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日期:日
作者:千凰
世间阴阳二气推动,一心胜天半子的人,来路一致。
为什么于连在狱中,坚决放弃了生的机会?
为什么嘉靖帝说海瑞无父无君?
为什么祈同伟说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审判他?
本文带你,走入一个魅影世界。看看这么一批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干的人尖子们,如何跳出自己的阶层,胜天半子不服输的。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出自南宋文天祥的《正气歌》。意思是说天地之间有一种正气,靠这种正气万物生生不息,生长流传。这句诗,根源上来自于《庄子》的气论。
阴阳二气彼此推动,形成万物。那么,赋于形时,有的阴气重点,有的阳气重些。而那些立志于出人头地的人,往往就是阳气偏重的人。
他们精力旺盛,智力超群,野心勃勃,敢想敢干,不满足于趴在井沿上看一眼,而是一心向上爬,有匡扶天下之志,甚至敢于批逆鳞,以一人之力跟整个外境对着干。
但结果往往是悲剧。这是为什么呢?
三个传奇文学形象,三座不朽丰碑
中外文学史上,司汤达《红与黑》中描写的主人公于连是这样的人物,《人民的权利》中的祁同伟也是这样的人物。
他们共同的特点,均是出身贫寒,阶级地位低下,希望此生能够建功立业,却在阶层日益固化的社会中不得不使尽手段向上爬,最终却因能量不足,与社会绝裂,走向死亡。
而《大明王朝》中的海瑞则虽与他们不同,但因其自觉清廉无私,所以敢于逆龙麟,上奏疏以靖浮言,与嘉靖帝对着干,被嘉靖帝评为“无父无君,弃国弃家”。
虽然海瑞内心做了最坏的打算,要么辞官不干,回家种地;要么亡于任上,或死于狱中。
这三个文学人物形象,均是个人奋斗的典型。
上图:嘉靖帝
上图:海瑞
他们均是传奇,传奇很难有好的结局
他们的社会理想,均与当时的社会现状不符,并认为自己有能力改变它。前两者是依附于某个得势的靠山寻求阴庇,后者海瑞则是一个人奋力跟整个官僚集团对着干。
做为他们个人而言,自己拼尽智力和体力,上升到社会的某个位置,认为应该,并认为不够。他们真正的目标均是匡扶天下。他们均是坚持自身理想的人。
于连和祈同伟是在向上爬的过程中,委屈自己巴结讨好上司过。
但那宁折不弯的海瑞,是绝对瞧不起这些的,他只本着自己是清流这个底线,做出了与当时官场相悖的惊人之举。
在中国,从来不缺少传奇,只是传奇过后,很难有好的结局。
《易经》第33卦天山遁卦的彖辞云:“‘遁,亨’,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
这个时义,是阴阳流变达到一个特定阶段,社会势力和板块错动的消长,是做出决策的依据,顺势吉祥,逆势则凶险。
一心胜天半子的祈同伟
“胜天半子”这句话出自《天局》,祁同伟背诵时,显得意气风发,荡气回肠。
书中的浑沌是单纯的干净的,除了对棋喜爱之外,他没有任何的杂念。他面对天道的不服输,是一种纯粹之美,是人的智力与老天爷的智力角逐,明显地,虽败犹荣。
祁同伟以这位棋痴为榜样,想要荡气回肠的活着。
但他已经有了在操场上求爱的那一跪,他的心不再是纯净的,他已经爱上了钱。
这些抱负和雄心已经不再是荡气回肠了,空虚的内心虽然还能泛起追寻之前理想的火花,但已恍同隔世。
他在脱变中屈身于瘀泥,向现实妥协。
祁同伟
野心勃勃的翻墙者于连
再看于连,经过神学院另一派势力的百般刁难,终于有机会出人头地。
他过目不忘的记忆以及守口如瓶均受到所投靠集团的充分重视并予以利用,他甚至还得到了上层姑娘的欢心,终于摆脱了原来的阶层,衣着光鲜,似乎与上层融合了。
但他的内心,那在出身阶层所体会到的种种辛酸,最终让他因情寻仇,彻底与上层决裂。虽然在监狱期间他明显有机会活下去,但他拒绝了生,选择了死。
他看透了贵族大资产阶级的虚伪和阶级固化对下层的压迫,他的个人英雄主义抵不过那无形的森森铁壁。
在内心中,他和祁同伟一样,认为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审判他。
他为自己内心的规则而活,最终也为自己所出身的那个阶层饮恨九泉。
于连
倘若年轻的祁同伟和于连不是这样刚烈,而是能够隐忍待时,“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一番卧薪尝胆之后,也许龙潜于渊,终有一飞冲天日。
那时,在更高的层面上,更有能力施展自身的抱负。
他们受到的教育,有术无道
看看他们三个受的教育,于连受到的是乡间不系统的教育,但他聪明绝顶;
祈同伟受到时的是政法教育,他曾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品学兼优;
海瑞是秀才,受到了其家乡海南一些理学之士的影响。
他们在青少年时代所吃的苦都存留于身体的记忆中,他们沿着教育体制这条线学到的,基本都是术,而非道。
他们尽力以自身的努力做事情,向上走。当到了一定时候,他们以为自己可以对朝代有所大影响时,就跳身而出,用术之剑成就理想。
但终究,还是趴住井沿看了看,之后掉下去。
嘉靖帝是把海瑞看透了。他说海瑞想当比干,但自己不是纣王。
他不杀海瑞,且让海瑞有恩的人看守他,也就是照顾他。
上图:来狱中看望海瑞的嘉靖帝
因为他深知接下来对于江南棉田赋税的改制,将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他深知海瑞是把神剑,他把这把剑留给了继承大位的儿子,也就是裕王。
上图:裕王
明显地,海瑞与嘉靖帝不在一个思想维度上,但海瑞已理解了嘉靖帝的苦心,所以当听到驾崩的消息后心痛难言,在狱中吐出所有食物,昏厥过去。
上图:视死如归的海瑞
嘉靖帝对海瑞说的那番话令人回味:“所谓江山,是名江山,而非实指江山……君既不是山,臣民便不是江,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
“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
“这个海瑞不懂这个道理。在奏疏里劝朕只用长江而废黄河,朕其可乎?反之,黄河一旦泛滥,便需治理,这便是朕为什么罢黜严嵩,杀严世蕃等人的道理。
“再反之,长江一旦泛滥,朕也要治理,这便是朕为什么罢黜杨廷和、夏言,杀杨继盛、沈炼等人的道理。”
与时义相冲的跨界受难者
阴阳相推,生出天下万物。阴阳相推、刚柔并济同样是治国之道。
历朝历代,人道总是在起伏变化中寻求着与天道对应,这就是顺天而为,顺时而动,顺民情而变,顺势而化。
阶级社会中,必然会有上升者,有没落者。那些深深体味过走向繁盛或落魄的人们,因跨越了本阶层,对人间冷暖、人情世故更有诸多了悟。
从底层走向上层的道路向来拥挤,但因身处的社会序列以及对于道、术的认知不同,导致一些人自认为看穿了,却不知依然身处迷中。
《道德经》云:“人之迷,其日固久。”
于连,是一个智力超群之人,长期做权贵的私人秘书。
祁同伟,省公安厅厅长,公安系统本身就是国家手中的一把剑。剑,是器。
海瑞,当了户部一名小官,身处庞大京师官场团队中的底层位置。
这三个人,均有才华,且均依自己内在的规则行事。其内在的指针,与所处外境的能量场磁场有所不合。这,是导致他们悲剧的最重要原因。
就是说,他们与时义犯冲,成为斗争中的受难者,这个结局,是注定的。
于连、祁同伟都死去了。海瑞在裕王登基为标志的隆万大改革中大显身手。
于连是那个铜墙铁壁般森严阶级壁垒的翻墙者。
祁同伟是个在危机重重之际,力量对比极不平衡之时,妄想胜天半子的自不量力者。
海瑞,充其量,一生仅能做御用之剑,终是个器。
想要乾坤大挪移,要收敛和知时
纵观以上,有勇气固然可嘉,但是方法策略呢?深远谋划,积淀的实力呢?
庄子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乾坤大挪移不是谁想干就能干得了的。否则那句“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也不会在历史上振振有声了。
在《天局》小说中,主人公是一个凡人,但是不甘心自己的命运被别人掌控,所以用自己的生命为棋子与神仙下棋,最终赢了神仙。
祈同伟以命相搏,由一个调度指挥千军万马的省公安厅厅长变成了一个孤胆英雄。赢得了什么呢?一个时代的缩影,一曲慷慨的悲歌!
做事做人,一定要懂得收敛和知时的道理。
吕蒙正在《寒窑赋》里说,“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长。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时空的节点不到,单人生发欲望,而天地不给地,则欲速而不达,反而会折了性命。
所以,蜇伏期就要韬光养晦,藏锋守拙,隐忍本身是积蓄。
《易经》第一卦乾卦里有“潜龙勿用”之说,就是要人懂得在世俗的混沌之中悄无声息地生活,这既是自保,也是自修。
要干事情,得先看清楚自己。自己有多大能力,心中的指针指向哪儿,外部场域磁场能量如何等等,均要考虑。
王者的权杖上闪耀着宝石耀目的光芒,宝座外围却是有形无形的废墟。
要想成王,必须隐忍,运用集体力量
与其一心想要胜天半子,不如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天,该如何对待众多臣子个人的理想,对待集体,以智慧和勇力担当大局。
那时,会更明白个人英雄主义有其局限性,真正有力量的是团结的集体。
团结就是把众多个人的小理想集合到同一方向上来,用利益分享的方式组织起各路英雄,最终成为合力的信仰,以此成就大事业。
这是王者必须要思考的主题。
越是骄傲的人越不能容忍失败。特别是不能忍受日复一日内心深感的屈辱。
所以,隐忍是一门必修的功课。《黄帝阴符经》中云:“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
若能深刻领悟这段话的意思,隐忍就不再是内心矛盾的较力和挣扎,而是看明大势后内在的清明和决断。
与其一心想要胜天半子,不如顺势而为,待时而动,转圜待机。与其梭角分明,不如守柔知常,和光同尘,戢鳞潜翼,外圆内方。
全文完了,送上两个附:附1是棋局技术演练图,附2是天局全文。
附1:
下面,是不会功夫的潘达提供的棋局技术性解读,可作参考:
棋局的初始状态,轮白棋下。唯一有价值的地方是右下角的劫争。
白棋提劫,黑棋面临选择。如果于B位退让,放弃劫争,则黑负半子。黑棋唯一可能的劫材,是左上角A位的“块子自尽”。此处的自尽为应氏规则所允许。
黑棋自尽之后,白棋必须在原处(左上A9处)补一手。此后黑棋将右下劫争提回,白棋再无劫材。双方收完单官之后,黑棋恰好胜半子。
附2:
天局(全文)
西庄有个棋痴,人都称他浑沌。他对万事模糊,惟独精通围棋。他走路跌跌斜斜,据说是踩着棋格走,步步都是绝招。棋自然是精了,却没老婆——正值四十壮年。但他真正的苦处在于找不到对手,心中常笼罩一层孤独。他只好跟自己下棋。
南三十里有个官屯小村,住着一位小学教师,是从北京迁返回乡的。传说他是围棋国手,段位极高,犯了什么错误,才窝在这山沟旮旯里。浑沌访到这位高手,常常步行三十里至官屯弈棋。
浑沌五大三粗,脸庞漆黑,棋风刚勇无比,善用一招“镇神头”,搏杀极凶狠。教师头回和他下棋,下到中盘,就吃惊地抬起头来:“你的杀力真是罕见!”浑沌谦虚地点点头。但教师收官功夫甚是出色,慢慢地将空拣回来。两人惺惺惜惺惺,英雄识英雄,成为至交。教师常把些棋界事情讲给他听。讲到近代日本围棋崛起,远胜中国,浑沌就露出鲁莽性了:“妈的,杀败日本!”
浑沌确是怪才。儿时,一位瘸子老塾师教会他围棋。三年自然灾害,先生饿死了。浑沌自生自长,跑野山,喝浑水,出息成一条铁汉。那棋,竟也浑然天成,生出一股巨大的蛮力,常在棋盘上搅起狂风骇浪,令对手咋舌。无论怎样坚实的堡垒,他强攻硬打,定将其摧毁。好像他伸出一双粗黑的大手,推着泰山在棋盘上行走。官屯教师常常感叹:“这股力量从何而来?国家队若是……”仿佛想起什么,下半句话打住。
腊月三十,浑沌弄到了一只猪头。他便绕着猪头转圈,嘴里嘀咕:“能过去年吗?能吃上猪头吗?落魄的人哪!”于是背起猪头,决意到官屯走一遭。
时值黄昏,漫天大雪。浑沌刚出门,一身黑棉衣裤就变了白。北风呼啸,仿佛有无数人劝阻他:“浑沌,别走!这大的雪——”
“啊,不!”
千人万人拉不住他,他执拗而任性地投入原野。雪团团簇簇如浓烟翻滚。群山摇摇晃晃如醉汉不能守静。风雨夹裹逼得浑沌陀螺似的旋转,睁不开眼睛,满耳呼啸。天空中有隆隆声,神灵们驾车奔驰。冰河早被覆盖,隐入莽莽雪原不见踪迹。天地化作一片,无限广大,却又无限拥挤。到处潜伏着危险。
浑沌走入山岭,渐渐迷失了方向。天已断黑,他深一脚浅一脚,在雪地里跌跌撞撞。背上那猪头冻得铁硬,一下一下拱他脊背。他想:“要糟!”手脚一软,跌坐在雪窝里。
迷糊一阵,浑沌骤醒。风雪已停,天上悬挂一弯寒冰,照得世界冷寂。借月光,浑沌发现自己身处一山坳,平整四方,如棋盘。平地一侧是刀切般的悬崖,周围黑黝黝大山环绕。浑沌晓得这地方,村人称作迷魂谷。陷入此谷极难脱身,更何况这样一个雪夜!浑沌心中惊慌,拔脚就走。然而身如着魔,转来转去总回到那棋盘。
夜已深。雪住天更寒。浑沌要冻作冰块,心里却还清醒:“妈的,不能在这儿冻死!”四下巡视,发现山上皆黑石,块块巨大如牛。他索性不走,来回搬黑石取暖。本来天生蛮力,偌大的石块一叫劲,便擎至胸腹。他将黑石一块块置于平地。身子暖了,脑子却渐渐懵懂,入睡似的眼前模糊起来。
他似乎转过几个山角,隐约看见亮光。急赶几步,来到一座雅致的茅屋前。浑沌大喜:“今日得救了!”莽莽撞撞举拳擂门。屋里有人应道:“是你来了。请!”
浑沌进屋,但见迎面摆着一张大床,蚊帐遮掩,看不出床上躺着何人。浑沌稀奇:什么毛病?冬天怕蚊咬?蚊帐里传出病恹恹的声音:“你把桌子搬来,这就与你下棋。”
浑沌大喜:有了避风处,还捞着下棋,今晚好运气。又有几分疑惑:听口气那人认得我,却不知是谁。他把桌子般到床前,不由得探头朝蚊帐里张望。然而蚊帐似云似锦,叫他看不透。
“浑沌,你不必张望,下棋吧!”
浑沌觉得羞惭,抓起一把黑子,支吾道:“老师高手,饶我执黑先行。”
蚊帐中人并不谦让,默默等他行棋。浑沌思忖良久,在右下角置一黑子。蚊帐动动,伸出一只洁白的手臂。浑沌觉眼前一亮!那白臂如蛇游靠近棋盒,二指夹起一枚白子擎至空中,叭一声脆响,落子棋盘中央。浑沌大惊:这全不是常规下法!哪有第一着占天元位置的?他伸长脖颈,想看看蚊帐里究竟是什么人。
“你不必张望,你见不到我。”
棋行十六着,厮杀开始。白棋飞压黑右下角,浑沌毅然冲断。他自恃棋力雄健,有仗可打从不放手。白棋黑棋各成两截,四条龙盘卷翻腾沿边向左奔突。浑沌素以快棋著称,对方更是落子如飞。官庄教师常说浑沌棋粗,蚊帐中人却快而缜密。浑沌惊愕之心有增无减,更使足十二分蛮力。白棋巧妙地逼他做活,他却又把一条白龙截断。现在谁也没有退路了,不吃对方的大龙必死无疑。
围棋,只黑白二子,却最体现生存竞争的本质。它又不像象棋,无帅卒之分,仿佛代表天地阴阳,赤裸裸就是矛盾。一旦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谁不豁出老命奋起抗争呢?此刻,右下角燃起的战火越烧越旺,厮杀极惨烈。浑沌不顾一切地揪住一条白棋,又镇又压,穷追猛打。白棋却化作涓涓细流,悄悄地在黑缝中流淌,往黑棋的左上角渗透。假若不逮住这条白龙,黑棋将全军覆灭。浑沌额上沁出一层汗珠,心中狂呼:“来吧!拼吧!”义无反顾地奔向命运的决战场——左上角。
第九十八手,白棋下出妙手!蚊帐中人利用角部做了一个劫,即使浑沌劫胜了,也必须连走三手才能吃尽白棋。浑沌傻眼了。这岂止是妙手?简直是鬼手!但是,浑沌没有回旋余地,只得一手一手把白棋提尽。蚊帐中人则利用这劫,吃去黑右下角,又封住一条黑龙。
现在,轮到浑沌逃龙了。可是举目一望,周围白花花一片,犹如漫天大雪铺天盖地压来。浑沌手捏一枚黑子,泥塑般呆立。一子重千钧啊!他取胜一役,但又将败于此役。只有逃出这条龙,才能使白棋无法挽回刚才的损失。然而前途渺茫,出路何在?
正为难时,一阵阴风扑开门,瘸瘸拐拐进来个老先生。浑沌闻声回头,见是那死去多年的私塾先生。既已死,怎地又在这荒山僻野露脸?太蹊跷!紧急中浑沌顾不得许多,连呼:“老师,老师,帮我一把!”
私塾先生瘸至桌前,捻着山羊胡子俯身观棋。阴气沉重,压得灯火矮小如豆。那白臂翘起食指,对准罩子灯一点,火苗倏地跳起,大放光明。老先生一惊,身子翻仰,模样十分狼狈。
“哼哼。”帐内冷笑。
浑沌心中愤愤:这局棋,定要赢!一股热血冲向脑门,阳刚之气逼得黑发霍霍竖起。
浑沌端坐桌前。他再不猜测这些人如何来到人间,只把目光集中在那只手上。洁白如玉的手,如此超然,如此绝对,一圈神圣的光环围绕着它。它仿佛一直是人、鬼、神的主宰,一直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它是不可抗拒的,不可超越的。浑沌明白,他是在与无法战胜的对手交战。他想赢,一定要赢!
大师们皆不言语,神情庄严肃穆。浑沌的穴位被一人一指按住,或风池或太阳,或大推或命门。霎时间灵气盈盈,人类智慧集于浑沌一身。他觉得脑子清明,心中生出许多棋路,更有一种力量十倍百倍地在体内澎湃。他拿起黑子,毅然投下,然后昂起头,目光灼灼,望着蚊帐里不可知的对手。
中原突围开始。浑沌在白棋大模样里辗转回旋,或刺或飞,或尖或跳,招数高妙决非昔日水平,连他自己也惊讶不已。然而蚊帐中人水涨船高,棋艺比刚才更胜几筹。那白棋好似行云流水,潇洒自如,步步精深,招招凶狠,逼得黑棋没有喘息的机会。黑棋仿佛困在笼中的猛兽,暴跳如雷,狂撕乱咬,却咬不开白棋密密匝匝的包围圈。浑沌双目瞪圆,急汗如豆。棋盘上黑棋败色渐浓。
忽然,浑沌脑中火花一闪,施出一着千古奇绝的手筋。白棋招架之际露出一道缝隙,黑棋敏捷地逮住时机,硬挤出白色的包围圈。现在,右边广阔的处女地向他招手。只要安全到达右边,黑色的大龙就能成活。但是,白棋岂肯放松?旁敲侧击,步步紧逼,设下重重障碍。黑棋艰难地向右边爬行。追击中,白棋截杀黑龙一条尾巴。这一损失教浑沌心头剧痛,好像被人截去一只左脚。他咬着牙,继续向处女地进军。白棋跳跶闪烁,好似舞蹈着的精灵,任意欺凌负伤的黑龙。黑龙流着血,默默地呻吟着,以惊人的意志爬向目的地。只要有一线生存的希望,无论忍受多少牺牲,浑沌都顽强地抓牢不放!棋盘上弥漫着沉闷的气氛。人生的不幸,似乎凝聚在这条龙身上。命运常常这样冷酷地考验人的负荷能力。
终于,浑沌到达了彼岸。他马上返过身,冲击白棋的薄弱处。蚊帐中人翘起食指,指尖闪耀五彩光辉。这是一种神秘的警告。浑沌定定地望着那手指,朦胧地感到许多自己从不知晓的东西。白子叭地落在下边,威胁着刚刚逃脱厄运的黑龙。他必须止步。他必须放弃进攻,就地做活。但是,这样活多么难受啊!那是令人窒息的压迫,你要活,就必须像狗一样。浑沌抬起头,那食指依然直竖,依然闪耀着五彩光辉。浑沌把头昂得高高,夹起一枚黑子,狠狠地打入白阵!
这是钢铁楔子,刚刚追击黑龙的白棋,被钉在将遭歼灭的耻辱柱上。下边的白棋又跳一手,夺去黑龙的眼位,使它失去最后的生存希望。于是,好像两位立在悬崖边上的武士,各自抽出寒光闪闪的宝剑,开始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斗。
这是多么壮烈的决斗啊!围棋在此显示出慷慨悲歌的阳刚之美:它不是温文尔雅的游戏,它是一场血肉横飞的大搏杀!看,浑沌使出天生蛮力,杀得白棋惨不忍睹;蚊帐中人猛攻黑龙,一口接一口地紧气,雪白的手臂竟如此阴冷,刽子手一样扼住对手的喉咙。浑沌走每一步棋,都仿佛在叫喊:“我受够了!我今天才像一条汉子!”白棋却简短而森人地回答:“你必死!”黑棋的攻势排山倒海,招招带着冲天的怒气。一个复仇的英雄才会具备那样的力量,这力量如此灼热,犹如刚刚喷出火山口的岩浆,浩浩荡荡,毁灭万物。白棋置自己的阵地不顾,专心致志地扼杀黑龙。两位武士都不防卫,听任对方猛砍自己的躯体,同时更加凶恶地刺向对方的要害。
屋外响起一声琵琶,清亮悠扬。琵琶先缓后急,奏的是千古名曲《十面埋伏》。又有无数琵琶应和,嘈嘈切切,声环茅屋。小小棋盘升起一股血气,先在屋内盘桓,积蓄势大,冲破茅屋,红殷殷直冲霄汉。天空忽然炸响焦雷,继而群雷滚滚而下。琵琶声脆音亮,激越如潮,仿佛尖利的锥子,刺透闷雷,挺头而出。两者互压互盖,反复交错,伴那一柱血光,渲染得天地轰轰烈烈。
蚊帐中人吃了浑沌的黑龙,浑沌霸占了先前白阵。沧海桑田,一场大转换。棋细势均,胜负全在官子上。浑沌回头看看,列位先师耗尽真力,已是疲惫不堪。浑沌方知这场大战非自己一人所为。人、鬼、神结为一阵,齐斗那高深莫测一只手。
官子争夺亦是紧张。俗语道:“官子见棋力”。那星星点点的小地方,都是寸土必争;精细微妙,全在其中。《官子谱》、《玄玄棋经》连珠妙着尽数用上,妙中见巧,巧中见奇。小小棋盘,竟是大千世界。
棋圣们一面绞尽脑汁,一面审度形势。范西屏丢了羽扇,先失飘然神韵;刘仲甫扯去纶巾,不见大家风采。瘸子先生挨不到桌边,急得鼠窜,却被诸多大腿一绊一跌,显出饿死鬼的猴急。骊山老母最擅计算,已知结局,扁着没牙嘴巴喃喃道:“胜负半子,全在右下角那一劫上……”心里急,手上一运仙力,竟把龙头拐杖折断。
果然,官子收尽,开始了右下角的劫争。围棋创造者立下打劫规则,真正奇特之极:出现双方互相提子的局面,被提一方必须先在别处走一手棋,逼对方应了,方可提还一子。如此循环,就叫打劫。打劫胜负,全在双方掌握的劫材上。浑沌的大龙死而不僵,此时成了好劫材,逼得蚊帐中人一手接一手应,直到提尽为止。黑阵内的白棋残子也大肆骚乱,扰得浑沌终不得粘劫。两个人你提过去,我提回来,为此一直争得头破血流。
鸡将啼,天空东方一颗大星雪亮。浑沌劫材已尽,蚊帐中人恰恰多他一个。大师们一起伸长脖颈,恨不得变作棋子跳入棋盘。然而望眼欲穿,终于不能替浑沌找出一个劫材。一局好棋,眼看输在这个劫上。满桌长吁短叹,皆为半子之负嗟惜。浑沌呆若木鸡,一掬热泪滚滚而下。
列位棋祖转向浑沌,目光沉沉。浑沌黑袄黑裤,宛如一颗黑棋子。祖师们伸手指定浑沌,神情庄严地道:“你去!你做劫材!”
浑沌巍巍站起。霎时屋内外寂静,空气凝结。浑沌一腔慷慨,壮气浩然。推金山,倒玉柱,浑沌长跪于地。
“罢,浑沌舍啦!”
蚊帐中人幽幽叹息:“唉……”一只白臂徐徐缩回,再不复出。
浑沌背猪头出西庄,几日不回。西庄人记得除夕雪大,不禁惴惴。知底细者都道浑沌去了官屯,便打发些腿快青年去寻。官屯小学教师见西庄来人,诧异道:“我没有见到浑沌,他哪来我这里?”
众人大惊,漫山遍野搜寻浑沌。教师失棋友心焦急,不顾肺病,严寒里东奔西颠。半日不见浑沌踪迹,便有民兵报告公安局。
有一老者指点道:“何不去迷魂谷找找?那地方多事。”于是西庄、官屯两村民众,蜂拥至迷魂谷。
迷魂谷白雾漫漫。人到雾收,恰似神人卷起纱幔。众人举目一望,大惊大悲。只见谷中棋盘平地,密匝匝布满黑石。浑沌跪在右下角,人早冻僵;昂首向天,不失倔犟傲气。一只猪头搁在树下,面貌凄然。
浑沌死了。有西庄人将猪头捧来,告诉教师:只因浑沌送猪头给他过年,才冻僵于此。教师紧抱猪头,被棋友情义感至肺腑,放声嚎啕,悲怆欲绝。
有人诧异:浑沌背后是百丈深谷,地势极险,他却为何跪死此地?众人作出种种推测,议论纷纷。教师亦觉惶惑,止住泣涕,四处蹒跚寻思。
他在黑石间转绕几圈,又爬到高处,俯瞰谷地。看着看着,不觉失声惊叫:“咦——”
谷地平整四方如棋盘,黑石白雪间隔如棋子,恰成一局围棋。教师思忖许久,方猜出浑沌冻死前搬石取暖,无意中摆出这局棋。真是棋痴!再细观此局,但见构思奇特,着数精妙,出磅礴大气,显宇宙恢宏,实在是他生平未见的伟大作品。群山巍峨,环棋盘而立;长天苍苍,垂浓云而下;又有雄鹰盘旋山涧,长啸凄厉……
官屯教师身心震动,肃穆久立。
众人登山围拢教师,见他异样神情皆不解。纷纷问道:“你看什么?浑沌干啥?”教师答:“下棋。”“深山旷野,与谁下棋?”教师沉默不语。良久,沉甸甸道出一字:“天!”
俗人浅见,喳喳追问:“赢了还是输了?”
教师细细数目。数至右下角,见到那个决定胜负的劫。浑沌长跪于地,充当一枚黑子,恰恰劫胜!教师崇敬浑沌精神,激情澎湃。他双手握拳冲天高举,喊得山野震荡,林木悚然——
“胜天半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