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西安事变,最为人熟知的便是西安事变纪念馆了,位于西安市建国路的西安事变纪念馆是以张学良将军公馆和杨虎城将军的止园别墅为基础而建立的遗址性博物馆,大多数人会以为西安事变就发生在西安,其实不然。

西安事变旧址主要由五间厅、兵谏亭、黄楼、高桂滋公馆、止园(杨虎城公馆)和西京招待所组成,其中兵谏亭和五间厅都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华清宫景区,兵谏亭也是西安事变中极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就是在这座亭子内,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捕获了蒋介石,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为此,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也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安事变的发生地——兵谏亭。说到兵谏亭的历史,我们首先要从骊山脚下的五间厅说起。当时红军到达陕北后,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口号。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主张抗日。但蒋介石顽固的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一直催着两人围剿红军。

年12月,蒋介石亲自来到西安布置“剿共”计划,暂住五间厅。年提出要么去讨伐共产党,要么就让出地方让中央军进陕剿共。张学良和杨虎城多次到五间厅晋见蒋介石,想要说服他,但是蒋介石坚持剿共。张学良和蒋介石多次商讨无果。

12月9日为了纪念学生运动一周年,西安学生万余人进行了示威游行,希望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准备到华清池,向蒋介石请愿。蒋介石知道后,命令张学良阻止,如果不听格杀勿论。得到消息的张学良立即驱车在灞桥阻止了学生的前行。向学生们保证一个星期内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张学良劝退学生后,再次来到华清池与蒋谈论,希望说服他抗日,但这次依旧失败,这次会谈,蒋介石也彻底认为,张学良和杨虎城不可信,准备将两人的军权拿下,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也决心实行兵谏,最终在12月12日这天凌晨发动兵谏。

兵谏发生时,蒋介石被枪声震醒,惶乱中以为红军来袭,慌忙逃逸,只穿了件丝绒睡袍,匆忙从卧室的后窗逃上山去,他逃走的时候过于匆忙连假牙都没有戴。他跳过围墙,摔伤了腰胯,士兵到房间后摸了被子是温的,猜想他可能跑上山了。

张、杨二将见其逃走,命令搜山。搜了很长时间都没找到,当时一个士兵不小心走火,一枚子弹正好打在虎斑石上,蒋介石误以为自己被发现了才走了出来,随后士兵将他从骊山上背了下来。经过谈判,蒋介石同意与共产党合作,共同抗击日本。

五间厅,顾明思义由五间房子组成。从右往左依次是1号房间,国民党要员钱大昭的办公室,2号是蒋介石的卧室,3号房间的是蒋介石的办公室,4号是会议室,5号是侍从秘书的办公室。至今五间厅仍保留当时蒋介石居住的原样,如今外间屋朝北的窗玻璃上,还存留着被子弹击碎的痕迹。窗户及墙体也保留着当时子弹打碎的玻璃和枪眼洞。

兵谏亭,屹立在骊山西绣岭虎斑石处,年12月12日凌晨4时许,张学良、杨虎城带兵对华清池形成包抄之势,酣睡中的蒋介石突闻枪响,仓惶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华清池五间厅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一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内,后来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

而当时蒋介石藏身的这个荒僻的地方,也成为了纪念处所,后人在那里修建了一座亭子,就是现在的“兵谏亭”。这座高4米,宽2.5米的石亭,建于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气亭”,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正式命名为“兵谏亭”。

抓获蒋介石后,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请中共中央派代表到西安共同商讨抗日救国大计。16日以周恩来等人为首的中央代表团抵达西安,经过多方努力,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成为了当时时局的重要转折点,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而兵谏亭和五间厅等地也作为西安事变重要的纪念地被纳入西安革命纪念馆旧址之中。后来年4月动工建造的“西安事变浮雕”,史料详实,造型逼真,生动再现了“西安事变”这一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是我国迄今惟一反映“西安事变”史实的纪念性主题浮雕,建成后将与兵谏亭、兵谏园一起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爱国教育、艺术鉴赏于一体的新景观,以便能再现历史、启迪后人,感悟先贤遗风。(红色教育网张思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2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