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目导聆
骊山——上古时期,女娲在这里“炼石补天”;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秦始皇将他的陵寝建在骊山脚下,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盛唐时,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现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也发生于骊山之上。骊山是中华民族历史前进的见证。骊山的传说,滔滔于历史的长河中,也回响在草子的音乐里。
该曲由板胡和笛箫主奏,融入大量现代电子音乐元素,于古典和流行之间寻找一个契合点,既能符合当代大众的审美需求,又能恰如其分的表达中国音乐特有的民族韵味。在这一点上,板胡和竹笛在这首作品中的演奏就是点睛之作了。
在地理位置上,骊山属于中国西北地区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这里的人民生活淳朴,音乐风格极富特色。作者之所以选用板胡作为主奏乐器,也正是要符合当地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
不知道细心的听众您是否有感受到,当慢板第一句出来的时候,板胡特有的细腻的滑音和指揉音让您为之魂牵梦绕,回味无穷。丰富情感的表达埋藏的是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还有现在的我们对那一段段历史的敬重和歌唱。
骊山的传说,藏在板胡弓弦的收放之间,也藏在笛箫气息的吐纳之间。听听我们的诉说吧,草子的音乐世界正在探索和发现这些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的声音。
制作人作曲:张艺涛编曲:张艺涛演奏:傅章苒,张艺涛乐器介绍
板胡
板胡是伴随着中国地方戏曲梆子腔的出现,在胡琴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擦奏弦鸣乐器,归属于拉弦乐器。它的名称是因为琴筒用薄木板粘成而得名的。又称梆胡、秦胡、胡胡、呼胡、大弦和瓢,清代时曾别称板琴。板胡在中国大约有多年的历史,品种繁多,音色明亮,高亢。是我国多种梆子腔戏曲,北方戏曲和曲艺的主要伴奏乐器。
竹笛
竹笛(意大利语:ILflautodibambù),汉族乐器名。笛子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因为是用天然竹材制成,所以也称为“竹笛”。竹笛流传地域广大,品种繁多。使用最普遍的有曲笛、梆笛和定调笛。还有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顺笛等。
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华夏民族特色,发音动情、婉转。龙吟,古人谓“荡涤之声”,故笛子原名为“涤”,日本至今还保留有“涤笛”,后演变为如今的笛。笛子是中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旋律乐器,多用于独奏,也可参与合奏。
演奏者介绍
傅章苒
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竹笛专业委员会会员,青年笛箫演奏家,草子乐社创始人,原创音乐人。先后师从湖南师大音乐学院副教授康涛老师,笛箫大师博士生导师张维良教授,著名笛箫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陈悦老师,中国科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方晓阳教授。现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朝阳未来学校音乐教师,首都师大特聘教师。曾先后赴香港、韩国、德国、爱尔兰、克罗地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演出交流。
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竹笛专业,活跃舞台之余,也探索学习音乐的创作。先后有《空暝三响》第一乐章“魅之舞”、《江湖》、《枯树下的魂》、《醉花灯》、《惊蛰——弦四》、《律动与美》等作品诞生,扬琴三重奏《四季与风》于年在北京中国音乐学院首演成功,获得专家好评。
张艺涛
湖南湘西人,苗族,青年二胡演奏家,草子乐社创始人,麋鹿室内乐团成员,炎黄艺术研究院副秘书长,民乐研究所所长,大熹音乐公司音乐制作人。4岁随父学习二胡,曾先后在黄传舜,赵寒阳,金盈,张尊连等老师门下学习。本科、研究生均以专业第一名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师从于本院硕士生导师,紫禁城室内乐团指挥、音乐总监刘顺教授。在央视、省卫视创编几十首作品,自律以传播民族音乐为己任。
探索民族音乐EasyListening与NewAge风格中更多的可能性与多样性,坚持以原创为主的核心理念来诠释音乐与情感的美;并浓缩了整个团队的思想精华,于笔尖案头处见精彩文章。探音乐之华美,究思想之饕餮,尽在《草子乐社》。
草子乐社始于悦耳,归于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