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侯劝幽王改过自新,幽王不听,还派虢公为将,起兵伐申。申侯知道后大惊,说:“我们国小兵少,哪抵抗的了周王的军队。”大夫吕章说:“天子无道,废嫡立庶,忠臣良将没有立足之处,万民抱怨,周王的势力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强大。现在西戎兵力正强,又跟我们申国接壤,主公您速速给西戎主写封信,向西戎借兵,攻打镐京,以救王后,一定要让周王重新立夷臼为太子,这样才是保证周王朝的基业呀。古语说“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主公要赶快做出决断。”申侯想了想,也确实没有别的办法,就依了吕章之计。就备下了一车的金银财宝,修书一封,派人把书信和财宝交给西戎首领,向犬戎借兵,并且许诺假以时日,攻破镐京之后,国库中的金银财宝,任凭戎王搬取。
戎王说:“周朝天子不修仁政,趋杀忠良,丧失民心,申侯国舅,约我以诛无道的昏君,扶立原东宫太子夷臼,这也是我想做的事。”就发戎兵一万五千,分为左中右三队:右先锋孛丁,左先锋满也速,戎王自将中军。将士浩浩荡荡,旌旗彻地连天,气势汹汹,杀奔镐京而来。戎王出兵迅速,把镐京城围的水泄不通。幽王听说后大惊,我们征讨申侯的兵马还没有发出,戎兵就来了,怎么会这样,我们该怎么办。虢石父说:大王赶快派人去骊山烽火台点起烽火,招诸侯救兵,诸侯救兵来到,我们内外夹击戎兵,一定能取胜。幽王派兵点起烽火,但是诸侯却没有派兵前来。可能就是因为之前屡次被烽火所戏,这次又以为是玩笑,所以都不派兵来了。
幽王见救兵不来,犬戎又日夜攻城,对虢石父说:“现在我们还不知道戎兵虚实,你可先去试一下,我带领强壮的兵士,为你的后援。”虢公本就不是能征惯战之将,只得勉强应命,率领兵车二百乘,开门杀出。申侯在阵上望见石父出城来战,指着虢石父对戎主说:“就是他欺哄国君,残害忠良,不能放走他。”
戎主问:谁去拿他。右先锋孛丁说:小将愿往。拍马舞刀,去战石父。虢石父每日里在朝堂之上,养尊处优,出个坏主意,害个人还行,临阵杀敌哪是他的长处。看到气势汹汹的孛丁,未战就先已经害怕了,战不到十个回合,就被孛丁一刀斩于车下。戎主和左先锋满也速一看孛丁获胜,领兵杀出,冲杀声震天,周军哪能抵抗。戎军杀入镐京城后,见房屋就烧,见到人就杀,昔日繁华壮丽的镐京城被烧的只剩下残垣断壁,街道上血流成河。申侯也没有见过这样凶残的战法,想要阻拦,但哪里阻拦得住,只能是任由戎兵胡作非为。城中大乱。
周幽王还没有来得及检阅军队,戎兵就已经开始屠城,烧杀抢掠,一个个都杀红了眼。幽王见势不好,让褒姒和伯服坐上小车,打开后宰门逃跑。司徒郑伯友自后赶上,大叫:“大王不要惊慌,臣当保驾!郑伯友保着幽王褒姒出了北门,往骊山方向而去。郑伯友再下令点起烽火,烽烟透入九霄,但救兵依旧不到。
犬戎兵追至骊山之下,将骊宫团团围住,口中只叫:“休走了昏君!”幽王与褒姒呆坐一团,相对落泪。郑伯友说:臣拼死也要保着大王杀出重围,杀出之后,我们就先到郑国吧,再找机会杀回镐京。幽王一看,也只能如此了,哀叹一声:“哎,朕悔不听叔父之良言,以至于此。现在我们夫妻父子之命,全赖叔父了。”郑伯派人到骊宫前,放起一把火来,以迷惑戎兵,自己领着幽王从宫后冲出。郑伯手持长矛,一马当先,冲杀血路。尹球保着褒姒母子,紧随在幽王之后。但是没走多远,就被犬戎兵拦住,郑伯一矛刺死西戎小将古里赤,又遇到先锋孛丁引大兵追来。郑伯叫尹球保驾先走,自己与孛丁大战,郑伯友的一杆枪神出鬼没,左突右挡,面对众多的西戎兵将,全无惧色。西戎兵马纵是骁勇非常,却也拿郑伯没有办法。最后犬戎主下令四面放箭,箭如雨下,可怜郑国的首任国君,也就是郑桓公,一代贤侯,最终惨死在万箭之下。
左先锋满也速也把幽王的车辆捉住,犬戎主看见车上之人衮gun袍玉带,知道是幽王,就把幽王在车中一刀砍死,并杀了伯服。褒姒因生的美貌,被西戎主驾车带回,带到营帐取乐。尹球躲在车箱之内,也被戎兵搜出斩首。
幽王在位,共十一年,因为卖桑木弓、箕草袋的男子,救起清水河边妖女,逃到褒国。此女就是褒姒,之后蛊惑君心,欺凌嫡母太子,害得幽王今日身亡国破。正好有印证了昔日的童谣:“月将升,日将没;檿弧箕箙,实亡周国。最终也还是卖桑木弓、箕草袋的人,造成了周朝的灭亡。
再说申侯在城内,见宫中火起,忙引本国之兵入宫,一路救火。将申后放出冷宫。找到琼台,不见幽王、褒姒的踪迹。有人说:“已出北门去了。”申侯料幽王出逃,必往骊山,慌忙追赶,在路上正遇着西戎主,车马相近,各问劳苦。戎主说昏君已被杀,申侯大惊说:我本意只是想纠正王的过失,没想到居然会发展到现在这样。后世若说不忠君的人,必然有我一个呀。让人收敛幽王尸体,准备陪葬品将幽王下葬。犬戎主笑着说:“国舅这是妇人之仁啊。”
申侯回到京师,安排宴席款待西戎主。国库中的宝贝都被犬戎搬空。申侯又收聚了十车金银财物送给西戎主,指望他可以心满意足地回去。却不料犬戎主把手刃幽王一事当做盖世之功,所带兵马盘踞京城,终日饮酒作乐,全没有撤军归国的意思。周朝的百姓都因此埋怨申侯,申侯也无可奈何,于是就写了三封密信,派人分别送给三路诸侯,约定一齐赶走犬戎,恢复周室。是哪三路诸侯呢,有北边晋侯姬仇,东边卫侯姬和,西边秦君嬴开。又派人到郑国,把郑伯战死一事报知郑国世子掘突(也就是后来的郑武公),让他起兵复仇。
先说这郑国世子掘突,年方二十三岁,身长八尺,虎背熊腰,一副英雄气概。一听说父亲战死,悲痛愤怒至极,身穿素服,帅兵车三百乘,连夜奔驰而来。早有探马报知犬戎主,事先做好了准备。掘突一到,就要进兵犬戎报父仇。公子成谏曰:“我兵兼程而进,一路辛劳没有得到休息,应该深沟高垒,先做好防御措施,等诸侯兵都到了,然后合攻,犬戎必败,这是万全之策呀。”掘突说:“国君和父亲之仇,是最大的仇恨,不能耽搁。况且犬戎骄傲大意,疏于防备,我军以精锐之师打他的懒惰之伍,没有不胜的道理。如果等诸侯兵都到齐了,岂不慢了军心?”
于是率领战车直逼到镐京城下,城上偃旗息鼓,一点动静也没有。掘突冲着城上大骂:“犬戎之贼!何不出城决一死战?”城上并不答应。掘突命令左右开始攻城。忽然听到丛林深处,叵罗声响,一枝军队从后杀来。原来犬戎主知道掘突先到,事先定计,预先在城外安排有伏兵。掘突大惊,慌忙挺枪来战。城上叵罗声又起,城门大开,又有一枝军队杀出。掘突前有孛丁,后有满也速,两下夹攻,掘突抵挡不住,大败而走,西戎兵追赶三十馀里才回。掘突收拾残兵,对公子成曰:“我不听你的话,以至失利。现在应该怎么办呢?”公子成曰:“这里离濮阳不远,卫侯做事老成,不如我们先去投他吧?郑、卫合兵,或许可以击败西戎。”掘突帅兵往濮阳而去。
大概走了两天,看到前面尘土飞扬,远望见战车无数。战车中间坐着一位诸侯,紫袍金带,苍颜白发,飘飘然有神仙之态。那位诸侯,正是卫武公姬和。(卫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卫国的第一任国君是文王之子,周初武王的同母弟,因为被封畿内之地康国今河南禹州西北故称康叔或康叔封,也叫卫康叔或卫封,康叔参与平定三监之乱有功,后来改封于殷商故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后人又迁都到帝丘今河南濮阳。)卫武公姬和这时已经八十多岁了,掘突命令停车,高声说:“我是郑世子掘突。犬戎兵犯京师,我父亲死于战场,我兵又败,特来求救。”卫武公拱手说:“世子请放心。我发倾国之兵勤王,听说秦、晋之兵,不久也就到了。犬戎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掘突让卫侯走在前面,自己也拨转车辕,重回镐京,离城二十里,分两处下寨。让人打听秦、晋二国起兵消息。探马回来报告:城西角上金鼓大作,车声隆隆,绣旗上大写着‘秦’字。”北路探子又报:“晋兵也到了,已于北门立寨。”武公大喜说:“晋秦两国兵来,不愁犬戎不败了!”也派人与秦、晋二君各打了招呼。晋秦两国君主到到了武公营中,互致辛苦。看见掘突穿着丧服,就问这是谁呀,武公说:“这是郑国世子掘突。”就把郑伯战死与幽王被杀之事,说了一遍。二君叹息不已。随后,卫武公,晋文侯,秦襄公三国国君和郑国世子四人定计要攻打犬戎。
申侯在城中,闻知四国兵到,心中大喜,就与周公之子姬咺(xuān)密议:“只等攻城,这里开门接应。”一边劝戎主先把金银财宝,派右先锋孛丁分兵押送回国,以削弱犬戎的实力;又让左先锋满也速领兵出城迎敌。犬戎主认为申侯这都是为自己谋划,一一听从。满也速在东门之外扎营,与卫兵对垒,约定明日交战。没有想到三更之后,就被卫兵偸营攻入大寨。满也速提刀上马,急来迎敌。但是西戎的兵士四散而逃,即便是满也速再勇猛,也挡不住,只能败走。三路诸侯呐喊攻城。忽然城门大开,三路车马一拥而入,根本就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这是申侯的计策成功了,西戎主在睡梦中被惊醒,骑马逃出西城,随从不足百人。又遇到郑国世子掘突拦住厮杀。眼看就抵挡不住,正在这危急的时刻,满也速收拾残兵败将来到,混战一场,才保住戎王逃脱。掘突怕有埋伏,不敢穷追,入城与诸侯相见,恰好天色大明。
褒姒不及随行,自缢而亡。之前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凄惨,烽火戏诸侯的时候大笑的那么妩媚,被抓后仍被番王取乐,到现在落了个上吊而死,还背负了红颜祸国的千载恶名。曾经强大为诸侯共主的周王室就这样被一女子加速了灭亡。
名著《东周列国志》是在业余时间自己尝试翻译成白话文,本人才疏学浅,难免有很多疏漏之处。也敬请朋友们谅解,指正。不胜感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