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白居易著名的诗篇《长恨歌》里提到“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还记得吗?近日,白居易笔下的“骊宫”——朝元阁被发掘。
朝元阁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西绣岭第三峰峰顶北端。骊宫历史意义重要,不仅因为它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奢华的离宫,还有唐代两大诗人白居易和杜甫为它写就千古名篇。是《长恨歌》里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打动你,还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比对让你恨得咬牙切齿呢?
唯一保存完好的唐代高台建筑遗址
-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配合朝元阁遗址保护项目,对朝元阁遗址重新开展发掘工作。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量唐代建筑构件和铭文板瓦,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唐代高台建筑遗址已显露真容。它是唐代华清宫骊山禁苑内规模最大的建筑群,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唐代高台建筑遗址。
本次朝元阁遗址出土了刻印“北六官泉”和“六官泉南”的唐代铭文板瓦。主持前两次发掘的唐华清宫考古队队长骆希哲先生研究认为:所谓“六官泉”是天宝六载(公元年)、官窑烧制、用于温泉宫的简称,“北”“南”表示方位。由此证明,朝元阁在天宝六载开展过一次规模较大的营建活动。据唐代正史记载,天宝五载(公元年)唐玄宗诏命房琯任修宫使,“诏总经度骊山,疏岩剔薮,为天子游观”;天宝七载(公元年)12月,“言玄元皇帝见于华清宫之朝元阁,乃改为降圣阁”。可知朝元阁的营建时间在天宝五载至七载之间。
作为唐代华清宫骊山禁苑内的中心建筑,朝元阁的兴废伴随着华清宫的盛衰,也是唐王朝盛衰转折的标志。天宝年间(公元-年),唐玄宗因天下太平而疏于朝政,每年冬季驻跸华清宫达数月之久,逐步将华清宫建设成唐代最奢盛的离宫。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多次登上朝元阁,感受“戴天临万姓”“垂衣俯锦城”的帝王气魄。朝元阁是盛唐皇家建筑设计最高水平的代表,也体现着材料简朴和建筑宏伟的完美结合。
两大诗人对骊宫的两种情怀
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年),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
于是,白居易写下了长诗《长恨歌》。这首诗说尽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一句“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更展示了当时君王妃子的戏乐日常,成为历代帝王爱情故事中的经典。
四川大学教授、四川杜甫研究学会会长张志烈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作为同是唐朝大诗人的杜甫,其实也写过不少关于骊山和骊宫的诗,不过景象和白居易的《长恨歌》完全不一样。
杜甫由长安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妻儿时所作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写道,“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描述完奢靡景象,他便写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著名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后来杜甫客居夔州时还写过一道五言律诗《骊山》,“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地下无朝烛,人间有赐金。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万岁蓬莱日,长悬旧羽林。”战乱之后,骊山已无昔日繁华,寂寞凄凉,不胜今昔之感。
张志烈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白诗和杜诗对于骊宫的感怀截然不同,白居易主要是热情地赞颂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千古爱情故事,而杜甫则是沉痛地批判了统治阶级的荒淫享乐,是建筑在平民百姓的痛苦之上。”
红星新闻记者胡敏娟图据陕视新闻截图
编辑李洁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