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陕西省临潼县的东骊山脚下,一群考古队员正在进行勘探。毕竟秦皇陵就在骊山之中,它的周围应该也有不少有价值的古代遗迹。就在这时,上焦村的村民们给考古队提供了一个传说:村里应该有个乱坟岗,里面埋葬的人,应该是修筑完秦皇陵后被杀死的工匠们。
如此有趣的传说,自然引起了考古队的重视。他们随即在村民们所说的地方开始探测。这一探测不要紧,考古队硬是发现了整整17座墓葬,这些墓葬的规格非同一般,完全不是普通人能够用得起的。所以,考古队推测,里面应当是某些大人物。
然而,当考古队将这些墓葬打开时,却无不为眼前的景象所震惊。原来,墓葬里的墓主人大多死状凄惨,有的身首异处,有的被乱刀分尸。那么,上焦村墓葬群的墓主人究竟是什么身份?他们又因何而死呢?
考古队里的老专家袁仲一提出了一个想法。他向队员询问了一下:咱们现在所挖掘的地方,就在骊山的秦皇陵旁边,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将其视为一种陪葬墓呢?听到这个想法,考古队员一拍大腿,纷纷有了思路。
让我们把目光放回到年前。公元前年,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途中暴毙而亡。作为华夏历史上第一位统一中国的皇帝,秦始皇可称雄才大略,精力充沛,据说他每天要批阅斤的竹简,其工作量极其惊人。
但是如此一来就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秦始皇去世时只有50岁,可以说正值春秋鼎盛,他去世之前完全不需要考虑身后事的问题。可秦始皇的身体确实是突如其来的垮掉了。
但秦始皇倒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培养接班人,只是这个接班人在继承秦始皇位置的时候有一点小问题,那就是他此时既不在都城咸阳监国,也不在秦始皇身边陪同,而是在遥远的上郡戍边。他就是秦始皇的长子扶苏。
扶苏作为皇长子,按理说是第一顺位的皇位继承人。可是他为什么要去如此遥远而凶险的边境呢?因为扶苏这个人确实很不一般。
众所周知,秦始皇身上有一个揭不掉的标签,那就是他的残暴。毕竟秦始皇“鞭笞天下,威震四海”,绝不是一个执政手段柔和,性格温和的人。在统一中国后,面对国内尚存的反秦势力,秦始皇选择用雷霆手段加以镇压,并独尊法家治国的思想。就在这时,他的长子扶苏站出来表达了反对意见。
扶苏表示,天下大定,应当休养生息,采取怀柔政策,慢慢消化和巩固现有成果,启用儒家思想。对于扶苏的这一建议,秦始皇非但没有听从,还把扶苏赶到了在边境抵抗匈奴的蒙恬那里,让他去当监军,监督蒙恬修筑长城。
当然,秦始皇如此安排自然也是有他的用心的。大概率就是想让扶苏去边境历练一下心肠,不要什么都想着温和解决,到时候练出一身刚柔并济的施政思路,方便接班。同时再让他和自己的爱将蒙恬打好关系,到时候,扶苏上位得到军方的支持,可谓一举两得。
从秦始皇的角度来看,他的想法没啥问题。毕竟秦始皇把扶苏赶走的时候只有47岁,身体还比较健康,有的是时间等扶苏历练成熟,交班下马。不过秦始皇怎么也没想到,仅仅过了三年,他就不得不紧急给扶苏发信,叫扶苏回来了。
公元前年,秦始皇在东巡到沙丘时一病不起,感觉自己大限将至,于是他赶紧找来了中车府令赵高,叫他写信给扶苏,把军权交给蒙恬,然后回来主持自己的丧礼。这个信的意思很明显了,就是要把帝位传给扶苏。写完这封信,秦始皇就去世了。
中车府令是负责给秦始皇执掌銮驾的官员,而且还管理秦始皇的印信,可以说非亲信不能当之。不过,秦始皇可能到死都没有想到,现在他眼前这个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宦官赵高,将是秦王朝的掘墓人。
与扶苏对儒家有好感不同,赵高是一名支持法家思想的人。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就跟随赵高学习法令。而赵高作为秦始皇的宠臣,现在的荣华富贵全靠皇帝的宠幸,如果尊奉儒家的扶苏上位,他必然讨不到好处。
正好当时的胡亥正陪同秦始皇出游,于是赵高找到了同样尊奉法家的丞相李斯,和他联手扶持了胡亥为新皇帝,至于扶苏,他们则伪造了一份诏书,勒令扶苏与蒙恬自杀。
扶苏当然知道,“秦始皇”的命令就是不容更改的命令,所以面对这份诏书没有起疑,选择了自杀。而赵高则带领胡亥回到了咸阳,公布“遗诏”,立胡亥为秦二世皇帝,这就是有名的“沙丘之变”。
但秦二世十分清楚,自己的帝位是怎么来的。而且“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很快,秦二世就听到了一些悄悄话,指责他的位置来路不正。对此,秦二世十分害怕。就在这时,赵高给他献上了一条毒计。
赵高的意思也很简单,既然这些流言蜚语禁不绝,那么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全都杀死,这样不就没有任何人能威胁秦二世的地位了吗?
不得不说,这是一条相当狠毒又有效的计策,它在执行上唯一的困难,就是需要皇帝本人能有杀害兄弟姐妹的狠心。但是秦二世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对此当然不管不顾了。
于是,随着秦二世一声令下,他的十二个兄弟和十个姐妹全部被赵高网罗罪名,以极刑处死。根据《史记》记载,秦公子是被“戮死”在咸阳,也就是杀死后侮辱尸体;秦公主则是被“矺死”在杜县,也就是分裂尸体而死。
不得不说,这种刑罚实在有够夸张,即使是政敌,也不至于用如此凶残的方式吧?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可能是司马迁的一种道听途说,或者故意抹黑秦朝的“私货”。
而在年,上焦村墓葬群发现的17座墓葬已经被清理了8座。但是对于考古队员来说,这8座墓葬的清理可不轻松。墓葬里的随葬品凌乱不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墓主人的尸体情况。
考古队先发掘出的是第17号墓,墓主人是一名女性,头、身、下肢分离,左脚与肢分离。第16号墓内是一名男性遗体,身首分离。第15号墓内为男性遗体,头、身、四肢分离,而且头骨在洞室门填土中,右颞骨插铜镞一支;
第12号墓和第10号墓的两名男性遗体也是身首异处、四肢分离,第11号墓内的女性遗体倒是骨骼完整,但上下颚错位。这是被缢死的人才会有的特征。此外还有第18号墓,墓中只有一把铜剑,未见人骨。
这些尸骨的状态可谓惨不忍睹,很难想象他们生前犯了什么大罪,才会遭此横祸。但诡异的是,即使墓主人的死状如此凄惨,这些墓葬的礼遇也不可谓不高,基本都是一棺一椁。这个配置放在古代《周礼》中,是“士”阶级的标配。
同时,从墓中发掘出的陪葬品虽然凌乱无章,但分量却是诚意十足,金、银、铜、铁、陶、漆器应有尽有,还有不少丝织物和玉器。毫无疑问,这是王公贵族才有的待遇。
对此,老专家袁仲一做出了大胆的推测:这些墓葬群的墓主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些被秦二世处死的兄弟姐妹们。
面对着面前残破的尸身,考古队员很快认同了袁仲一的推断。很明显,这些公子、公主身份尊贵,完全享有陪葬在秦皇陵的资格。但他们是以罪臣的身份被处死的,而且躯体被肢解,所以死后只能被草草掩埋。至于陪葬品,虽然摆放起来不成体统,但到底还是比较符合他们的身份的。
说实话,很多读史书的后世之人,其实都不愿相信《史记》中的记载。毕竟从基本的人性角度出发,大家实在很难相信,秦二世竟能如此心狠手辣。但是如今,上焦村墓葬群的出土,向我们实实在在的证明了,这一幕年前的悲剧和惨剧。权力固然有着令人着迷的魔力,可是一个人为了保住权力,竟然忍心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下此狠手,这真的值得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