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义中,薛仁贵的孙子名叫薛刚,是评书《薛刚反唐》的主人公。而在正史中,薛仁贵的孙子名叫薛嵩,是薛仁贵第五子薛楚玉之子,曾在一手挑起安史之乱的安禄山手下当过兵,但若因此说薛家变质,甚至攻击薛仁贵之孙做了汉奸,说实话有点不太客观。

薛礼薛仁贵是盛唐时期有名的军事将领,不管在正史还是在演义中都是一名盖世猛将。他崛起于唐太宗时期,真正建立功绩是在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薛仁贵曾东征高句丽、北讨突厥,西伐西域诸国,曾留下过“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的不世战绩。薛仁贵一生对大唐可谓忠心耿耿,也曾因功被封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那么他的孙子为何却没有像他一样赤心忠于唐朝?

评书中薛仁贵的孙子是扶保唐中宗李显,反抗武周

在演义小说《薛刚反唐》中,薛刚的父亲是薛仁贵之子两辽王薛丁山,母亲是传说中骊山圣母的弟子樊梨花,薛刚上面还有两个哥哥薛勇、薛猛,下面还有一个弟弟薛强。

在演义故事中,薛刚是青龙星降世。青龙星与白虎星的几世恩怨可追溯到单雄信和罗成时期。单雄信死后,青龙星四次转世,第三世就是转生到薛刚身上,借此来找第二世的白虎星薛仁贵报仇。

在正月十五闹花灯时,薛仁贵之孙薛刚刚好遇到曾经的老对头,曾经陷害薛仁贵的张士贵的后人张宝在强抢民女,薛刚上前阻拦,和张宝一起的太子上前劝架,结果被薛刚一脚踢走,消息传到皇帝那儿,皇帝受此惊吓跌下马一病不起,武后掌权后借此立威,将薛家上下二百余口全部诛杀,铸成了铁丘坟。

整个老薛家只逃出了三个人,薛刚和他的四弟薛强,以及薛刚才在襁褓之中的侄儿薛姣。薛刚逃走之后先是落草为寇,并娶了山贼之女纪鸾英,为他生下了日后麾下的绝世猛将薛葵。后来薛刚在赴西凉借兵时又娶了西凉公主。于是薛刚竖起了反旗,扶保被武后陷害的庐陵王李显公开反抗武周。最终遇上弟弟薛强扶保的李旦大军后,在樊梨花的调停下聚兵一处,最终反抗成功,逼得武后下诏退位,恢复了李唐统治。

演义故事虽然名叫薛刚反唐,但薛刚其实反的是取代了唐朝的武周,他扶保的也是李唐皇室,后来成为唐中宗的李显,称不上背叛唐朝。

正史中,薛仁贵的孙子名叫薛嵩,曾投奔过反唐的安禄山,后来重新归顺了唐朝

在正史中,薛仁贵有五个儿子,分别是薛讷(薛刚的原型)、薛慎惑、薛楚卿、薛楚珍、薛楚玉。薛仁贵那个反唐的孙子就是仁贵第五子薛楚玉的儿子。

薛仁贵屡立战绩,后来虽然因为兵败大非川被革职为民,不久再度被起用后又因犯事被流放象州,但唐宗宗念及薛贵曾对他的救命之恩,对薛家的恩宠还是极厚。薛仁贵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也曾被重用。薛楚玉的儿子薛嵩就是因为出身将门世家,从小勇武有力,所以一直渴望像祖上一样建功立业,封妻萌子。

但不久薛讷被朝中保守派排挤,薛楚玉也被人告发渎职,这也连累到了薛嵩,使得薛嵩失去了上进的机会。再加上后期的玄宗宠信杨贵妃,朝政大权都交到了权相杨国忠手中,薛嵩性格刚直,不擅拍马逢迎,自然升迁无路,这对野心勃勃的薛嵩来说无疑是不能接受的。

不久被玄宗宠信,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掌握重兵的安禄山造反,史思明也起兵呼应,薛嵩在唐朝得不到升迁机会,于是毅然投奔了安禄山,想借此实现自己升官梦想。靠着作战勇猛,立功无数的薛嵩很快就得到了重用,不久升迁为相州刺史,成为安禄山手下权倾一方的封疆大吏。

但经过几年的战事之后,李唐王朝很快在与叛军的战争中占得了上风。薛嵩镇定的河朔地区被唐朝名将仆固怀恩带兵收复。眼见李唐势大,为了保全家族,薛嵩很识时务地选择了投降,重新回归李唐怀抱。

薛嵩后来甚至官至节度使一职,他感念唐朝皇室对他的知遇之恩,在任期间兢兢业业,一直不曾懈怠,新旧唐书都曾专门为他立传。

安禄山虽然是粟特人,但也是唐朝的官吏,唐朝的安史之乱本质上还是李唐内部的争斗,不曾涉及到外族,和汉朝的七国之乱以及西晋的八王之乱性质上差不多。薛嵩投奔安禄山虽然也算是有损薛仁贵声名,背叛了唐朝,但这也只是内部矛盾。薛嵩的本意恐怕也只是为了为了自己的前程,站在李唐的立场上来看,他确实损害了李唐的利益,称得上是背叛。但安史之乱的带头人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后来是二人的儿子安庆绪和史朝义在领头,薛嵩只是他们手下的兵,充其量只能算是从犯。

后来薛嵩也归顺了唐朝,称之为汉奸说实话有些不太恰当。就像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也曾有不少人在隋末乱世当中投奔瓦岗寨反抗朝廷,站在隋朝的立场上,难道说他们也是汉奸?

站在李唐的立场上来说,薛嵩也只能说是生涯早期有污点,但后期归顺唐朝后算是洗刷了污名。至于演义中薛仁贵的孙子薛刚,他反抗的是背唐的武周,甚至另一种版本的薛铡反唐中,薛刚反的也是奸臣张泰,他的举动压根不能说是背叛唐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