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年,犬戎入侵,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周平王继位后,为躲避犬戎的侵扰迁都洛邑,历史上称平王东迁以前为西周,以后为东周。东周诸侯势力越来越强,周王室逐渐势微,中国的历史走到了一个诸侯争霸的新时期——春秋战国。在这种局势下,列国纷争的局面愈演愈烈,各国的文字也呈现出浓厚的地域色彩,同一个字,东部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和西部的秦国都有各自的写法,一些字的读音也不相同。
直到公元前年,秦王赢政打败东方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为了让全国各地的人们都能看懂中央发布的政令,秦始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统一文字,在全国实行“书同文”政策。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主持统一文字的工作,李斯以秦国使用的大篆文字为基础,同时吸收了其他各国文字的长处,制定出了统一的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
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召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
秦
秦权铜诏版
小篆字形整齐,笔画圆润流畅,上密下疏,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也被称为“秦篆”“玉筋篆”,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风格端庄、凝重,适合用于一些隆重的场合,比如记功刻石、秦量诏版、兵虎符等。
明
会稽刻石拓本册页(节选)
来源:公共服务部
往期回顾
“字途”展览之神奇的甲骨文
“字途”展览之吉金载文
——版权声明——
辽宁省博物馆(9)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