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应帝王第七》曾记载,忽与悠是北海帝与南海帝的名字。年春晚,由赵本山出演的小品《卖车》给这个词带来了全新的意义。

如今,忽悠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常常出现的一个词,多表达通过讨好、吹捧等方式来取悦和欺骗他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古代虽然没有忽悠这个词,但却不乏忽悠人的事件,无论他们的方式和结局如何,其实本质上都是为“利”也。当今社会,擅长忽悠的人往往也更加容易达成自己的目的。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古代有哪些令人耳熟能详的忽悠事件。

昂贵的烽火戏诸侯

语文课本中也曾经讲过这个故事,周幽王荒淫无道,非常喜欢美人褒姒,可美人冷艳无比,从未笑过,为了博取美人一笑,特赏千金求主意。虢石父见状便献计,提议点燃烽火台一试。

周幽王采纳这个建议,来到骊山烽火台,点燃烽火,一时间狼烟四起,众诸侯见状,以为有外敌入侵,当即率领部下前来支援。可到了骊山脚下后,却没有见到一个敌人,反而在山上看到了周幽王在饮酒作乐。

见诸侯到来,周幽王便派人告知诸侯,并没有什么外敌,只不过是为了取悦大王和王妃罢了。诸侯见状都知道被戏弄了,于是闷闷不乐的率领部下返程。

而褒姒看见千军万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大军又如此慌乱,禁不住嫣然一笑。这可让周幽王高兴坏了,之后数次戏诸侯。

后来,犬戎大肆进攻,很快就打到镐京,见状周幽王令人点燃烽火台。可是,现在再也没有人相信烽火狼烟了,最终镐京被破,幽王被斩,西周结束。

动用国防设施如同儿戏,只为博取美人一笑,最终导致国破身亡,如此忽悠着实令人气愤。

阴险的指鹿为马

秦二世在位,赵高宦官当道,先是以胡亥年幼,不懂朝政为由,架空了他的权力,自己把持朝纲。之后更是一出指鹿为马,铲除异己。

一日,赵高派人将一头鹿牵来,对着胡亥说:“陛下,我给您献了一匹好马。”胡亥见状,说:“这不是一头鹿吗?哪里是马了?”可是,赵高依旧坚持这是马,还说:“陛下如果不信的话,可以问问大臣们。”

大臣中有几人站出来说是鹿,但是更多的都是迎合赵高说是马,胡亥见状大吃一惊,整个人都开始自我怀疑,还专门找太仆来算卦。太仆当然也是赵高的人,经过赵高的授意,说胡亥因为不尊组训,导致神智错乱导致鹿马不分。

事后,赵高将说实话的大臣统统治罪,从此朝堂再无反对他的人,秦始皇缔造的大一统秦国也迅速倒塌。

最具投资的忽悠人

吕不韦家境殷实,本人也是经商天才,同时也是一个野心家。秦国公子异人在赵国为质时,他就开始投资异人。他先是资助异人结交天下名士,打响自己的名声;之后来到秦国找到华阳夫人的弟弟和姐姐,要他们劝说华阳夫人支持异人当上太子;最后吕不韦又靠着自己三寸不烂之舌,劝说赵王放异人回国。

这一切都按照他的计划进行,异人被立为太子,并顺利继位史称庄襄王。吕不韦也被任命为丞相,封文信侯。庄襄王去世后,嬴政继位,因年幼尊奉吕不韦为相邦,称他为“仲父”。只不过,晚年的吕不韦没有斗过嬴政,最终自尽而亡。

最牛人的大忽悠徐福

从徐福能够忽悠住嬴政,可以看出,他的忽悠能力绝对不简单。徐福抓住了嬴政求药心切的弱点,多次要钱要人出海寻药,最后见识不妙,更是溜之大吉。能够如此忽悠千古一帝,也只有徐福一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