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用华丽无比的语言描写了阿房宫的胜景,给人们留下了无限丰富的联想空间。但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宫“的宫殿,我们却没有机会目睹其绝世容颜。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楚霸王项羽的一把火,让这座举世无双的宫殿化为废墟,将无数文物毁于一旦。也使得人们将愤懑不满之情投向了他。
然而“项羽火烧阿房宫”却是个流传千古的冤案。
近些年来,考古学家通过对阿房宫遗址的考察,发现阿房宫并未建成,只是打了个地基。面对这样的半成品,项羽就没必要多此一举纵火焚烧了。
那么,千百年来,人们为什么对项羽火烧阿房宫一事深信不疑呢。
一项羽的性格特征
在率军征战中,项羽活埋,烧杀,屠城的事没少干。进入咸阳后,仍然延续这一形式风格,无怪乎人们会认为此事是其所为。
二对司马迁《史记》的误读
《史记.项羽本纪》的原文是“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虽并未说明烧的是哪座宫室,但最大的可能烧的是咸阳宫。但由于阿房宫的名气大,后人想当然地认为烧的是这座宫殿。
三杜牧《阿房宫赋》的广为流传
如果说对史记的误读,使人们初步认为火烧阿房宫是项羽所为。那么,阿房宫赋的广为流传就使项羽永久地背负这一骂名。杜牧所做的《阿房宫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深远的影响力,左右了大家的判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