营、乾县、蒲城、西安鱼化寨、狄寨、商洛等地,20世纪80年代以后,除凤翔六营泥塑外,其他泥塑均已失传匿迹。凤翔泥塑有三大类型,一是泥玩具,以动物造型为主,多塑十二生肖形象;二是挂片,有脸谱、虎头、牛头、狮子头、麒麟送子、八仙过海等;三是立人,主要塑造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凤翔泥塑共有多个花色品种,大到半人高的巨型蹲虎、虎挂脸,小到方寸的小兔、小狮,在全国众多的民间泥塑中独树一帜。
3.安塞腰鼓是陕北腰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安塞腰鼓多采用集体表演形式,鼓手少则数十人,多时可达百余人、数千人。其表演形式可大致分为“路鼓”和“场地鼓”。安塞腰鼓多在重大节日庆祝、庆典、庙会中演出,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是集中活动时间。年,“安塞腰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陕北民歌种类繁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有信天游、小调、酒歌、秧歌、劳动号子、榆林小曲、陕北套曲等20多个曲种,其中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流传最广。紫阳民歌是陕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曲种,紫阳民歌的代表性曲目有《郎在对门唱山歌》《南山竹子》等。镇巴民歌是陕南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作品有《拉石头号子》《巴山酒歌》等。关中民歌有船工号子、打夯号子、搬运号子、箱夫子歌等曲种。影响最大的是小调,关中小调分为“一般小调”“丝弦小调”“社火小调”“风俗小调”“儿歌”等。紫阳民歌、陕北民歌、镇巴民歌先后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陕西皮影戏起源于汉代以前,鼎盛于唐代,又称“影戏”“影子戏”,流传于民间,保留着民间说书的历史痕迹,是近代陕西诸种戏曲的前身。其唱腔数十种,以老腔、碗碗腔、阿宫腔、弦板腔、秦腔五大调较为普遍,辅之陕北、陕南及关中各种道情。皮影戏的传统剧目有《游西湖》《哪吒闹海》《古城会》《会阵招亲》等。陕西皮影不仅唱腔种类繁多,表演技术高超,而且影人的雕刻技艺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华县是皮影的发源地,华县皮影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品种,同时也是被国内外皮影界公认的所有中国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艺术种类之集大成者。中国皮影的国际正式名称叫“华剧”,即华县皮影戏曲之意。年,“华县皮影”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社火起源于周代的“傩仪式”,宋代以后逐渐转入民间,并融入了各种杂戏。关中是陕西社火活动最活跃的地区,陕西宝鸡被誉为“中国社火之乡”。流行在宝鸡西山地区的知名社火代表有《尿床胎》《天官赐福》《黑三肖搬兵》《点红灯》《寡妇务农》《刘秀才》等。
7.陕西精神:爱国守信、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
8.三个陕西:富裕陕西(物质基础)、和谐陕西(根本保障)、美丽陕西(重要支撑)。
9丝绸之路: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是国内唯一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国际性大型旅游博览会,展会自年举办以来,每年一届,今年是第五届。本届展会以“优质旅游共享发展”为主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