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有些网友在吹嘘日本仁德天皇陵,号称世界第一大陵墓,超过了我们中国号称“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的陵墓。真相真的如此?那我们就来分析比较一下。
秦始皇,无数国人心目中的“千古一帝”,开创了我国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的帝王。一统六国之后,废除了以前的分封建国制,推行的郡县制影响了后世数千年,直到现在也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层级行政管理的方式。
秦始皇像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九月,葬始皇郦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这是司马迁对修建秦始皇陵简短的描述,大致是说秦始皇继位当年就开始修建陵墓,有70多万人参与建设,陵墓中藏满了各种奇珍异宝,并布满机关,以水银为江河,以人鱼膏为长明灯。
秦始皇陵位于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陵墓从秦王政元年(公元前年)开始修建,直至秦二世二年(公元前年)才勉强完工,总计39年。于年3月发现,至今还在挖掘保护的兵马俑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封土堆刚出土的兵马俑,还有着艳丽的颜色秦王军阵(兵马俑坑)所谓的仁德天皇陵通常称其为“大仙古坟”,其正式名称为百舌鸟耳原中陵,位于今天日本堺市大仙町,这座前圆后方的古坟异常地巨大,它前方朝南,全长约m,后圆部直径约m,高度约35m,前方部分宽度约m,高度约33m,由3层建成。是日本最大的古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前圆后方”坟。墓主实际身份不得而知,日本传统上将之比附为仁德天皇。
年11月22日,日本宫内厅宣布,政府和考古人员对日本最大的“前方后圆形”坟大山古坟(别称“仁德天皇陵”)进行了首次挖掘,在坟墓外围已经挖掘出了5世纪的石柱和石墩。
仁德天皇陵俯瞰图现在我们将两座陵墓进行一个对比:
一、建造时间:
秦始皇陵修建完工于公元前年;仁德天皇陵没有确切记载,据考证约建于公元5世纪(年-年),取个中间值年,两者相差多年,此时的中国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二、陵墓面积:
秦始皇陵面积约56.25平方千米;仁德天皇陵面积48万平方米(0.48平方千米),加上周围环绕的水域面积,不会超过2平方千米。看到这里可能就会有人吐槽了,说秦始皇陵哪有夸张的56平方千米,只有12万平方米。别急,接下来就会有答案。
三、概念:
陵、墓、冢、坟是不一样的,中国古人对事物取名基本用单字,从周公定礼乐以来,阶层的等级非常森严,从生到死,所用之物不能超越自己的等级。人去世后“住”的地方也称呼不同,而“陵”之等级只能帝王享用,所以后世都叫皇陵,诸侯、士大夫的叫墓,老百姓的只能叫坟。
皇陵必定分为地面建筑和地下建筑,地下建筑就是地宫,帝王长眠之处,还包括陪葬坑、陪葬墓等等。地面建筑就是宫殿群(宫、殿也是不同建筑,在这里统称),用于后世子孙拜祭、休息等,去过明十三陵等皇陵的朋友都会看到还保存至今的地面建筑。而皇陵基本上都会有护陵军,少则几百数千,多则上万;还会迁百姓进入皇陵范围,进行维护、巡逻、务农等工作,养活自己和护陵军。明孝陵当时就有1万多护陵军,还养了几百头鹿。
明孝陵秦始皇陵除了拥有庞大的地宫和陪葬坑之外,还有非常多的地面宫殿群,只是如今已损毁。秦始皇陵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外城廓有高约8—10米的城墙,今尚残留遗址。内城呈矩形,周长米,北墙有2门,东、西、南3墙各有1门,内城里即为封土所在。外城呈矩形,周长米,四角各有门址一处。墓葬区在南,寝殿和便殿建筑群在北。
部分网友认为的秦始皇陵只有12万平方米是不准确的,这只是封土堆的面积。秦始皇陵的封土形成三级阶梯,状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形。《汉书·楚元王列传》载:“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汉承秦制,秦时一尺约为现代23厘米,五十丈即约米。秦时一里为米,五里约为米,封土底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米,这大概就是秦始皇陵当初的规模,(另一资料:封土初高米,“高大若山”)。可是经过两千多年的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剥削,现存的封土比原来的封土缩小了很多,现封土底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高度为87米。
封土堆呈金字塔状,上小下大,底面积都如此大,地宫的规模可想而知。整个陵区地面和地下面积达到50多平方公里并不是夸大,仅仅是陪葬之一的兵马俑就成为了“世界第八大奇迹”。
仁德天皇的陵墓是上中下三层结构,年日本已重新开始发掘,目前还未发现有陪葬坑和地宫,只是发现了一些石墩、石柱。可以大概得知,仁德天皇陵没有陪葬坑,没有地宫,曾经有少量地面建筑,目前发现铜镜、鎏金甲胄、黏土人俑等陪葬品。
四、工程难度:
秦始皇陵除了庞大的地面建筑群,难度最大的就是地宫了。秦陵封土下面就是地宫,地宫呈方形,秦始皇陵的一切建筑都是以地宫为中心。考古探测发现地宫面积约18万平方米,中心点的深度约35米。
地宫是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皇陵建筑的核心。有关秦陵地宫位置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史料《汉旧仪》一书中有一段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介绍:秦始皇三十七年(前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一说让秦陵地宫位置更是扑朔迷离。民间曾传说秦陵地宫在骊山里,骊山和秦陵之间还有一条地下通道,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地下通道里就过“阴兵”,人欢马叫,非常热闹。
秦始皇陵地宫修建在地面下如此之深,除了坚硬的岩石还可能有数层地下水,建造难度可想而知。而仁德天皇陵是往上堆土,虽说工程土方量也不小,可是和秦始皇陵的建造难度一比就不是一个层级了。
五、价值、科技含量:
目前秦始皇陵发掘只是限于外围的陪葬坑,之前说过,仅仅是陪葬之一的兵马俑就成了“世界第八大奇迹”,还出土了众多的国宝级文物,比如铜车马、铜剑等。
铜车马一号车“立车”,通长2.25米,高1.52米,重公斤,每件马个体重公斤,配件个;舆为横长方形,进深48.5厘米,舆广74厘米,舆中部竖一独杆圆形伞盖,盖径1.22米,既能遮阳避雨,又可使乘车者远望四方。伞顶呈圆形,车厢为横向长方形,这与古人天圆地方的思想有关;每个车轮有三十根辐条,当时以三十天为一个月,车轮滚动象征日月轮转。一部车子,巧妙地将古人“天圆地方”、日月轮回的宇宙观念蕴含其中。
御官俑立于伞下偏右处,手执六辔,身佩长剑。此外,在车舆左前阑板上有承放弓弩的承弓器一付,同时在舆内前阑板内侧还置有一个彩绘铜质箭箙,箙内尚存50支三棱带羽铜镞和4支平头带羽铜镞,身旁车厢内侧放置有铜盾,这些都是为了应对出行途中的意外情况
铜车马一号立车最神奇的是一把青铜剑,清理二号兵马俑坑时,一批青铜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这些剑共有十九把,长约86公分,剑身上有大小不一的棱形面8个,最大误差不到0.1毫米,在多年前,这就是神奇的铸剑方法。其中有一把看上去残破的青铜剑被发现时,正压在几百公斤的兵马俑之下,剑身弯曲角度在45度以上,大家以为这把剑可能会断掉,没想到剑在瞬间反弹,完全伸直。就像完全没有弯曲过一样。这可是形态记忆合金啊,现代20世纪才发明的技术,多年前的秦始皇陵陪葬坑中竟有了。
青铜剑因珍宝太多,就不一一赘述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网络搜索,去实地参观就更好了。
仅仅是秦始皇陵地宫之外的陪葬坑就发现了如此多的珍宝,还是在未发掘完成的情况下。那有资格成为始皇帝陪葬品,进入地宫的珍宝到底是什么?有多少?价值有多高?史记中的一句“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让后世无限想象。
仁德天皇陵墓的发掘目前资料不多,只是说之前发现了一些鎏金甲胄、铜镜等物品,墓穴外面发现一些黏土烧制的仆人、鸟等。据说日本考古学家之前发现这些物品有中原文化的影子,为了皇室尊严,从19世纪开始就禁止任何人进入仁德天皇陵区,包括皇室。年申遗成功后,于年又重启发掘计划。日本邀请我国进行联合考古,这一挖就有些尴尬了,墓穴的结构被确认为晋代风格,而陪葬品更是出自于晋朝时期中原地区。虽然排除了日本民间“徐福墓”的传说,可是墓主是中国人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结语:
从面积、建造难度、科技含量和价值等等对比,秦始皇陵都完胜仁德天皇陵,最尴尬的是,日本人甚至部分中国人都在吹捧的仁德天皇非常有可能是中国人。
所以请某些国人不要再吹捧“大仙古坟”,这是一个连日本人都搞不清楚身份的日本的“老祖宗”,而且最后精日了半天发现是中国人,打脸不?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数千年未断绝传承的文明,作为中国人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中华民族已经摆脱了百年的屈辱,不再是那个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国家,不再是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国人已经重新站起来了,重新站在了世界之巅。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爱国、爱党,携手共创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
雄狮睁眼怒吼震天下,飞龙在天长吟动九霄!
资料来源:《史记》《汉书·楚元王列传》《汉旧仪》百度百科
图片来自于网络
喜欢的话请点个赞吧,欢迎收藏哦。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