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之北,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过洞中。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到西安旅游租车自驾行,看秦岭美景,到西安周边体验自驾飞机,高空看八百里秦川。
—年在秦始皇陵东1千米处,秦始皇兵马俑发掘出作为秦始皇陵陪葬墓坑之一的兵马俑坑。一号坑在南,东西长米,宽62米,面积平方米。二号坑东西长米,宽98米,面积为平方米。三号坑面积平方米。共出土武士俑件,木质战车18辆,陶马多匹。按兵马俑现有排列形式推算,这三个坑的武士俑可能有件,战车辆,战马匹。陶佣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
1号坑:秦帝国军阵主体
一号坑的东端排列着全身穿着战袍的战士俑人,其余每排68人,前后、左右成行,共计人,组成方阵的后卫。坑的中间,排列着有38路战车和步兵的纵队,组成军队的主体。一号坑的发现,缘于年3月,兵马俑面世,当时下和村农兵马俑一号坑民在村南打井,井口刚好开在一号坑的东南角。
2号坑:秦军骑兵作战方阵
二号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第二个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系木质,仅留遗迹)。每列8乘,共有8列。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为御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
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每匹马前立骑士俑一个,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拉弓状。每乘车后除三名车士外,还配有8—36个步兵俑。
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个骑士俑和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其中第1、3列为战车6辆。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俑坑内的件骑兵俑是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数量众多的古代骑兵的形象资料,特殊的装束也与骑兵的战术特点密切联系。秦俑二号坑出土的弓箭手、轻车兵、骑兵俑等,首次展示了年前的古代骑兵、轻车兵和弓箭手的形象资料,在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秦代战争将指挥部从中军中独立出来,这是军事战术发展的一大进步。指挥部独立出来研究制订严密的作战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挥将领的人身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证。这是古代军事战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三号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建筑结构,陶俑排列,兵器配备,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挥部形制、卜占及出战仪式,命将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饰、装备等问题的珍贵资料。
3号坑:秦军军阵指挥部
三号坑的发现,同二号坑一样,是考古队经过钻探的结果。继一、二号兵马俑坑之后,年5月11日,又在一号坑西端北侧25米处,钻探发现了一个陪葬坑,根据发现的先后,编号为三号坑。秦代战争将指挥部从中军中独立出来,这是军事战术发展的一大进步。指挥部独立出来研究制订严密的作战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挥将领的人身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证。这是古代军事战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三号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建筑结构,陶俑排列,兵器配备,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挥部形制、卜占及出战仪式,命将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饰、装备等问题的珍贵资料。
秦铜车马展厅——青铜之冠
兵马俑铜车马一组两乘,时因年代久远,铜车马出土时破碎成多片,经过工作人员近8年精心修复,年陈列展出。两乘铜车马一为“立车”,一为“安车”,均为古代单辕双轮车,并按秦代真人车马1/2比例制作。秦始皇陵铜车马整体用青铜铸造,使用金银饰件重量超14千克,由余个零部件用铸造、镶嵌、焊接、子母扣连接、活铰连接等多种工艺组装而成,是中国考古史上出土的体型最大、结构最复杂、系驾关系最完整古代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