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有了方形的土木建筑体制,也成为成为中国后世主要建筑形式。与世界许多古文明不同,中国古代建筑多是木质材料,而不选用石质材料,并且木质材料容易着火,这是为什么?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诗经》里写道,“如翚飞飞”,“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可见当时木建筑已颇具规模,并且具有审美。从“翼翼”、“斯飞”来看,大概已有舒展如翼,四宇飞张的艺术效果。到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建筑审美达到高峰,一股所谓“美轮美奂”的建筑热潮盛极一时地蔓延开来。这种华美的建筑绝不是单单为了躲避风雨,而成为新兴贵族们的一种重要需要和兴趣所在。《左转》、《国语》中便有好多记载,例如“美哉室,其谁有此乎”。《墨子》中记载吴王夫差筑建姑苏之台十年不成等等。
故宫这股大潮大概到秦扫六合后而大修阿房宫而达到最高点。《阿房宫赋》写道:“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複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当时的建筑很大程度上利用了木有结构,从不是单单为了筑建一个孤立的建筑物,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的。它重视的是各个建筑之间的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
兵马俑阿房宫现在已然不再,但是从秦始皇皇陵的规模格局也是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从秦皇陵的冰山一角前沿兵马俑坑来看,那整个场面简直是不可思议的雄伟壮观。从这些陶俑的身材样貌直到建筑材料的厚大坚实,也无不显示出那难以想象的宏大气魄。这完全可以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不同的是,它是平面展开的整体复杂结构,不是一座座独立自足的向上堆起的比较单纯的尖顶。
教堂梁漱溟说中国古代封建制度到了秦代就已臻于成熟,后面的历朝历代大都是对秦制度的模仿创新,建筑也是。它的体制、风貌始终没有摆脱秦留下来的这个基础规范。秦汉、唐宋、明清建筑艺术艺术基本保持了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那么为何会有这种艺术风格呢?是什么思想支撑着这样的建筑风格大规模的出现?就是先秦的实践理性精神。
“框中景”我们知道各民族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伊斯兰教建筑、哥特式教堂等。中国主要大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所居住的场所。大概是从新石器时代的“大房子”开始,中国的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紧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是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自儒学替代宗教以后,在观念、情感、仪式中,更进一步地贯彻了这种神人同在的倾向。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宫殿宗教庙宇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从而,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可以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异常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非常接近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木质,等等,构成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
让人敬畏的教堂内部在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中,不是去获得某种神秘、紧张的灵感、悔悟或激情,而是提供“可望”“可游”“可居”种种。就是说它不重在强烈的刺激和认识,而是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一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洗涤之处,而是能够经常瞻仰或居住的生活场所。在这里,建筑的平面铺开的有机群体,实际已经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就是说,不是哥特式教堂那样,人们突然一下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一个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对环境的和谐。瞬间直观把握的巨大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从而排斥了反理性的迷狂意识。正是这种意识构成许多宗教建筑的审美基本特征。
苏州园林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