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强大的秦国,他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地方上则废除分封制,以郡县制代之;同时规定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他对后世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可惜,这么强大的秦朝只经历了两世就灭亡了。
秦始皇能统一六国,军队自然是六国之中最厉害的,那么在到他去世后,秦二世继位时,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为何要征骊山的徒隶来抵抗?他们的正规军队哪儿去了?其实秦始皇的主力军队都被调走了。
那么,这些军队都调去了哪里?
公元前年,秦始皇统一中原的大业,就着手制定北讨匈奴、南平百越的战略。公元前年,秦始皇命大将屠睢和赵佗率50万大军,发动了征服岭南越族的战争。当时,攻占番禺的那一路秦军非常顺利,很快就将番禺拿了下来,但攻打广西的另一支军队因为不熟悉地形以及中原士兵不适应当地的气候,秦军损失严重,而且大将屠睢在此战中也被杀害,这一战导致了秦军伤亡超十万人。
公元前年,秦始皇命任嚣和赵佗再次进攻百越各部族,这一次,因为疏通了灵渠,秦军的军粮和士兵顺水而下,秦军很快攻破了百越部落,将岭南地区纳入秦朝的版图。
一口气读懂中国史全10册春秋战国两汉唐总明清睡前历史故事书轻松读历史京东官方店旗舰店¥69购买已下架为了保持岭南的稳定,秦始皇命进军岭南的将士留守当地“屯戍”,另外,还从中原向岭南地区大批移民。也就是说,进军岭南的50万军队不管是生还的还是死亡的全部留在了岭南。后来陈胜、吴广起义时,赵佗并没有将这支军队聚集起来对抗起义军,而是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险可据的有利地形建立了南越国。当刘邦打败项羽建立了汉朝之后,派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赵佗接受汉王朝的封王归化中央政权,在陆贾劝说下,赵佗接受了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使南越国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并向朝廷称臣奉贡。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总而言之,进攻百越的50万军队对秦朝来说虽然名义上还是属于秦朝,但实际上已经是另外一国的军队了。
另外,秦始皇还开发了北疆,又开了通往西南的五尺道,将版图延伸至云贵高原,这里自然又需要军队在前面打头阵的。除此之外,为了解除匈奴对秦的威胁,秦始皇命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后来为防止匈奴南下,又命蒙恬征发大量民工在燕、赵、秦长城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不说北疆及云贵方面的用兵,仅是征南越和匈奴就已经去掉80万军队了,而当时秦朝总的军队不过百万而已。
当秦始皇去世的时候,蒙恬和公子扶苏正在九原郡修路,公子胡亥赵高和李斯暗中谋划,拥立胡亥作太子。太子确立后,就派遣使者用罪名让公子扶苏和蒙恬自杀,然后派人接替了蒙恬的职务。因此,蒙恬的这一支军队就被赵高等人统治在手,然而,这支军队在后来与楚军的对抗中发挥的作用并不大。
原来代替蒙恬戍守朔方边塞是王离(秦朝名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他率领大军由上郡(治今陕西榆林东南)东出,包围了张耳和赵王歇驻守的巨鹿城(今河北平乡境)。楚王见此情形派宋义、项羽救赵王,又派刘邦西入关中,而项羽杀宋义后,引兵渡漳河,经过激战,解巨鹿之围,王离被杀。因此蒙恬的这一支30万军队也被打散了。
自从陈胜、吴广起义以来,天下大乱,但其实多是一些乌合之众,对于拥有强大军队的秦朝来说,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秦朝的正规军却节节败退。当刘邦率先攻入咸阳后,起义军中最厉害的项羽的楚军也随之而来,子婴被杀,秦朝灭亡。
秦军之所以之么快被消灭,一是由于将领是无能之辈,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最强大的主力军没有参战,全部被调走至南越,这也是为什么当时的秦二世为了抗击义军,就连修骊山秦始皇皇陵的徒隶都用上了,因为,他们实在是无兵可用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