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对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以白居易为首的大多数唐代诗人都是极力歌颂和美化的。但是,明眼人对于这段历史,对于唐玄宗的秽行,都是心知肚明的。只是,基于很多原因,要把盖子揭开,他们或许不敢,或许不愿。直到大约一百年之后,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在一首诗中毫不留情地进行了揭露。

在天愿作比翼鸟

骊山有感

唐李商隐

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

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

这首诗大意是:骊山温泉如同香汤,暖雾霭霭泛出芳香。九条龙嘴中吐出泉水,呵护着泉中的玉莲房。每天清晨在长生殿,明皇与贵妃成对成双。皇亲国戚都乘金舆去,不愿去长生殿的只有寿王。

骊岫飞泉泛暖香

李商隐的一生相当坎坷,虽然满怀抱负理想,却身不由己地陷入朋党倾轧的漩涡。在咏史诗中,他对晚唐政治的败坏,君主的荒淫,宦官的专横,表示不满。经常借唐代早期史事,特别是利用唐玄宗的失败,对当代皇帝进行讽喻,这是《骊山有感》创作的缘由。

唐玄宗初期,可谓励精图治,任用姚崇、宋璟为宰相,启用了大批贤臣,崇尚节俭,整顿吏治,发展经济,开创了开元盛世的鼎盛局面。

九龙呵护玉莲房

但是,他在做了三十年太平皇帝后,进取心渐退,开始贪图安逸享乐。后宫佳丽三千人,还不知足,竟然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儿媳——寿王妃杨玉环。他自己也知道这是有违人伦大道的事情,为了掩人耳目,他移花接木,让杨玉环出家当了道士,住在太真宫。先让杨玉环做了六年的情妇。六年之后,玄宗先为寿王娶了左卫中郎将韦昭训的女儿,然后在凤凰园册封杨玉环为贵妃,从此“三千宠爱在一身”,名正言顺过起了夫妻生活。

平明每幸长生殿

李商隐的这首诗,揭露的就是这桩丑闻。诗作浅显易懂,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骊山温泉中香气氤氲,装饰豪华,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其中流连忘返。皇亲国戚和满朝文武都亦步亦趋跟随李隆基的金龙辇,其中却不见寿王李瑁的身影。通过隐晦地表达寿王李瑁的不满怨恨,来揭露唐玄宗的丑态。高明的是,全诗对玄宗强占儿媳的秽行不着一字,而其荒淫已揭露无遗。

不从金舆惟寿王

诗的首句写景,描绘骊山温泉的优美环境。次句表面上写温泉之景,实寓隐比在内。龙,在义山诗中本来就是男性的代称。九龙吐温泉水,由“玉莲房”承接,这一意象隐指明皇、贵妃在温泉池的相会。诗人用“呵护”把龙拟人化,极妙。明皇宠幸玉环,用“呵护”十分形象。三四句一转,写寿王内心的怨恨,他不去长生殿,不愿看到父皇与昔日的“寿王妃”亲昵。诗人抓住这一细节,以之入诗,极有魅力。

杨玉环

但是,这首诗流传后世后,却受到文学评论家的一致差评,宋代学者范晞文认为,此诗“彰君之恶,发乎情止乎礼义之意安在?”感到此诗过于唐突直接,不合“温柔蕴藉”之礼义,清代学者纪晓岚认为此诗:“既少含蓄,亦乖风雅,如此诗不作何妨,所宜悬之戒律者此也”,觉得这首诗太过于直白恶俗,应该把它当成失败的反面教材。

¥5古代诗词传记全8册纳兰李白苏轼李清照李煜柳永李商隐辛弃疾千古风流人物淘宝¥99购买已下架

其实,归根究底,是忠君思想在作怪。这首诗的批判性太强,揭露君王的丑闻过于直接。而作为生活在封建时代的评论家,自然要站在统治者的角度,维护统治者的尊严。而这一点,也正是李商隐大胆所在。在忠君思想根深蒂固、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敢于揭露帝王丑闻的诗人,凤毛麟角。所以说,不得不说,李商隐是真敢写。你认为呢?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9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