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进入词牌专栏。
原本这一章要接着讲词牌的一些其它概念,不过有位同学就上次专栏提出了几个问题,这里解答一下,顺便讲个小令的问题。
为什么词牌变体多,却不允许出律?
第一个问题,即所谓正变体之论:为什么词牌有这么多变体,咱们如今却不能出律?
这个问题其实在前面都明里暗里讲过,其实就是词牌的音乐性所决定的。正因为词牌对音乐的附着,所以在演唱的时候发生变调,增字、减字都是常事。这个无论古今都会有,就好像咱们唱一首流行歌曲,偶尔也会添加一些“的、地、得”,或者其它字来让歌词与音乐搭配得更好——这在今天的音乐中,是正常的。乐曲还可以改编呢,歌词唱错一两个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其实就是变体的产生。
咱们做个荒唐的比喻——假设北宋的词人,看到我们现在创作的流行歌词,也想仿写一首,他能变体吗?前提是并不是唱给他听,而是文字形式。没有音乐给他参照,那么他自然无法产生变调,只能按照看到的、我们写的歌词长短、断句来拼凑字数,也就是填词。
没有音乐,就不再具有产生变体的可能性。对于宋人是这样,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更是这样。
事实上是我们在向唐宋之时的人学习填词格式,又缺乏当时的音乐保留,所以我们不能让我们的作品随着音乐动起来,就只能按照平仄格式填写,不再可能产生变体,也没有必要。
这就是词牌多变体,而咱们却只能按照规则来打版的原因。
另外有个问题,就是上一章讲到的同调异名问题。
“玉楼春”和“木兰花”的区别在哪?
在第十一章,讲到周邦彦的特殊感情表达的时候,举了他的《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
这首作品当时主要是讲周邦彦的情感到位,没有进行格式分析,后一章也是以他的《少年游·并刀如水》进行例子填写。实际上在当时就有朋友私信我,这个“玉楼春”不就是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的格式吗——“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个句子可是如雷贯耳。因此“木兰花”这个词牌名,相对于“玉楼春”来说,大家更加熟悉。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两首词牌不仅句式一样(七言八句),押韵也一样(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连平起仄收(起句)也一样,甚至连词内句间的平仄关系也完全一致(正格),那么,这是不是就是咱们说的“同调异名”呢?
这还真不是——这就是一个误会,而且对词牌创作影响深远,有大量的词牌创作者将错就错,甚至因为“木兰花”的名声大盛,逐渐掩盖了“玉楼春”的影响力(特别是纳兰性德作品)。
实际上这就是“玉楼春”的格式,咱们用前面讲过的平仄简化、诗化,来看看这首词牌到底是一组怎样的平仄关系。仍然以周邦彦“玉楼春”提取,以纳兰“木兰花”验证。
仄韵七言律句组合
“桃溪不作从容住”——平平仄仄平平仄,走平水韵列出整首词的平仄关系,“一三五不论”位置回补正格: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还看不清吗?咱们变形为竖列。
平平仄仄平平仄(住),
仄仄平平平仄仄(处)。
平平仄仄仄平平(桥),
仄仄平平平仄仄(路)。
平平仄仄平平仄(树),
仄仄平平平仄仄(暮)。
平平仄仄仄平平(云),
仄仄平平平仄仄(絮)。
这不就是两首仄韵折腰体的七绝重复堆叠嘛(看不懂的同学请去复习《格律诗专栏一》第十四章),咱们要是用强的话,甚至可以将它归入格律诗中去,当然大可不必——不过如果要快速创作“玉楼春”,完全可以从这种思路进入,在已经牢牢地掌握了平仄格律的情况下,这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咱们先不讨论这个,来看看纳兰的“木兰花”平仄关系如何,首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同样是“平平仄仄平平仄”,整体关系为(直接竖列):
平平仄仄平平仄(见),
仄仄平平平仄仄(扇)。
平平仄仄仄平平(心),
仄仄平平平仄仄(变)。
平平仄仄平平仄(半),
仄仄平平平仄仄(怨)。
平平仄仄仄平平(郎),
仄仄平平平仄仄(愿)。
可以看出,纳兰的“木兰花”和周邦彦的“玉楼春”格式一模一样,没有任何不同。甚至因为这两个例子的存在,咱们可以否定现阶段最流行的《诗词韵律合编》中赵京战的看法。他跟随《唐声诗》说法,以仄起为“玉楼春”,平起为“木兰花”——这是实在找不出二者的不同了,就以概率论来作为区分。周邦彦这首作品不就是平起“玉楼春”?虽然任何理论都可以有特例,但至少说明这种分类方法是不精确的。
《花间集》中格式分明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出现了这种现象呢?我们可以从《尊前集》、《花间集》中对这两种格式的不同收录来推导出自己的答案——其基础建立在这首词牌就是仄韵折腰七律,随着音乐唱腔发生变化的认识而来。
《花间集》是五代后蜀赵崇祚的作品,时间上要早于北宋成书的《尊前集》,而《钦定词谱》早就提出了这两种词牌格式的疑问,并以自己的方式做出了区分。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49%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