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骊山 >> 骊山传说 >> 骊山有个老母宫

有一次和舅舅聊天,舅舅说在临潼的骊山上有一个老母宫,当地人称“人宗庙”,里面供奉的是女娲。舅舅喜欢研究中华史前史,写了一本三十多万字的《中华探源》,介绍人类自二百多万年前由猿向人转变一直到距今五千年前的发展历程。

听舅舅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一件事。上地质学院第一年,学校组织我们去临潼实习,印象中在骊山半山腰曾见过一个写着“老母殿”的标志牌。当时不知道是因为不感兴趣呢还是急着下山游览华清池,反正是没进去参观,对里面的情况一无所知。现在才知道里面供奉的原来是女娲。

最近正在看《中华探源》,对与史前史有关的遗迹特别感兴趣。然而,因为时间久远,史前史的遗迹十分稀缺,宛如雪爪鸿泥。就拿女娲来说,除了知道“女娲抟泥造人”等传说外,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遗迹几乎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骊山这个老母宫就显得十分珍贵,我一定要去看看,真实地感受女娲曾经的存在,追寻远去的历史。

仲夏一个细雨蒙蒙的早上,我们借道华清池上骊山。在华清池,只见成群结队的游客蜂拥着向骊山方向走去。“难道他们都是爬骊山的?!”我有些吃惊、意外。没想到走到昭阳门前,游客们左转去了瑶光阁,爬山道一下子变得空空荡荡、冷冷清清。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去看西安事变大型实景剧的。

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攀爬,我们终于来到老母宫前。

老母宫位于骊山西秀岭第二峰,由商朝时期的女娲祠演化而来。唐朝时因兴建华清宫而改称老母殿。年扩建修缮后,启用老母宫名。宫内供奉女娲娘娘,当地人称骊山老母。

老母宫由四部分组成,从山门入宫依次是灵官殿、三霄殿、老母殿、甲子殿。老母宫简介上说,女娲是华夏人类的始祖神和创世神,老母殿遗址乃“女娲治庭”。女娲仙逝之后,归葬于故里——骊山之阳。

坐在老母殿前,我想,既然女娲在骊山一带生活过,死后又葬于骊山之阳,那么,这里应该不止老母殿一个遗址,说不定周围还有什么遗存。这样想着,便忍不住用手机查询,果然发现在骊山南麓的蓝田县有华胥渚、娲氏村、华胥陵等。

从骊山回来后,又看了一遍《中华探源》并查阅了有关资料,头脑中关于女娲族的发展脉络逐渐清晰起来。

二百多万年前,由于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古猿被迫走出深山,来到低山、丘陵、平原区生活。环境的改变,逼迫古猿直立行走,从而使手得到解放并学习用手劳动,从此开始向人转变。

起初,直立的猿人以野果、树叶、昆虫等为食。为躲避猛兽的袭击,筑巢于树,被称为“有巢氏”。

后来,在以野生植物叶果和昆虫等果腹的基础上,古人学会了制作鱼叉弓箭,以渔猎获取肉类食物并发明了钻木取火,开始熟食。被称为“燧人氏”。

到了距今一万年左右,生活在华山脚下的一个母系原始氏族部落在继承前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学会了人工培育野生植物,在渭、洛、汾冲积平原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播种收获,开始了原始定居农业。

在与植物的长期接触中,这个部落对花这种可以结出果实的东西从好奇到喜爱,最终发展到顶礼膜拜。正是花结出的果实养育了族人的生命、维护着本族的生存。于是,这个氏族把花作为自己族群的图腾,称自己为“花”族,把面前那座像一朵巨大的白莲花一样的山叫做“花”山(即华山。古时花和华是同一个字),把自己叫做“华胥氏”,把自己生活的地方叫做“华胥之州”。这个族就是女娲族。

华胥女娲时期实行的是族内婚(族内同辈之间婚配繁衍)。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娲族发现族内婚生出的子女退化、呆傻、返祖情况越来越明显,不仅严重影响了本族人的身体素质,而且对氏族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本族女性和外族男子“私通”所生后代不论智力还是身体素质都明显优于族内婚生子女。于是,女娲族勇敢地打破历史的窠臼,开创了本族成员与外族“走婚制”的族外婚。今天,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身上仍能看到昔日走婚制的影子。这种接近于优生学的远缘婚姻,使本族人员素质出现了质的提升,从根本上解决了退化问题,实现了本族的再造再生。这就是“女娲抟泥造人”传说的源泉。

华胥女娲族最先通婚的外族是曾经生活在今山西运城一带、崇拜风并以风命名的风族——风陵渡就是因为渡口附近有风族女性首领的陵墓而得名。后来,为了记住自己的来历并区别于其他族群,与风族通婚所繁衍的华胥女娲族后代用母族“华”和父族“风”为自己起名为“华风人”,后演化为“华封人”。几千年后,在华山脚下发生了华封人与尧帝“三祝三多”的故事。

凭借先进的婚姻制度和先进的原始定居农业技术,华山脚下的华胥女娲族以其强大的融合力将周围的外族不断改造成新的女娲族,最终将中华大地上的原始族群全部衍化成女娲母系血缘之同族。华胥女娲族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母。这也就是骊山老母宫的简介上将女娲称为“华夏人类的始祖神和创世神”、当地人将老母宫称作“人宗庙”的原因。

生活在骊山一带的女娲族,始终牢记自己是华胥女娲的后代,将自己生活的地方命名为“华胥渚”“娲氏村”,把氏族首领称作“女娲”,氏族首领的陵墓称为华胥陵(位于今蓝田县华胥乡)。

正如老母宫的简介所说,“老母殿遗址乃女娲治庭”,就是这个女娲族首领“办公”的地方,属于氏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领去世后,后人为感念首领带领族人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的“圣德”,在首领办公地修建了女娲祠,后演变为老母殿、老母宫。

骊山之行,让我走进了女娲时代,了解了许多历史,学到了许多知识,心里敞亮多了。

作者简介:秦永毅,陕西华阴市人,市作协会员,华阴市作协副主席。就职于陕西华山旅游集团。

END

配图、配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华山文学凉风至白霜降

主办:渭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编:赵粉绒

本期编辑:于瑞娉

联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