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日报讯(记者肖持纲通讯员王三合)2月12日,靳磊特意带上自己的新战友无人机,驾车沿骊山环山路盘旋而上。虽是大年初一,但“最美环山路”上已是车来人往。到了重点巡查区域,靳磊带好装备,徒步巡山。
当前是防火关键时期,天干物燥,让靳磊感觉压力陡增。一圈走下来,他头上已开始冒汗。作为临潼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职网格员,靳磊管的事还真不少。眼下,又到了他神经紧绷的时候。“骊山文物胜迹众多、自然景观秀丽,随着乡村旅游持续升温,进山的人越来越多,心都快到嗓子眼了。”靳磊说。
“风王沟第三个山头区域有‘白色’疑似点位。”正在巡查中,靳磊收到了10公里以外“智慧秦岭”管控指挥中心发来的“警情”。连接、启动、起飞……靳磊熟练操作无人机,对可疑区域进行“侦查”,并将实时数据、画面传输至管控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无人机,请降低高度。”靳磊按照管控指挥中心监控人员发来的指令操作。经研判,“白色”疑似点位实际是山体渗出的泉水遇冷结冰,形成大面积结冰体。
“现在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山体水源涵养能力不断增强。”谈到生态环境的变化,靳磊感触颇多。年12月23日,西安首个实现无人机实时传输画面——“智慧秦岭”管控中心在临潼建成,对骊山生态环境实现“天、空、地”立体化、全覆盖、数字化管控,实现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乱砍滥伐发现等全天候监测。
“管控指挥中心通过给无人机搭建野外传输平台,将高清画面实时传输到管控指挥中心,甄别发现问题,通过无人机空中管护,弥补了车辆、网格员巡查短板,极大提高了精准监管和高效巡查能力。”靳磊说,原来发现问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辨别研判,现在只需要几分钟。
“生态保护插上了高科技的翅膀后,保护山林的意识也更加深入人心。”靳磊说,以前,不少村民对自己的工作不理解,游客有时也不配合,不文明、不安全行为时有发生,“现在,大家都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未来。”
据了解,除了像靳磊一样的专职网格员外,临潼区还在26个村级保护站发展了70名兼职网格员,余名护林员、防火员和沿山街道村组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组成的流动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守护好骊山绿水青山是他们的头等大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