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问道楼观》解说词
问道楼观
第一集:经出终南
《道德经》,虽,五千余文,却道,天地之本,穷,万物之源。
老子,性,若水,行,无为,清隐楼观,却名扬中外,世人敬仰。
道教,出于乱世,盛誉隋唐,却,沿袭千年,流传至今。
问道楼观之经出终南(1)
这是,终南山中一座不算巍峨的山岗,年前,一位孤独的老人,来到这里,留五千余字的经文,飘然而去,从此,这里便有了道院,有了仙人。千百年来,悠扬的钟声,回荡在山谷中,老人写经的历史,已渐渐变成了传说,但道的精髓,由此,传承下来,伴随着,漫卷的云雾,升腾变幻,赋予了这里,波澜不惊、内敛含蓄的,独特气质。因为那位老人,后世的访道者,将这里奉作心中,永远崇仰的精神圣地。因为那部经文,所有的中国人,都将这里,视作中华民族人文思想的诞生地。
老人的名字,叫做李耳,经文的名字叫做《道德经》。而这里,就是,终南山,古楼观。
公元前年,周王朝的都城镐京,被来自西方的犬戎攻陷,姬宫涅,这位一生崇尚爱情的周天子,在呼吸停止前的一刻,也没有想到,为了博得眼前美人的一笑,他付出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还毁掉了一座城市,葬送了一个王朝。骊山脚下的连天烽火,如同一位孤寂的舞者,独自在空中摇曳,望着那处已经覆灭的王都,同时也宣告着,一个礼乐天下的终结。
不过,已经雄踞华夏年的周王朝,在这场可怕的劫难中,并没有灭亡,而是东迁到洛邑,开始了新的统治,史称东周。但是,赫赫宗周的威名,却随着镐京城,一起灰飞烟灭。各国诸侯开始崛起,周天子,仅仅成了一个尊贵的称号,再无法拥有往昔的权利。古老的中国大地,自此迎来了年的动荡岁月。而中华民族,则在这段风云变化的历史中,从童年走向了成熟。
年前的钟南山,一片苍茫,郁郁葱葱的群山,千万年来,安静而祥和,与身旁滔滔流过的渭河,一起默默守望着,关中大地。
一天,一位名叫尹喜的中年人,来到了这里,打破了钟南山,守护许久的宁静。
尹喜,东周王庭大夫,时任函谷关关令。此时的东周王朝,经过余年的苦苦挣扎,已经变得孱弱腐朽,混乱的朝政,让尹喜心灰意冷,他不愿,继续在这个乱世中,随波逐流。公元前年,尹喜离开了函谷关,来到西方秦国的终南山中,避世归隐。
在一片地势绝佳的山麓上,尹喜搭建了一座草楼。这位对未来有些迷茫的王室官员,开始将目光,从正在经受苦难的大地,投向了广袤无垠的宇宙之中。年前的天空,清澈,透明,灿烂的银河,悬挂于大地之上。尹喜将尘世的烦恼,抛出脑后,感悟着天地交融的灵气,陶醉于,星起星落的无穷变幻,自得其乐于,楼观的天地之中。
一个初夏的凌晨,西方隐隐的雷声,回荡在钟南山的山谷中,一大片紫色的云团,缓缓地从东方升起。东来的紫气,让熟知天象尹喜欣喜不已,他知道,紫气象征着圣人。天上的异象,预示着会有不凡之人,从东方而来,而这位圣人会是谁呢?此刻的尹喜心中,也没有答案。
为了迎接来自东方的圣人,当面聆听他的教诲,尹喜,结束了隐居的生活,从钟南山的草楼,回到了自己的任所,函谷关。
问道楼观之经出终南(2)
尹喜日夜守望在关楼之上,企盼着圣人的到来。
一天,斜阳西赤,一位皓首白须的老者,从东方,来到关前。尹喜心中知道,他等候的圣人,到了。出关相迎的尹喜,恐怕并不知道,他与老者的这一次会面,竟会引出中国历史上,一段最负盛名的佳话,紫气东来的传奇,由此而生。
这位老者就是后世中国人,家喻户晓的,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
公元前年,老子,诞生在涡河北岸的,陈国相地,也就是今天中国河南省,和安徽省交界的地方。据说,老子的几代祖先都是贵族,曾担任过各国的史官。这样的家庭背景,对老子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幼年的老子,聪颖好学,举止言谈中,有着一种,异乎寻常地沉静。不过,到了老子这一代,李氏家族已经衰落,想要依靠家族的力量,为老子寻得一名优秀的老师,有些遥不可及。但是,一个天才的诞生,总是离不开命运的眷顾。
一天,一位老人,来到老子的家乡,发现了气质独特的老子。老人从这个有些早熟的孩子身上,看到了惊人的悟性,和对于知识的强烈渴望。于是,老人便收老子为学生,并且分文不取,义务地,为他开启了一扇,通往智慧的大门。这位老人就是楚国的大学者,商容。
商容,是所有关于老子史料中,唯一有过确切记载的老师。虽然有关尚荣的生平,史料中也没有说明,但从日后老子的成就来看,这位善良温和的老者,在那个贤者辈出的时代里,也必定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古籍《高士传》中,曾记载了商容与老子的一段对话。
“经过故乡时要下车,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经过故乡要下车,这是表示不忘故乡,不忘根本的意思”。
“从高大的树木旁边经过,要小步快走,你知道是什么道理吗?”
“这是要求我们,要尊老敬老”。
年幼的老子,在师从尚荣的数年时间里,不仅学到了宝贵的知识,还在老师的循序善诱下,培养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老子人生的起点,为他瑰丽,而又波澜壮阔的将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年,15岁的老子,为了能够得到更高层次的修习,开始了游学生涯。老子,从家乡,来到东周王朝的国都,洛邑。此时的洛邑,远没有旧都镐京的威严大气,但因典籍众多,这里,成为天下读书人的圣地,是春秋时期,一座思想最为开放的城市。当时,有一位学者称,“周都,典籍如海,贤士如云,天下之圣地也。非入其内,而难以成大器”。在老师商容的推荐下,老子拜见了周王室中,掌管文教的官员,顺利进入周朝官办的学校,太学。
太学,是当时天下的最高学府,汇集了许多学者贤人。治学,严谨而开放,思想,通达而自由。在这里,老子除了认真研读传统古代经典外,还四处求教,学习了天文、地理、人伦等方面的知识。伴随着,洛邑城里的晨钟暮鼓,老子的学业日益精进。十年的太学生涯,让老子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睿智的青年。
问道楼观之经出终南(3)
公元前年,老子凭借着,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的学术才华,与东周王庭中,担任守藏史一职,地位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兼国家档案局局长,掌管天下的图书典册,和重要文档。浩若烟海的典籍和先贤著作,让渴求真理的老子,如鱼得水。他阅读了大量的古代书籍,使自己的内心,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天地。在这一方斗室之中,老子以书为伴,一待,就是数十年。
公元前六世纪的中国大地,正处在一个礼崩乐坏、战乱频繁的时代。周王室,日渐衰微,诸侯间,互相争霸,百姓,苦不堪言。连年的战乱,和残酷的社会现实,使醉心于先贤王道中的老子,也不得不将视线,转向了民间。他深深感受到,百姓的疾苦,和贵族的残暴。这一切,促使老子,对社会和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作为一名精通礼制的学者,老子最初的政治理想,是希望,周王室恢复王权,让整个国家,回到礼乐统治天下的时代。但是,此时的周王室,能够找回已逝去多年的荣光吗?看着钟情于歌舞美酒的周天子,老子心中,矛盾地期盼着。
公元前年,周景王姬贵,宴请晋国大臣籍谈。在觥筹交错的席间,周景王,借着鲁国进献来的酒具,向籍谈,索要起晋国的贡品来。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籍谈竟然以,晋国很少接受过周王的赏赐为理由,拒绝了周天子。这次宴会,也许只是周景王无数宴会中,最为普通的一次,但是,他却让,负责记录周文一言一行的老子,对振兴周王室的幻想,彻底破灭。自觉失了颜面的周景王,气愤异常,他列数了王室赐给晋国的器物,讽刺世代掌管典籍的籍谈,是数典而忘其祖。堂堂周天子,不思进取,向诸侯们,乞讨度日,王朝的威望,一落天丈,无可挽回。
一个怎样的法则,才能够真正使土地变得宁静,使人间变得太平?而生命的意义,又在何处呢?在一片迷惘中,老子,开始了对天地间真谛所在的探索。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诞生,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还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老子认为,《易经》中的阴阳八卦,代表着宇宙中所有事情的,阴阳平衡,揭示了,自然界,阴气阳气的运行,彼此消长与转化,生生不息,而又无穷变幻。而这,正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的诞生,让古老中国的土地上,出现了一道,理性的光芒,这是东方文明,在思想文化上的,一次大觉醒。
此时的老子,因其独创的道家思想,已名闻遐迩,声播海内,被天下人尊称为,智者。不过,在一个动荡的时代里,就是智者,也不能改变其命运的坎坷。
问道楼观之经出终南(4)
公元前年,周景王驾崩。王子姬猛,与王子姬朝,因为争夺王位的继承权,在王室内,互相搏杀。经过一番血腥的战斗,王子姬朝,被逐出王宫。不过,不甘心失败的姬朝,为了报复将要即位的周天子,他洗劫了周王朝中,最为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一大批保存了数百年的周朝典籍,被抢掠一空,随着逃亡的姬朝,一起,流散到楚国。这是周王朝自迁都以来,最为巨大的一次劫难,数个世代记载下来的文物记载,连同周王朝,那残存的辉煌一起,荡然无存。
空空如也的守藏室,仿佛掏走了老子,对周王室的,最后一点眷恋。老子知道,守藏室毁了,他与周朝的缘分,也尽了。“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史记》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一个,孤独苍老的身影,沿着邙山南麓,向西而去,离开了中原故土,从此不再回返。
当尹喜得知,顺紫气而来的圣人,就是名闻天下的老子时,心中,不胜欣喜。尹喜知道,如果能到这位贤者的指点,他将会解开心中,所有的困惑。但,老子对尹喜的求教,不置可否,尹喜心中十分焦急,因为他知道,这位老人即将隐世,聆听智者的教诲,只此一次,不容错过。不过,一个偶然的事情,让尹喜的问道之心,有了转机。由于离开洛邑过于匆忙,老子忘了带关牒,依照周律,没有关牒,不准过关,这正好,给尹喜一个绝佳的机会。
《史记》记载,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从《史记》描述的内容来看,尹喜似乎是在强迫老子著书,可是,从五千言《道德经》的一字一意当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至高的境界,必定是在最愉悦的心境下,一气呵成的,哪里会是被逼出来的呢?让我们大胆的设想一下当时的情景。
“先生认为,道,是一切万物的本源吗?”
“道,生于混沌元气,元气,产生阴阳,阴阳,混合成万物。他们,既无形存在,而又,按一定的法则运作,绵延不断,无穷无尽”。
“先生乃当今大圣人也。圣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窃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为己任也。今先生将遁世,求教者,必难寻矣。何不将先生之智,著为书?喜虽浅陋,愿弃官求学,追随先生”。
公元前年的一天,正式辞官的尹喜,悄悄离开了函谷关,他与老子,向着自己曾经结草为楼的钟南山,西行而去。从这时起,钟南山与老子,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注定了钟南山,与中国道文化,相交相融的,历史宿命。
关于老子对钟南山的第一印象,我们今天已不可得知,但我们不难去猜度。来自平原地区的老子,在面对这篇巍峨雄奇、连绵不绝的大山时,心中,那激荡汹涌的,澎湃之情。这里常年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的山顶,让老子产生了无限的遐想。那一排排层峦叠嶂的巅峰,或许就意味着,自然的高远至境,在于天相接的绝顶修身问道,才是自己最终的理想。
公元前年,是中国哲学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年,而位于钟南山,由尹喜所营造的楼观,也注定要成为世界文明史上,最值得记忆和追寻的地方。年前,终南楼观上那一盏光焰黯淡的青灯,将注定成为照亮人类理性文明进程的,不灭光焰。伴随着,终南山中,那飘忽不定的山岚雾起,老子书写下,那足以令后人景仰与骄傲的第一行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第二集:百经之首
问道楼观之百经之首(1)
公元前年的一个黄昏,苏格拉底,在雅典的监狱里,喝下了一杯毒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不过,这位被德尔斐神坛称为,最有智慧的人,在合上双眼的时候,心中并没有遗憾。因为苏格拉底知道,他的学说,不会因自己的死亡而终结,而是会随着学生们的传播,影响到希腊各个城邦,在爱琴海两岸,它将成为一个传奇。但是,苏格拉底并不知道,早于他年前的古老中国,有一位老人,用睿智的思想,创造了一个更为辉煌的传奇。就在群山环绕的古楼观之中,升起了一道哲学的曙光,照亮了,整个东方的天空。
楼观说经台的夏天,是一个多雨的季节,烟波浩渺,雨雾交融,群山壑谷,尽掩于茫茫的云雾之中。一条条清澈的小溪,自河谷中蜿蜒而下,汇集到终南山北麓渭水之中,滋养了这条孕育出华夏文明的,伟大河流。
年前,同样就在渭水的岸边,老子,曾伫立于此。他望着奔流不息的河水,思索着道的真理。清晨的渭水之上,升起一层淡淡的水气,如梦如幻,让老子不禁想起了八年前,在另外一处水边,他与一个年轻人的对话。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也不知该于何处。”
“嗨。人生于天地之间,与天地融为一体,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这是自然的规律,为什么要悲伤呢?”
“我是担忧,当今天下,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而不治,所以,感叹人生短暂,来不及建功立业于世啊。”
这位感叹着时光飞快流逝的年轻人,就是被后世中国人,奉为万世师表的圣人,儒家思想的创始者,孔子。
“仲尼,你为什么不学习水的品德?”
“水,有什么品德呢?”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天下之德也。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
“先生此言,使丘,顿开茅塞。”
公元前年春天,27岁的孔子,携同弟子,南宫敬书,一路颠簸着,进入周都洛邑。孔子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观看先王之治,考察礼乐之源,学习道德之规,因此,拜访熟于礼制的王家守藏室之史,老子,便是此行最重要的安排。在王宫的祭祀殿内,中国历史上,两位享有盛名的思想启蒙者,见面了。但是,老子与孔子的第一次见面,并没有想象中,智者间妙语连珠,机锋相对,而是在浑厚的编钟声中,两人肃穆不语。因为教授周礼,在那个古老的时代,是最为庄严,而神圣的仪式。周礼的规则和严谨,深深打动了孔子。他在这以推崇等级、严苛细节而著称于世的一套行为中,看到了希望。在孔子的心中,也许,只有恢复周礼,才是,这个混乱迷茫的时代里,唤醒人心,安定天下的,必由之道。
问道楼观之百经之首(2)
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中,曾这样记述过,老子对孔子的告诫。
“老师,在金人身上刻着‘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虑’,是何意?”
“这些字的意思是说,做人,要无为,而无不为,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密藏,不让别人看见。虽然富有,却像什么也没有。德高的君子,往往像个愚钝的人一样,毫不外露。”
“可是现在这个时代,礼崩乐坏,只有广大士子挺身而出,去不折不扣地恢复周礼,让人们懂得仁义,这才能让天下安定啊。”
“其实,宣扬仁义,只会让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混乱。仲尼,如逢时,则可一展胸中之抱负,如不逢时,则因顺自然之理,不必以己之身强托于人呢?”
对于孔子恢复周礼的执着和坚决,老子没有更多的苛责,反而是孔子的温良谦恭、敏而好学,让他赞叹不已。在老子的眼中,孔子是一个有为的青年才俊,如同一只智慧的凤凰。“吾闻南方有鸟,其名为凤,凤鸟之文,戴圣婴仁。”
三个月的周礼学习,转瞬即逝,老师与弟子到了分别的时候,老子将孔子送到城门之外。“我听说,富贵的人,送别人金钱。我不富不贵,没有钱送给你,只有几句话,权当作送别的礼物。当今势头,聪明耳深察的人,他之所以遇到要丧命的灾难,是因为喜欢嘲笑别人的缺点。为人之子,别以为自己有多么高明,为人之臣,别以为自己多么了不起。希望仲尼你,能够牢记。”
孔子,带着兴奋而又失落的心情,离开了洛邑。兴奋,是因为问礼的收获,失落,则是缘由老子的劝告。而老子此时,却隐隐预感到了,孔子,那崎岖坎坷的未来。
孔子从洛邑回来后,将自己关在房中,整整三天没有说话。他的学生很奇怪,就问老师是怎么回事。孔子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能跑的,我可以用网去捉它。能游的,我可以用丝线去钓它,能飞的,我可以用箭去射他。至于龙,我不知道他是怎么乘风云上天的。我见到的老子,他就像龙一样,深不可测。”这时的孔子对老子所说的道,虽然信服,但还不能完全领悟,因为他还年轻,需要用岁月,来打磨自己的理想。
公元前年,当老子应尹喜之请,在终南山传授道德五千言的时候,孔子,也正乘坐着一辆马车,就已经匆匆地奔向齐国,准备向齐景公,宣讲自己的经世之学。在临淄的齐候大殿之中,孔子面对着虚心求教的齐景公,侃侃而谈,第一次提出了,恢复周礼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治国理论。孔子本人的卓绝才华,让齐景公大加赞赏。但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却丝毫没能打动,想要一心恢复霸业的齐国大臣。孔子在无情的现实面前,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失败。在离开临淄城的那一刻,孔子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大道隐没了。”这或许,就是对老子当年教诲的一种怀念吧。
晚年的孔子,曾这样总结过自己的一生,他说,“我15岁的时候就立志求学,到30岁的时候,才有所成就。”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孔子27岁时问道于老子,在随后的三年中,对老子开示的思悟还是获益匪浅的。
问道楼观之百经之首(3)
公元前五世纪前后,中国进入战国时期。弱小的诸侯纷纷消亡,七个强大的国家,开始了天下一统的争夺。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空前绝后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中国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在漫长而痛苦的社会变革中,出现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思想解放,个性张扬,在学术领域,互相辩难。因为各种学说的众多庞杂,所以史称“百家争鸣”。
在这个纷扰而自由的乱世里,孔子的儒家学说日趋发展壮大,门生信徒遍布各国。他的著作语录,也开始被世人奉为经典。但是,儒家汲取道家思想的脚步,却始终没有停止。公元前年,临淄,这座曾经让孔子失意的齐国都城里,发生了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在一学术氛围自由开放著称的稷下学宫里,即将展开一场,由齐王亲自主持的争辩。辩论的双方,一位,是鲁国大学者孟轲,一位,是来自赵国的年轻世子,荀况。不过,他们还有着一个共同的名称,那就是“儒家门生”。这是一场,关于儒家思想如何吸纳道家思想的辩论。辩论的题目就叫“天道言人事”。辩论中荀况凭借着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驳斥了孟柯“以人道为本”的理论。在齐王与众士子的一致评判下,荀况,赢得了辩论的胜利,让籍籍无名的他,成了儒家门派中,新一代翘楚。而这场辩论最大的成果,就是正式宣告着,儒家思想,将对道家理论,进行系统的吸收与融合。自此以后,儒道相合,儒家本体理论的构建中,有了道家思想的印记。
在东方哲学建立的初期,道家学派和儒家学派,以其浩瀚的聪慧和绝伦的思索,为中华民族,打开了一道人文思想的大门。老子与孔子,这一龙一凤,一正一奇,共同构建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几千年来,它一直滋润着中华文化,成为了中国所有人身上,无法割舍的文化基因。
在先秦时代,荀况,是一个将道家思想引荐给世人的学者。不过,第一个为老子著书立说的人,却不是他,而是他身边最为出色的学生,韩非。
公元前年,身为秦国客卿的韩非,被同窗好友李斯,诬陷谋反。盛怒之下的秦王嬴政,将他投入死囚。蒙受不白之冤的韩非,不甘心命运的捉弄,他渴望活下去,因为创造一个法制的天下,是韩非,平生最大的梦想。就在这个时候,李斯在他的面前出现了。这个以狡诈著称的秦国廷尉,对韩非说,只要他写出最优秀的策略,就能够得到秦王的赦免。幼稚而天真的韩非,再次相信了自己的同窗。在幽暗的牢狱之中,心存希望的他,将胸中的才华,全部释放出来,写下了数篇传诵千古的精彩文章。
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解老》和《喻老》。老子所著写的道德五千言,在先秦时代的名称,就是以老子的名子命名的。而在东汉到家建立之后,这本书,才改名为我们今天熟知的名字,《道德经》。《解老》和《喻老》正是流传至今,最早解释《道德经》的文字。韩非在这两篇文章中,用寓言体的方式揭示了《老子》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其中我们今天熟知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就是在诠释道德经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的道理。
问道楼观之百经之首(4)
不过,福祸相依的人生哲理,很快就降临到韩非自己的身上。由于韩非写的策论,文彩四溢,见解高远。李斯看到后,心中十分妒忌。昔日的同窗,成了今日,李斯心中最为害怕的对手。在一个深秋的夜晚,他亲手为韩非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凄凉的句号。公元前年,为了防止秦王,会再度起用韩非,李斯以秦王的名义,赐给韩非一杯鸩酒,结束了这个,战国最后一位大家的生命。
韩非的死,不仅是学者个人的悲剧,还是这个大动荡的时代里,最后的挽歌。
公元前年,分裂了年的华夏大地,归为一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帝国,秦,建立了。
在这个新的国家里,皇帝,代替了神的地位,皇帝的意志,成了天下臣民行为的唯一准则,任何敢于挑战皇帝权威的思想,都被视为,异端学说。公元前年,随着一道圣旨,从咸阳皇宫中发出,中国历史上一次惨烈的文化浩劫,开始了。
奉秦始皇的命令,天下除农书、历书、秦朝史籍、法家学说以外,所有学派的著作,统统烧掉,与此同时,名,以儒家门生为主的士子,被一同送向了死亡。一扇有诸子百家开启的思想自由大门,从此关闭。百家争鸣的开放时代,也一去不复返。
但是,以果敢暴虐著称的秦始皇,并没有将老子的《道德经》,列入焚毁之列,因为秦始皇知道,他眼前的这份竹简,年来,已经随着众多学说的借鉴和学习,融入到了世人的血液之中,无论多么大的权力,都无法将道的精神抹去。
这里是楼观的说经台,相传,老子曾在此处,为尹喜讲经说道,“说经台”的得名,由此而来。历史的沧海桑田,也让我们看不到,昔日高台巍峨的踪迹,唯一不变的,就是这棵存活下了年之久的银杏古树,它枝繁叶茂,生机盎然。0多年来,它随遇而安,无为无欲,聚集了终南山的灵气,也见证了历史的荣光。
根据当时学者们授徒的惯例,尹喜,在楼观南方,约千米的小丘上筑起了一座高台,恭请老子为其传道。这是历史上,老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公开宣讲自己的道家学术。与当时各家学派有所不同,老子的讲台之上,没有成百上千的学生门徒,仅有弟子尹喜一人。但是老子并不知道,他的思想在此后的年里,将会影响着一代代,想要寻求真理的人们。
关于老子讲经说法的具体过程,今天,已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去想象,当老子面对着终南山中的渺渺雾气,感受着天地之间的浩然博大时,他的声音必然在悠远的天际回荡。“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只如同天籁般的声音之中,这座海拔,只有米高的山梁,同老子一起,成为了令后人不断追寻的哲学之巅,终南山古楼观的名字,在以后的岁月里,传遍天下。
第三集:无为而治
问道楼观之无为而治(1)
公元前89年,西汉征和四年,六十七岁的汉武帝对天下颁布了一道诏书。诏书的内容让大臣们非常震惊,因为这是一封亘古未有的皇帝《罪己诏》。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
汉武帝的一生是在无比自信和骄傲中度过的,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这位以雄才大略著称的皇帝,写下了《罪己诏》?又是什么让他追悔不已?这或许是一次皇帝的心血来潮,也或许,是一个庞大帝国反思的开始。
公元前年,乌江边的一抹鲜红,让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终于,有了最终的结果。布衣出身的刘邦,击败了世代贵族的项羽,成了整个天下的新主人。一个全新的帝国,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史称,西汉。然而,此时的刘邦,并没有得到,一个帝王应有的快乐,因为他知道自己接手的是一个怎样的天下。
《汉书·食货志》有一个形象的表述,“自天子不能具驷醇,将相或乘牛车”。这句话的意思是,连天子都配不齐四匹一样颜色的马;而将相,只能乘牛车。
初生的汉帝国,贫穷而脆弱,塞外匈奴的阵阵马蹄声,又一次一次地,让整个国家陷入崩溃的边缘。如何才能使刘姓江山强大起来?刘邦和他的臣下门,迫切需要寻找到一条途径,但是有效的治国之术在哪里呢?刘邦眼前,并没有现成的答案。
这是史书中从未记载过的一天,也许是一位或几位,我们今天已经不知道是谁的大臣来到了刘邦面前。他们向自己这位尊贵,而又有些不学无术的皇帝,推荐了一种新的治国理念。这个理念非常简单,只有八个字,那就是,“休养生息,无为而治”。
这是两千五百年前,老子与尹喜之间的一段对话。
“老师,何为无为而治呢?难道君主什么都不做,就可以治理好一个国家了吗?”
“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指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老师,君主究竟应该怎么去治理一个国家呢?”
“治理大国,就像烹调小鱼一样,不要经常翻动,不然,小鱼,就会被翻烂了。”
出身市井的刘邦最为人称道的,就是,拥有极高的洞察力。他认可,并接受了“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汉帝国的未来就在这一刻变得光明清晰起来。
在刘邦的治理下,汉帝国开始慢慢恢复元气,逐渐发展起来,但真正让无为而治发挥巨大作用的,却不是刘邦本人,而是他的儿子和孙子,这就是,后世著名的汉文帝,和汉景帝。
汉文帝刘恒,将无为而治的国策进行得更加彻底。他停止了所有的对外战争,不再大兴土木,更不以任何名义,干扰老百姓的生活,让民间自由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日渐恢复,汉王朝终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祥和景象。
问道楼观之无为而治(2)
日益富裕起来的汉帝国,不仅改变了千万百姓的命运,还让一位女人,寻找到了自己一生坚守的政治理想。这个女人,就是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这是一个,不为世人所熟知的女人,但正是她,让汉帝国始终没有偏离发展的轨迹,亦步亦趋地,朝着辉煌的方向走去。
公元前年,汉文帝之子刘启即位,史称汉景帝。此时的窦太后,业已双目失明,对于她来说,坚持“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不仅仅代表了她,对故去丈夫的爱和怀念,更关系到,帝国子民的,幸福安乐。
在窦太后看来,无为而治,就是要一切顺其自然,让百姓自己发展,而身为统治者,只需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匡正就已足够,不能过多地干预民间的生活。
“最高明的统治者民众,只知道他的存在。统治者谨言慎微,不随意发号施令,天下之事自然就会成功。”
窦太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坚定的黄老思想统治者,在她的影响下,西汉帝国继续执行着“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并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
经过两任皇帝,四十一年的治理,汉帝国,终于迎来了太平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汉书·食货志》中对这段时期有过这样的描述:城乡的粮仓都储满了粮食,各级政府财政都有多余的钱财,京师国库的钱积累到巨万,连串钱的带子,都已朽坏,国家储备粮仓的粮食因为太多,只有堆在仓库外面,大街小巷都有马,乘母马出行的人都羞于与熟人聚会,看守城门的士兵,都有好粮好肉吃,人人都十分自爱,不敢触犯法律,办事都以义为先。
公元前年,汉景帝去世,他的儿子刘彻继位,此时的刘彻年仅十六岁,但这是一位充满着雄心壮志的少年。他与垂帘后的祖母窦太后有着截然不同的治国理念。因为刘彻想让自己手中的庞大帝国拥有与其国力相匹配的地位和尊荣。
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年,长安城的未央宫中,年逾七旬的窦太后,度过了自己人生最后的一个黄昏。此时的她本该毫无牵挂,因为一个盛世的帝国已经崛起,大汉的光芒将照耀四方。但是,窦太后心中,却忐忑万分,她担心面前那个皇座的主人,会用无比的热情,将整个国家带入到一个,不可知的未来。
公元前年,一生坚守无为而治的窦太后去世,同时也是西汉帝国统治方针的分水岭。从这一年起,整个帝国的国策从无为变成了有为,被后世尊为汉武帝的刘彻,要将大汉的雄风,刮遍四方。
在大漠的孤烟中,大将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夺取河西走廊,打通西域,封狼居胥,将当时汉朝的北部疆域,从长城沿线,推至阴山以北,同时,使南方的夜郎、南越政权归附汉朝,使得今天的两广地区自秦朝以后,重归中国版图。
问道楼观之无为而治(3)
汉帝国的威名播照万里,世仇匈奴,已被击溃,大汉铁骑,所向披靡。皇帝的荣耀与尊严,在一次次地征讨攻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让汉武帝,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可是,在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却是一个伟大王朝,再也无法背负的代价。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记载过一次战役的得失。公元前年,西汉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两路大军,北击匈奴。卫青斩首近两万,霍去病歼敌近七万,但出塞击敌的十四万军马,能回来的却不满三万。从此以后,汉朝因为马少,再也不能大举出击匈奴。
公元前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奉命出征大宛,全军二十四万人,回到玉门关的却不足两万人,而这一切只是因为汉武帝想得到数十匹名贵的大宛良马。
公元前90年,李广利率领六万大军再次出塞进攻匈奴,结果一败涂地,李广利投降匈奴,士卒死亡数万人。
此时的汉武帝已经六十六岁,他骄傲的内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可是疲惫的国力再也无法支撑新的战争。自此,汉帝国中止了与匈奴的战争,不再出兵关外。刘彻一生追求的梦想,就在这颓唐枯竭的国力中,无可奈何地破灭了。
公元前89年,长安城的未央宫,在细雨中一片迷茫,汉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汉武帝,在满心的追悔中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道皇帝《罪己诏》,决定停止朝廷苛暴的政策,不准再随便征战,全力从事农业生产。不过,这道充满诚意的诏书并不能挽回大汉王朝走向衰败的命运,帝国曾经的盛世,无法归来。
“老师,为什么有很多聪明的君主最终会失败亡国呢?”
“要想治理好天下,而又妄意施政的君主,他们为什么会适得其反?是因为,天下万物,不能凭一人的欲望而有所改变,轻易妄为的发号施令,让国家处于动荡之中,这注定,会让君主失败啊!”
公元前87年,六十九岁的刘彻在苦闷与自责的矛盾中停止了呼吸。他将一生的功过抛诸脑后,任由后世评说。但是,就在这一年冬天,匈奴人再一次入侵汉帝国的边界,给汉武大帝的一生,画上了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句号。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无声的演变中,有为政治逐渐取代,无为政治,儒家思想,成为历代帝王治国的主要手段。不过,老子和《道德经》所流传下来的治国之道,却一直没有被世人所遗忘。
公元年,李世民登上大唐皇帝的宝座,成为唐王朝第二任皇帝,年号贞观。就在李世民即位的同一年,来自北方的突厥大军,兵临帝国的首都长安。新生的唐王朝立国仅仅八年后,就面临着覆没的危机。
此时的唐王朝没有选择倾全国之力,与强大的突厥人决一死战。因为这时国家的国力薄弱,不具备足够的实力,与突厥抗争,战事一开,必然国毁家亡。
问道楼观之无为而治(4)
李世民选择了老子的思想,来解决眼前的困难,他使用《道德经》中“无为,而无不为,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方法,来回击咄咄逼人的突厥军队。
长安城外,李世民独自一人,与突厥大军签订了盟约,用谈判的方式,换回了和平,化解了,帝国的危机。
度过难关之后,李世民将唐王朝发展的重心,放在了恢复国力中,不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国家变得强大呢?李世民苦苦寻找着答案。
一天,大臣魏征,前来朝见李世民。这位曾当过道士的名臣,对苦闷中的皇帝说了这样一番话:“无为而治,德之上也。治国的关键,在于一切顺乎自然,让百姓,自正自化”。魏征的建议,打动了李世民的心,自此,“与民休息、清净无为”的思想,成为唐王朝的国策。老子的治国之术为日后帝国的崛起做好了精神上的贮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君王,若能遵守道的无为,天下,将自归安定。”
唐帝国在无为而治的思想指导下,经过数年的发展迅速恢复了国力,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盛世,史称,贞观之治。
据史书记载,贞观年间,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
贞观四年,整个国家只有二十九名死刑犯;到了贞观二十二年,死刑犯仅仅有两名。
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些留存至今的唐人陶俑中,接近那个伟大的时代。从他们脸上的安宁和笑容里,感受,来自大唐盛世的气息。
以道治国,以柔取胜,无为,而无不为。唐王朝最终成为公元七世纪的世界大国,这是中华民族的黄金时代。
老子的思想,再一次为中华文明的鼎盛辉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历史不断地进程中,凡是拨乱反正的时代,老子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思想就会给统治者以智慧,使天下苍生受益,并创造文明盛世的奇迹。
年来,老子的无为而治,不仅为中国历代的统治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直到今天,对于当今的政治家们,也依然具有启迪的作用。
老子在终南山的生活与俗世隔绝,他可能想象不到,他留下的那五千多个字,会在未来的两千年中被人们反复琢磨。不过,老子懂得,自然是深奥不可测,同时,又是充满活力的,远远超过了,人类的想象和理解。
日月风雨,天地万物,这其中,没有一件事,是神或者人有意识地安排的,但它又是如此的和谐、如此的完美。它来自神秘之处,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智慧,去解释它,只知道,它具有着让文明一次次涅槃重生的力量,因为这就是“道”。
第四集:以奇用兵
问道楼观之以奇用兵(1)
春秋末期,诸侯间连年的征战和杀戮,使田园荒芜民不聊生,古老的中国大地,满目疮痍。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大战之后,必有荒年。兵者,乃不详之器啊!”
当老子感叹着,战争为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痛苦时,绝不会想到,就在以后的岁月里,由他所创立的道家思想,竟会被中国的兵家所吸收,成为东方战争艺术中,最为精妙的至高法则。
两千五百年前,终南山的楼观说经台,和今天一样,云雾缭绕。在青山翠谷中,独享着一份格外的幽静,但是,在终南山的云雾之外,却是一个烽火连天,充满杀戮,和混乱的世界。
自公元前年,东周建立起,到春秋末年三百年中,中国大地,大小战役不计其数,近百个诸侯之国,陆续灭亡。战争,是这个动荡的大时代里,所有苦难,和混乱的根源。
“老师,天下纷乱不堪,皆因战事而起,那么如何才能消除战争呢?”
“战争,是由人的私欲所来,没有过度的私欲,才能没有了战争。”
“老师,您是如何看待战争?”
“兵者,不详之器也,不得已用之。”
“您是觉得战争是应该存在吗?”
“我,反对一切无道之争,不义之战,不得已为之,那是保国为民之战。君子要以天下之大道,辅佐君王,不以兵强于天下,方能不战而胜。”
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并没有一味地反对战争,而是强调,要进行正义的战争,不过只要是战争,就会有胜负之分,该如何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呢?睿智的老子,为世人提出了一种方法。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也许,人们对于老子的话很难理解,但在老子同时期的一位军事理论家,则将以奇用兵的思想,进行了最为生动的解释。一句“兵者,诡道也”为今后所有战争的原则,做了一个绝佳的注脚。他就是被后世誉为兵圣的,孙武。
公元前年,来自吴国的大军,攻陷了楚国的王城,郢(ying3)都。指挥这支军队的统帅,是吴国两位著名的将军,伍子胥与孙武。在这场战役中,孙武与伍子胥共同率领吴国水陆两军六万人,充分运用“兵者,诡道也”的兵家理论,千里奔袭,实施战略大迂回,突入楚国边境,迫使楚军仓皇应战。经过五次战争,五战五胜,以六万兵力,大败楚军二十万人,让这个昔日称雄于天下的泱泱大国三百年来,第一次尝到了灭国的危机。
孙武,成功地运用了自己的兵学思想,和指挥艺术,帮助吴国,西破强楚,称霸于诸侯,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孙武所著写的用兵心得,更是受到了天下诸侯们的追捧,这就是后世兵家的第一经典,《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著作,也是一套饱含着道家精神的哲学典籍。孙武所著写的这部兵书,共有十三篇,其中所描述的战争世界里,充满着无穷变化。一阴一阳,相互转变,不仅说明着形与势的相通,还充满着道家思想中的辩证哲理。
问道楼观之以奇用兵(2)
关于老子与孙武,为什么在学术上,有如此相通的地方,老子是否为孙武,指点过迷津,历史并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两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没有任何资料显示,他们有过学术上的探讨与往来。
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群星璀璨的先秦时代里,两个伟大的哲学家在精神和思想上不谋而合、大道相通了。
当《道德五千言》,从终南山中流传到世间的时候,诸侯们的战争,并没有如同老子想象的那样渐行渐远,反而是更加地频繁与惨烈;而老子本人的军事理论原则,也在战争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在一次足以改变中国历史格局的庞大战役中,老子以奇用兵的思想,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公元前年,天下人都将目光投向了杀声震天的韩国长平。战国七雄中武力最为强大的秦国,与赵国在这里互相博弈,共计百万的大军,都在为一个目标而奋勇厮杀,那就是,彻底地击败对方。
骁勇善战的赵军,在最初的战斗中,被更加无畏的秦军打得节节败退。经验丰富的赵国老将廉颇,坚壁以待秦军,以不变应万变,让秦军损失惨重,却又无可奈何。赵军的防线坚守了三年,战争进入不分胜负的胶着阶段。此时,秦赵两国,都已不堪重负,经济,几近崩溃,油尽灯枯的两国,都谋求速战,以摆脱困境。
在老子的战争思想中,所谓以奇用兵的奇,就是要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尽最大的可能,去使用计谋,用最利于自己的方式,来取得战争的成果。
精明的秦国君臣,首先运用谋略来打开缺口,为漫长的战争创造新的战机。秦王,公开宣称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假借赵王之手,换下廉颇,将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推向了赵军主帅的位置。与此同时,秦王征调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统帅近六十万秦军,前来作战,这几乎是秦国全部的兵力,不过与赵军不同,这是一次机密的调任。秦王亲自下令:有敢泄武安君为将者——斩!
年轻气盛的赵括,改变了老帅廉颇的战略方针,积极筹划一次猛烈的进攻,企图一战而胜,歼灭秦军;然而,踌躇满志的赵括却不知道,自己已经犯了一个用兵的大忌!因为,对于一个统帅来说,敌情不明贸然出击,正违背了老子的军事原则。
“轻率,会丧失根本,急躁,会失去主宰,统帅最大的灾祸,就是轻敌啊!”
赵括带领赵军展开了铺天盖地地进攻,不过,这却让精明的白起,看到了秦军胜利的曙光。
“老师,何为弱?”
“弱,则为柔,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那柔如何能克坚呢?”
“你我座下之石,千沟万壑,全凭觞觞流水之力,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
白起,深知眼前的赵军实力强大,但主帅赵括,却没有实战经验,还急于求胜,所以他决定用示弱的方法,不与赵军展开正面决战,想用最小的损失,来赢取战争的胜利。
问道楼观之以奇用兵(3)
公元前年8月,对秦军动态,茫昧无知的赵括统率赵军主力,向秦军发起了决死的出击。两军稍事交锋,秦军的部队便开始后撤,鲁莽的赵括不问虚实,立即率军实施追击。当赵军前进到秦军的预设阵地后,遭到了秦军主力的顽强抵抗。
老子柔弱胜刚强的军事理论,让白起以退为进、后发制人,牢牢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战争中昨日的攻方,变成了今日最为坚决的防守者。整整四十六天的围困,赵军粮草断绝、军心动摇,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整支部队。绝望之中,赵括孤注一掷,亲率赵军精锐部队强行突围。在漫天的箭雨中,他用生命换来了自我的解脱。失去主将的赵军,彻底丧失了斗志,四十万被饥饿和死亡所控制的军队,全部向秦军解甲投降。
而就在这一战之后,关东六国再,也无法抵御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
老子的战争理论不仅在东方的战争中得到了广泛地体现,就在遥远的西方世界也有许多聪明的统帅,他们虽然没有阅读过老子的《道德经》,但在作战中却暗合着老子的军事哲学,而这,让他们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公元年6月,六十万高唱着《马赛曲》的法军,突然侵入俄国境内,这是一支不可一世的军团,因为他们的统帅,就是当时被誉为欧洲战神的拿破仑。
俄国军队,在法军强大的攻势面前,节节败退。法军迅速向俄国腹地进军,短短的一个月,幅员辽阔的俄国,就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不过,如果以老子的观点来看,战功赫赫的拿破仑,在决定侵略俄国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步向了失败的深渊。
“老师,为什么那些能征善战的国家会很快灭亡呢?”
“这是因为,他们取得了太多胜利的缘故啊!”
“为什么胜利太多,还会灭亡呢?”
“太多的胜利,会让君主骄傲自得,敢与天下为敌;兵强则灭。凡是以道治理国家的君主,都不会用军队强行争得天下。”
但是,此时的拿破仑,正野心勃勃、志得意满,因为势如破竹的法军,让他相信,自己很快,就会赢得战争的胜利。
在这个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年迈的库图佐夫将军,担任俄军总司令。人们希望这位独眼瘸腿的将军,能在一次决战中,击败不可一世的拿破仑。不过,临危受命的库图佐夫,上任后的第一个命令,就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库图佐夫没有选择与伟大的拿破仑进行光荣的决战,而是继续指挥俄军大踏步地后撤,实行坚壁清野的军事战略。
库图佐夫的命令,被当时几乎所有的俄国人所不能理解,但是他的这次决定,却符合了老子的作战思想。因为老子曾说过:面对强大的对手,想要削弱他,就要先让他暂时扩张;想要夺取他,必然先暂时给予他。
今天的我们,不知道库图佐夫是否读过老子的《道德经》,但历史证明:库图佐夫的军事策略,为俄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年9月13日,俄军全部撤离莫斯科,几乎所有的莫斯科居民,也随同撤离。在一片火海之中,法军,进入了莫斯科,然而此时的战争主动权,却已不知不觉地转到了库图佐夫的手中。
“老师,为什么您说,善于用兵的人行军没有队列,奋起时没有挥臂,手中没有武器,交战没有敌人呢?”
“尹喜,没有,就是空。因为空,方才可以因势利导、腾挪转移,因敌之变而变。”
“好一个变字,万千气象,守于其表,藏于其中,顺时而动。”
“其实守与藏,胜过争与露,争天下,在智不在勇,在隐,不在显啊!”
问道楼观之以奇用兵(4)
《孙子兵法》同样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认为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一个真正的善战者没有智慧的名声,也没有勇武的战功,他的胜利是在别人不知不觉中取得的。”
隐而不露的库图佐夫,让拿破仑无可奈何。法军进入俄国后,军粮的运输变得十分棘手;但是,在库图佐夫坚壁清野的战争策略下,法国人连一粒俄国的粮食都找不到,饥饿的阴影,开始笼罩法军。
年10月,俄国的冬天,似乎提前到来了。10月19日,莫斯科,迎来了第一场大雪,为了寻找粮食和温暖的住所,拿破仑决定放弃莫斯科,法军将要撤离到南方去。不过,在严寒和饥饿的驱使下,撤离,变成了溃退。在法军撤离的途中,库图佐夫率领俄军主力,堵在了法军的归途上。强大的攻势让绝望的法军,彻底崩溃。骄傲的拿破仑,被自己的欲望和自然的力量所打败,这位欧洲战神的野心,被埋葬在了俄罗斯那漫天风雪之中。
然而在西方人眼中,库图佐夫远远不如拿破仑,富有强烈的个人魅力。因为拿破仑,比库图佐夫更像一个真正的英雄。
但是,在老子的世界里,战争中是没有英雄的,因为战争就是社会的灾难、人类欲望的产物,而真正的勇士,是不会爱战争胜过爱一切的。老子认为:世间最大的悲哀,就是战争,那是一个混乱的时代,痛苦的根源。
“善于当统帅的人,从不炫耀武力;善于作战的人,从不逞一时怒气;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从不轻易与敌人交战。”
在老子的心中,最高明的统帅,要学会控制自己的野心和欲望,不战而胜是最大的胜利,而能够避免战争的人,才是世间真正的英雄。
公元十三世纪初,蒙古帝国开始崛起,四处杀戮掠夺的草原铁骑,让亚洲各国的百姓处在血与火的恐怖之中。
公元年初春,全真教第五代掌教丘处机,和他的弟子们,行进在前往漠北的路上。对于这次旅行,丘处机心中忐忑万分,因为诏见他的,是新兴蒙古帝国的最高首领,成吉思汗。丘处机不知道,自己将要面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帝王,前途,山高水远、凶吉莫测,但当看到沿途百姓的悲惨遭遇,年过古稀的他,下定决心,一心向北,为救民于水火,劝说成吉思汗,停止杀戮、恢复和平。
这是一次传奇般的见面,八百年前,在茫茫无边的中亚草原上,丘处机一共三次,正式在成吉思汗肃杀的军帐内讲道。关于丘处机具体对成吉思汗说了些什么,历史并没有留下完整的记录,但是,又是历史,给出了最准确的答案。
自公元年起,成吉思汗,从中亚撤军;同年,停止了对中原各国的侵扰,被蒙古铁骑蹂躏已久的黎民百姓,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苦难的黄河两岸,在此后的十年里,没有大规模的厮杀与屠戮。
作为一位精通道家思想的智者,丘处机秉承着老子的精神,仅凭一己之力,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因为,丘处机心中始终没有忘记,老子曾经发出的感叹。
“兵者不详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唯有不争,天下才莫能与之争啊!”
而老子所说的恬淡,正是他心中最大的心愿,那就是和平。
丘处机临见成吉思汗前,曾写下过一首诗,一份博大的道家情怀,尽在其中。
“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我之帝所临河上,欲罢干戈至太平。”
第五集:国教为道
问道楼观之国教为道(1)
这是楼观宗圣宫内一处安静的角落,一千多年来,这些业已残破的石碑和雕像,一直默默地守护着一份特有的宁静。
历史的风雨沧桑,已让今天的我们看不出它们昔日的模样,不过,正是这些躺卧在凄凄荒草中的残垣断壁,见证过一段曾经的传奇。
在这个传奇中,包含着一个伟大王朝,对一个宗教的礼敬,而正是这份礼敬,曾开启了终南楼观一段,最为鼎盛的光辉岁月。
两千多年来,道人们在终南山的山巅,迎接着天地之间所蕴含的真气,追寻一种天人合一的玄妙境界。在他们看来,这巍峨的山峰是离天最近的地方,冥冥中的力量会指引自己参悟的方向。
虔诚的道人相信,这种力量源于两千五百年前来到这里的一位老人。这位老人在尘世中的名字叫李耳,中国人都尊称他为老子,在神仙的世界里,他的名字就被恭奉为太上老君。
自老子著写《道德五千言》以来,直到东汉之前的七百年里,道家思想受到了历代人们的尊崇,但这一时期的老子在世人眼中,依然只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哲人。
公元年,中国历史又一次走到了风口浪尖,东汉王朝近两百年来如梦般的繁华,被饥饿的起义军彻底粉碎。华夏大地处于军阀混战、群雄割据的混乱之中。在这个百姓颠沛流离的乱世里,有一个渴望天下太平的人把目光投向了老子,不过,这一次想起老子的不是君临天下的皇帝,也不是独霸一方的诸侯,而是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的第八代孙,张道陵。
公元年,张道陵,来到了今天四川省的西部,开始了自己的传教生涯。在青城山中,张道陵将《道德经》奉为本门第一典籍,自号天师,所以教派的名称就被命名为天师道。自此,中国本土第一宗教——道教,就在一个乱世中诞生了。
公元年,张道陵的嫡孙张鲁,在接任第二任天师后,开始奉老子为太上老君,作为道教至高无上的尊神,供教徒朝拜。就这样,历史从传说变成了神话,那位在终南山的楼观里,为世人留下充满哲学智慧光芒的老子,完成了一次由人到神的华丽转身,正式走向了神圣的宗教祭坛。此时,的楼观因为老子身份的不同,也开始了由道家之源向道教之源的转变。
早在东汉张道陵创立天师道之前,楼观就有许多高人隐士在此隐居修道。天师道出现以后,随着奉道者移向关中地区,与隐居在楼观的修道者自然融合,在三国末期,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经》为根本经典,以老子为唯一最高崇拜的道教教派——楼观道。
终南楼观上仙音渺渺、信徒众多,渐渐成了寻仙问道者心中的圣地,然而,刚刚形成规模的楼观道,在不久之后就遭遇了一场重大的危机。
公元年,西晋灭亡,草原上的民族纷纷涌进中原,长江以北一时间杀戮四起,中华大地再一次陷入了大分裂的动荡时代。
在这个痛苦的乱世中,楼观的道人们四散逃难,仅有寥寥数人留了下了。这些我们今天已经不知道姓名的道人们,将楼观道的教义代代传承,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希望。因为他们,楼观的香火得以保存,一直延续到盛世的再次来临。
问道楼观之国教为道(2)
公元年,历经四百年分裂与战乱的中国,终于迎来了统一的曙光,大唐帝国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出现在了历史舞台,也就在这一年终南楼观迎来了一位皇帝的拜访。
刚刚定都长安的唐高祖李渊也来到楼观中建醮祈福。皇帝的荣耀照射在这已寂寥了三百年的楼观台中,让它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不过,这不是楼观最辉煌的时刻。
公元年,唐武德三年五月,李渊接见了一位叫吉善的晋州人。吉善讲述了自己的一个梦。他说,在梦中见到一位白发老者,老者让吉善转告李渊说:“替我告诉大唐的天子,我是他的祖先。今年平定各路叛贼后,他的子孙可以享有一千年的国运。”吉善还对李渊说,梦中的那位老者自称姓李名耳,曾在终南山中修炼。
这是一个精心杜撰的梦,李氏皇族拥有部分的鲜卑血统。李渊需要一个有威望的汉人先祖来安抚天下的民心,以便维护新建帝国的统治。
公元年,唐武德八年,李渊正式颁布历史上著名的《先老后释诏》。在这道诏书中李渊制定了道教为首,儒教次之,佛教为末的三教次序,确立唐帝国奉道教为皇家宗教的崇道政策。这是自东汉道教建立以来第一个辉煌的顶点,被奉为一个庞大帝国的最高信仰。
在李渊的巧妙布局下,老子成了大唐皇帝的先祖,道教成了帝国的第一宗教。楼观的地位也自然开始步入了皇家的核心范围。在颁布《先老后释诏》的同一年,李渊下旨将楼观改名为宗圣宫,并赐田十顷,米两百石,帛一千匹用以重新修建庙宇。楼观昔日破旧的房舍开始拆除,一个浩大的皇家工程开始进行。
经过历时两年的辛苦修筑,一座终南楼观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宏大的建筑群出现在了世人的眼前。宗圣宫,雄伟壮观,气势非凡,在终南山的相衬下宛若一处人间仙境。
《大唐宗圣观记》里曾对它做出这样的赞叹“崇台虚朗,招徕云水之仙。广大,配乎天地,光华,方诸日月。”这里既是神的庙宇,更是道人们心中的天堂。自此,古楼观高道云集、香火鼎盛,一跃成为大唐帝国道教的中心。楼观被世人誉为道家祖庭。老子的思想在历时一千年后,又一次为这座低矮的山梁赋予了巨大的荣耀。
离楼观大约三公里的就峪口,有一处隐蔽的道观,名叫延生观。相传,唐玄宗的妹妹玉华公主曾在此地寻仙修道、追求永生。玉华公主自号玉真仙人,她是一位充满着自由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的皇家女道人。在一千三百年前的延生观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年轻富有才气的诗人们与玉真仙人品尝着山泉水煮过的香茶,弹奏着西域来的琵琶,欣赏着奔放热烈的舞蹈。他们共同见证着大唐帝国空前绝后的艺术精神。
公元年,李白在延生观写下一首名为《玉真仙人祠》的五言诗来赞颂这位不拘一格的公主。“玉真之仙人,时住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就在李白作诗的这一年,大唐帝国进入了全盛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黄金时代。此时道教的荣光也在这如日中天的国力中达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巅峰。
唐玄宗李隆基开始大力提高道教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他不仅再次重申道教为帝国的第一宗教,还亲自拜祭老子,将老子追封为大圣祖玄元皇帝。李隆基还曾在宫中多次宣讲《道德经》,以自己为表率弘扬道教。
问道楼观之国教为道(3)
公元年,李隆基将亲自注解的《道德经》颁行天下,设置玄学博士,为全国的士子讲授道教理论,并将《道德经》内容列入科举考试的范围,成为唐帝国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
同时,李隆基将宗圣宫改名为宗圣观,将这座皇家宗庙推向了道家第一祖庭的崇高地位,此后并以宗圣观为源,天下所有的道教宫院都以观来命名。
在大唐天子的倡导下,道教进入了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终唐一世近三百年间,道教在国家中的地位不曾改变,始终受到世人的崇敬。不过,这时的道教已与大唐的国运紧紧连为一体,多么灿烂的繁华都抵挡不住一个王朝衰落的宿命。
公元年的冬天,出生草莽的黄巢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陷了帝国的都城长安。大唐王朝自此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公元年唐帝国灭亡,一个盛世就此结束。长安的硝烟飘进了终南山,风光无限的楼观,随着这个伟大的帝国一同从辉煌走向了衰落;曾经仙音缭绕的终南山,从此归为平寂;在时光的风雨消磨中,终南山往昔的荣耀已渐渐成为历史。大唐帝国时期的鼎盛繁荣也已成了人们口中的传说。
但是,终南山中的道人们如同他们的先辈一样始终坚守着心中精神的理想。在公元十二世纪时,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终南山三百年的孤寂。这个人俗家名字叫做王嚞,不过他还有一个颇为灵动的道教称号王重阳。
在金庸先生著名的武侠小说《神雕英雄传》中,王重阳是一位独步天下的武林高手,而真实的王重阳有没有绝世的武功,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可是由他在活死人墓中所悟到的道家学说,却为道教的鼎盛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过,学说的名字不叫《九阴真经》而叫《全真》。
初创时期的全真教徒大多过着清修苦炼、云游乞食的生活,但正因为如此,却逐渐吸引了一部分信徒,也赢得了一些中下层官吏的敬信和保护。
据史料记载,王重阳共有七名弟子,这就是后世著名的全真七子。王重阳的弟子们大都与他一样,讲究自我的修炼,追求少思寡欲的正心修真,唯独这位名叫丘处机的弟子却以一己之身积极入世,为日后全真教的大放光彩做出了最大的推动。
公元年,丘处机成为全真教第五任掌教,此时正值金元之交,是中国大地血火纷飞、生民涂炭的苦难年代,很多人都为寻找心灵寄托,纷纷加入全真教,但这只不过是全真教进入全盛时期的开始。
公元年,一位名叫刘仲禄的蒙古官员来到终南山中,他要给丘处机送一封信。这封信是当时蒙古最高统治者成吉思汗的亲笔信。在信中成吉思汗言辞恳切地写道:“我仰慕仙人已经很久了,您道法高崇、神妙莫测又得长生之法。我年逾耳顺,心中时常惶惶,非常渴望能见您一面,不知能如愿否?”
丘处机接到信后颇感为难,全真教一向主张清心寡欲、清静无为,不希望与乱世中的政治有任何瓜葛。为此,他曾先后拒绝过金和南宋的邀请,但丘处机审时度势,认为蒙古统治者很有可能一统天下,为了全真教的发展,他最终决定应诏远赴漠北。
问道楼观之国教为道(4)
1年的初春,七十三岁的丘处机不顾年迈体衰,踏上万里征程,开始了历时一年多的西行之路。这是一条艰险异常的坎坷之路,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编撰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述了这段不平凡的旅程。西行中的艰苦不可言说,时常还要受到沙尘暴和流沙的袭扰。最艰难的时候,车子陷到风雪里,马儿停滞不前,人想挪动一步都很困难。
年初夏,丘处机终于到达了大雪山,即今天的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见到了久候于他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见丘处机果真是仙风道骨,便开门见山的向他讨要长生之术和长生不老药。
虽然丘处机开出的这些秘方并非成吉思汗真正所需,也没有完全得到他的认可,但他对成吉思汗的劝导,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蒙古统治者对汉人的残酷杀戮。清朝的康熙皇帝曾对此赞颂道:“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
当丘处机于年请准东归时,成吉思汗下令让他掌管天下的出家人,并赦免全真门下道士的差役赋税。至此,全真教进入了全盛时期成为蒙古帝国的国教。
公元年,丘处机从漠北抵达燕京,被请住在天长观;此时,身为蒙古国师的丘处机已成为北方道教的第一风云人物。
《元史》曾这样记载:由是玄风大振,四方翕然,道俗敬仰,学徒云集。天长观也改名为长春观,即今天北京的白云观。这所历经千年的古观至今还奉祀着丘处机。传说他的遗蜕就埋藏于此观之中。
全真教在丘处机之后,经过数代全真掌教的苦心经营,全真弟子遍布天下、声焰隆盛,而全真教的祖庭终南山,也在此时声名大振,再一次受到了世人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