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小编为大家带来了

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古民居(一)

在关博

很多宅院都是明清时代

关中平原达官显贵的家宅

这些古建筑背后都有哪些故事呢

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

阎敬铭宅院

阎敬铭,清代陕西朝邑人(今陕西大荔),年任户部尚书,年授东阁大学士。在任宰相期间,在今天陕西的大荔县主持兴建的“丰图义仓”占地20多亩,储粮多万斤,被慈禧太后御笔朱批为“天下第一仓”,在建仓十年之时,陕西就遭遇了大灾荒,阎敬铭及时开仓救济,被人们称之为“救时宰相”。

阎敬铭宅院

宅院原址位于陕西大荔县朝邑,始建于清咸丰年间,为两进两院式。分前房、东西偏院、二进门楼、东西厢房、上房。整个院落布局对称,宽敞宏伟。院内石雕、砖雕、木雕内容丰富,颇具气象。该宅院于上世纪50年代末被拆。

年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经多方查考,从其后人手中征购保存下来的房屋构件及砖雕、石雕、木雕,至年依其族人提供的原貌照片和原址测量数据及构件尺度复建。

寿山图

阎宅左偏门外西侧寿山图,图为突兀耸立造型奇特的山石,呈灵芝状,图中线条明快,峰回路转,变化无穷,寓意寿比南山,长生不老。

左偏门对联:知事忍事勿多事,存心动心莫欺心

阎宅左偏门对联:知事忍事勿多事,存心动心莫欺心。反映宅主人对仆人的教诲:要懂得事理,不讲不该讲的话,不管不该管的事;要做有心人,动脑思考问题,做事不要违背自己的良心。

渔樵归来图

院内右侧墙体的砖雕“渔樵归来图”分为三部分,上层为长方形,边框饰有斜着串联的“卍”字纹和博古等纹饰;中间为条框内饰杂宝与夔龙纹;下层为圭台饰有瑞兽纹。图中左右两侧为突兀耸立的山石,下方有一老者行走在山间小道上,头戴蓑笠,肩扛鱼竿,背驭渔网。左侧山石顶上有个童子背一捆柴。右侧山石间生出一棵葡萄,藤枝粗壮互相缠绕而上,果叶丰茂,引来四只松鼠。葡萄多籽谐音“多子”,渔夫打渔归来,樵夫打柴归来,寓意任何事只要肯付出就会有回报,也是丰收的象征。

莲生贵子图

院内左侧墙体砖雕“莲生贵子图”,分为三部分,上层为长方形,边框一周串联的“卍”字纹;中间是条框,边框一周饰莲纹,内饰杂宝纹;下层为圭台。图中为波浪翻滚的水面,水中生长数棵莲花,相继盛开,其中一朵莲花上站立一个童子,童子左手持长枪,右臂直挥,左腿直立于莲花上,右腿弯曲抬起,孩童寓意多子,主人希望多添子孙,后辈兴旺。

院内门楼两侧砖雕:雕刻“福、寿”二字,显现主人祈盼“大福大寿,福寿双全”的美好意愿。

长安八景图

院内左侧砖雕“长安八景图”:图案分别描绘了长安八景,即华岳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风雪,草堂烟雾,雁塔晨钟,曲江流饮,太白积雪,咸阳古渡。古有诗赞“华岳仙掌首一景,骊山晚照光明显,灞柳风雪扑满面,草堂烟雾紧相连,雁塔晨钟响城南,曲江流饮团团转,太白积雪六月天,咸阳古渡几千年。”

一路清廉图

院内左侧砖雕“一路清廉图”:雕刻有鹭鸶和莲花,“鹭”与“路”谐音,“莲”与“廉”谐音,故称为一路清廉,反映宅主人清明、廉洁的高尚品质。

鹤鹿祝寿图

院内左侧砖雕“三羊开泰”、“鹿鹤祝寿”图:三羊开泰,鹿鹤祝寿图,此图为宅主人祝福祝寿,大吉大利。

主殿门楣

阎宅二进院,上房为七间大殿,主殿门楣上雕有龙凤呈祥,金蝠献瑞等吉祥图案,雕梁画栋,图案与镂空木雕的映衬,虚实结合,融为一体,体现出了关中民居的大气磅礴,砖、木、石三雕精美绝伦,从容雅致不曾因为岁月而失色。

大殿两侧的马头墙,又称“封火墙”,主要功能为防火防盗,墙体砖雕细致精美,是宅主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和体现。

马头墙

阎敬铭任宰相期间,在今天陕西的大荔县主持兴建的“丰图义仓”占地20多亩,储粮多万斤,被慈禧太后御笔朱批为“天下第一仓”,在建仓十年之时,陕西就遭遇了大灾荒,阎敬铭及时开仓救济,被人们称之为“救时宰相”。

在阎敬铭任户部尚书、军机大臣期间,正值国家财政困难,聚敛国库,以装练海军、增强国力的时候,慈禧太后强令光绪皇帝下诏,动用大量国库银两,为其修筑“颐和园”。光绪皇帝不敢违抗,立即按照太后懿旨,任命洋务大臣李鸿章为统领,即日筹划动工修建。阎敬铭闻知内情,便以库银缺少,坚决不予支付,并多次上奏皇帝、太后,缓建颐和园,但没有奏效,遭到了革职之罚。

崔家槐院

宅院主人崔疙瘩,生卒年月不详,陕西澄城人。清咸丰年间经营烟酒糖茶生意,到光绪年间,其曾孙崔彦彦生意越做越大,花银捐府台四品虚衔的官名。宅院由六院扩建成十二院,其后家道渐衰,仅剩三院,为三进三院式,有前房、东西厦房、腰房、上房。宅院狭长幽深,房屋高低错落有致,是关中地区古民居的典型代表。原址在陕西澄城县城北,年因城区改造即将拆除时,被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抢救性拆迁入库保藏,年复建。

院门入口右侧砖雕“梅花双鹿图”:寓意生意兴旺,招财进宝。

崔宅大门入口左侧砖雕“松鹤延年图”:松鹤二者多寿,人们常以此来祝颂老者,延年益寿。寓意事业延续持久、兴旺发达。

院内二进门楼石匾“光裕”: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反映了主人内心的期望。

天井

二进院内东西厦房之间有天井,厦房为陕西典型的“房子半边盖”造型,下雨天雨水会顺着屋檐流向院内天井,由排水道流入后院水窖,经沉淀后作为生活用水使用。这就是民间所说的“肥水不流外人田”。腰房为古建筑中的“客厅”,腰房两侧墙上为博物院抢救保护古民居之前所拍照片,是古民居原风貌的历史资料,也是保护古民居的见证。上房为家族的最高长辈居住的地方,贵客经允许之后方可进入,普通客人不可入此房内,也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体现。

孙丕扬宅院

孙丕扬(-),陕西富平人,明代“三朝元老”。曾任大理丞,吏部尚书等职,一生任职长达五、六十年,直到81岁拜疏归家。万历四十二年病逝,享年83岁。赠太保,后又追谥恭介。宅院原址位于陕西富平,始建于明隆庆后期,为两进两院式。有前房,西侧有偏院门房两间,二道门内西侧有厢房,东侧有千年古槐一株,边立孙丕扬所撰家族碑2块。正面有上房五间,西侧有后偏院及北房。加之石、砖、木雕丰富多彩,整个宅院格局独特,宽大雄伟。年4月至年底迁建入博物院。

上马石

孙宅门口上马石,也叫下马石,是供人上下马所使用的辅助工具,与拴马桩配套而用,一般置于大门两侧,官宦人家门前都设置上马石和拴马桩。上马石上的浮雕纹饰,图案多为麒麟瑞兽,往往与主人的身份地位相匹配。石上雕以云纹图案,与大门和影壁相呼应,增加门前空间的富丽,主人用它来镇宅辟邪。

孙宅大门对联:良田有种图堪味,书德是福心无尘。意即自己的良田自己耕种,收获的东西吃在口中,就能品出更好的味道;读书明理,品德高尚是一种福气,多读好书心里就会纯净,不存有灰尘。寓意多读好书能使人心底清明、品德高尚。

院内二进门楼上方镶嵌“大明万历二十八年三朝元老”石匾:孙丕扬一生为官辅佐了三个皇帝,即嘉靖(世宗朱厚熜)、隆庆(穆宗朱载垕)和万历(神宗朱翊钧),以此匾作为对孙丕扬为官的赞颂和纪念。

院内左侧砖雕“五子夺冠图”其典故为五代后周人窦禹钧,教子有方,他的五个儿子先后考中进士,留下“五子同科”或“五子登科”的佳话,民间绘画常用五子戏夺冠帽,暗喻科考高中,仕途顺利。寓意宅主人重视人才,期望后人仕途远大,前程无量。

院内右侧拱形门上方砖雕文字“千祥”寓意八方来福,富贵无边;左侧拱形门上方砖雕文字“诚致”即真诚的表达,寓意真心实意。

二进门两侧石对联:勤俭传家积乃祖绪,诗书启后贻厥孙谋。意思是说要用克勤克俭传家之宝来传家,要继承祖辈的世业;以诗书教育后代,把知识遗留给子孙。院内迎面石雕影壁“福禄寿喜图”,影壁中心为石雕图案,有蝙蝠、梅花、竹子、鹿、海水等图案,分别寓意五福临门、喜上眉梢、竹报平安、加官进禄、福寿延年,文化内涵极为丰富。

右侧唐代国槐一棵,直径1.7米,从宅院原址移植而来,据当地县志记载,这是唐末的一棵槐树,距今已经有上千年的树龄了,是博物院抢救保护的古树名木中树龄最高的一棵。现在您看到的这两座石碑均为万历二十八年孙丕扬家族石碑,是其后辈捐立在博物院的。

院内中央是金代“承安年石缸”沙石质地,民间用作消防缸,也称太平缸。古代砖木结构的院落均有此类石缸,作为消防缸使用,皇家园林使用的是铸铜鎏金大缸。

二进门左侧砖雕“功名万代图”,公鸡打鸣,谐音功名,葡萄的枝蔓缠绕,寓意延续不断,寓意功名万代;二进门右侧砖雕“多子多侯图”,葡萄多籽谐音“多子”,“猴”与“侯”谐音,故名为多子多侯,反映宅院主人希望子孙后代能加官进爵,有所作为。

孙丕扬在为官期间刚正不阿,不徇私情,明史记载:万历二十二年(年),孙丕扬官拜吏部尚书。任职期间,朝中百官不敢私自请托他办事。为杜绝太监破例请托,他创制“掣签法”。签以竹为之,大选(凡听选及考定升降者归之双月,谓之“大选”),急选(凡教授、改制、丁忧、候补、归之单月,谓之“急选”),是在选官者资历相当的情况下,悉听其人当堂抽签选择。如此,谁也不能随意托关系走后门。一时选人盛称无私,是为当时官吏考选制度的一大改进,深为后人赞颂。

看完本期三个古民居

大家有没有发现

原来关中的古建筑还有这么多讲究呢

关博里还有哪些古民居

背后又有什么样有趣的故事呢

小编还会持续奉上

未完待续

……

编辑:王薇

审核:鲁雷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