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遵化西偏北约18公里的地方,有一处有名的古温泉,因水如汤沸而得名为汤泉。早在北魏《水经注》一书中,就有“渔阳之北有温泉”。《景物志》载:汤泉者十有六,最著骊山,最洁香溪,最热遵化。按此计算,遵化汤泉至少有年为人们洗浴的历史了。

唐贞观二年(年),因有温泉而建汤泉寺,明代赐名福泉寺。汤泉年久淤塞过半,明万历五年(年),蓟镇总兵戚继光命士兵挖修并甃石为池,深2.3丈,清出淤泥深1丈,从中得许多铜钱、铜镜、首饰。池四周有栏板,高出地面3尺,池周长7丈,泉水涌流不止,冬夏热气腾腾。池水清澈见底,水中气泡缕缕上升,扔以硬币,翻飞如蝶,缓缓下沉。每当赤日高照,池底圆日通红,因名“汤泉浴日”之景。池南有孔,流水如注,入六角亭内九曲式石槽,取杯置酒放于槽中,顺流而转,杯顺水槽转回时,酒已烫温,故有“流杯亭”之称,亭内顶端有木云龙,探头俯视亭内。池北有戚继光撰写石碑,六角形,碑身三面文字三面刻汤泉全景图。

《遵化明代汤泉胜景全图》,明代时包括元遗址、辽代梳妆台、汤泉寺等在内的98个景点。来源:古城遵化

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十七年(年)东征高丽时,因染疾下榻于泉南30余华里的平安城期间,曾在尉迟敬德等陪同下,来此地沐浴。

重熙元年(年)改建遵化为景洲以后,辽太后萧绰(景宗妻,圣宗母,小字燕燕)常来汤泉浴憩。并在池旁建有“梳妆楼”。明代时尚有楼址。明、清驻足此地之名人多有载述。《遵化州志》载:清乾隆十二年(年),任遵化知州的刘撰《萧后梳妆楼记》:“遵化汤泉,山下有黄土台,基高可二丈余,在寺之东,相传为萧后梳妆楼。”

明宣帝朱瞻基:曾于宣德三年(年)巡视边寨。九月二日驻跸于遵化石门驿,来此沐浴过。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从康熙十一年(年)起,先后20多次驻跸汤泉,或陪祖母孝庄皇太后疗疾,或自己来沐浴。其中康熙十七年(年)九月暮秋,奉谒孝陵后,陪同祖母孝庄皇太后来汤泉医疗皮肤病时作了著名的《温泉行》。

遵化明代汤泉局部图

戚继光所立汤泉六棱石幢

遵化汤泉现存的流杯亭

流杯亭亭内顶端有木云龙,探头俯视亭内,流杯亭北侧为汤泉大汤池,再远处为戚继光所立之六棱石幢

康熙《温泉行》古碑(残)原件

来源:遵化文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1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