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当就是门道相当,挣钱的门道相当才能交往相处或落户成亲,婚姻或交往中的门第观念,择友择妻伦理。有些人交友相亲会考虑门当户对等问题。指男女或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职业或工作能力、生活习惯相当,很适合交往或结亲。
当然在古代也有这种说法“户对”就是置于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作为装饰门框的构件,形状有圆形与方形之分,圆形为文官,方形为武官。它通常成对出现,所以称“户对”,家宅户对的多少、大小与官职高低成正比。三品以下人家的门上有两个户对,三品有四个,二品有六个,一品是八个,只有皇宫才能有九个户对,取九鼎至尊之意。
有“户对”的宅院,必须有“门当”,在民间看来,石鼓硕大威严,声如雷霆,能驱邪避鬼,其外形为扁形的石墩或石鼓,有“门神”的作用,因此称作“门当”。相传古代将军荣归,常将战鼓置于门前炫耀战功,后来就演变成抱鼓石。在古代,只有较大的宅门,才会配有抱鼓石。抱鼓石具有固定门楼的建筑功能,被叫做门当,但它更具备象征意义,它的数目决定着屋主的地位和官阶。旧时大户人家有财不外露,一般很难打听到财产情况,儿女定亲之前,一般都暗暗派人到对方家的门前看一看,通过门当上雕刻的纹饰,就能了解对方家所从事的行当,门当是每家都会有的。
因为门当、户对上往往雕刻有适合主人身份的图案,且门当的大小、户对的多少又标志着宅第主人家财势的大小,所以,门当和户对除了有镇宅装饰的作用,还是宅第主人身份、地位、家境的重要标志。后人根据这方面的意思就把门当户对演绎成当今社会观念男婚女嫁的思维模式,换做现在小编觉得也可以理解为价值观相同,三观一致,才能物以类聚吧。
所谓门楣,就是正门上方门框上部的横梁,一般都是粗重实木制就。“门楣”是通称,俗叫“挂笺”,满族人也叫它“挂旗”,嵌在门楣上的正六角形的方木或者圆木,俗称门档。它是一种类假剪纸的装饰,据说起源于满族。门楣一般按二、四、十二之数。简单来说,门楣上有两个门档的,对应的是五至七品官员;门楣上有四个门挡的,对应四品以上的官员;至于十二个门档的,则只能是亲王以上的品级才能用。一般平民百姓是不准有门楣的,哪怕你是大户人家,富甲一方,没有官面上的身份,也一样不能在宅门上标示门楣。
“门楣”在唐代陈鸿的《长恨歌传》中“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是做能光大门第的女儿的意思,现在脍炙人口的词汇“光耀门楣”,其实就是人们对于权力和财富的向往的一种直观表达。
门前也有要求,官员们讲究门高于路,所以门前要有台阶,但这台阶可不能随便修,也要按照制度来。六七官员门前台阶不能高于二级,五品官员门前台阶不高于三级,以此类推,但台阶数目最高不能超过八级,超级八级那就是九,九乃数之极,那是代表顶点的数,除了皇帝谁也不能用。随着官员晋升,门前台阶数目会慢慢增加,文人们经常谈的一个词“进身之阶”,其中“阶”就从这儿来的。
五脊六兽是中国硬山式建筑,有上脊五条,四角各有兽头六枚。五脊,指大脊(正脊)及四条垂脊。正脊两端有龙吻,又叫吞兽。四条垂脊排列着五个蹲兽。统称五脊六兽。古书说,龙是天子的象征,同时具有携水镇火之意;狻猊则为能食虎豹的异兽,象征百兽率从;斗牛、押鱼可以兴云作雨,镇火防灾;獬豸善辩是非,象征皇家的正大光明;凤凰为神鸟,象征祥瑞。古人还把骑凤仙人放在屋脊,也表示骑凤飞行、逢凶化吉的良好意愿。古代中国建筑为木结构,以兽镇脊,避火消灾。于两坡瓦垅交汇点,以吞兽严密封固,防止雨水渗漏,既收装饰美,又收护脊之实效。五个蹲兽分别是:狻猊、斗牛、獬豸、凤、狎鱼。
但是在屋脊上安放小兽是有严格规定的,普通民房是绝对不可以安放的,因此我们只能在庙宇和宫殿的房顶上能够看到这些小兽。当然,那些有功名的大臣,经过皇帝特许,也可以安装,被称做“仪脊”,以示殊荣。若说这其中的登峰造极之作,非故宫的太和殿莫属了。
这些于屋顶的陶瓷怪兽,皆神头鬼脸、面貌狰狞。当然,唯其凶恶威严,才能完成避邪镇物之使命。后来,“五脊六兽”就被民间俗语采用,突出“六兽”凶神恶煞、龇牙咧嘴的形象特征,用来形容人的各种各样难受的心态与情貌。
用“五脊六兽”这个成语描摹人物的精神状态,适用面很宽,譬如抓耳挠腮、手足无措;或无可奈何、没着没落;或张狂雀跃、狂喜炫耀;或心烦意乱、神不守舍等均可。
“勾心斗角”亦作“钩心斗角”,“钩”是勾连、钩住,指屋顶建筑构件之间相互牵引;心:宫室的中心;“斗”是碰撞、接触;角:檐角;诸角向心,叫“钩心”;诸角彼此相向,像戈相斗叫“斗角”,来形容宫室建筑纵横交错、榫榫相咬、互为关联又相互制约的建筑之美,其实此类建筑体现的正是阴阳互补、和而不同、和谐共生的中华传统文化。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有“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报地势,钩心斗角。”文在描述阿房宫的雄伟壮丽,意在讽谏晚唐帝王的骄奢淫逸使得民不聊生,后来我们用它来形容用尽心机、明争暗斗、互相排挤倾轧的权利之争。
成语里有“萧墙之患”又作“萧墙之祸”,出自孔子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萧墙”原是指门内的影壁墙,因为属于院落内的墙体,所以又称为内墙,后来引申为组织内部引起的灾祸,《后汉书》也引用了这个典故“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也”。
你还知道哪些与中国古建筑有关的成语?可在下方留言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