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县,也称陵邑,就是现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相传这里是为了守护陵园而设置的地区,历经了七个帝王,沿袭了一百多年。

但是到了汉元帝时期,陵县就被废弃了。永光四年冬十月,汉元帝下令将诸陵县分归给所在地的三辅进行管辖,即封翊、弘农和扶风。

这就把陵县变成了和一般县级行政单位一样的建制。到了汉成帝时期,虽然又恢复了因陵设县的制度,但到了永始元年,因工程浩大,天下虚耗,百姓罢劳,所以不得不下诏罢昌陵。

至此,陵县制也走到了尽头。那么在汉元帝时期为什么突然就不继续建设陵县了呢?

1、西汉独有的因陵设县之制兴起一时却未传承下去

虽然说西汉时期正式设置了大规模的陵县,但是再向前追溯,其实最早应该是从汉高祖刘邦时期开始算起。

在公元前年,秦王政就已经在骊山陵墓旁设立了一个丽邑,之后又将三万余户百姓安排到这居住。

专家分析当时君主就是为了让这些人来进行陵园的修建,以及陵墓修建之后的侍奉,当然最重要的是可以保卫陵园。

后来在公元前年,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去世,被安葬于栎阳北原,刘邦在栎阳城内设置万年县就是陵县。

虽然陵县最后被废弃了,但是也沿袭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各个时期的陵县的确产生了不同的作用。

有了刘邦时期陵县的模子,之后的一些皇帝自然也就跟着有样学样。从汉惠帝到汉宣帝,分别修建了安陵、霸陵、阳陵、茂陵、平陵和杜陵。

不过由于每位帝王在位的时间不同,加之对应的经济发展情况也大不相同,所以各个陵县的规模、大小、人员组成都不太一样。

比如汉惠帝时期,迁徙来的居民大多是表演歌舞、杂耍的艺人,而汉武帝时期移居到茂陵的大多是豪杰和富户,可见,虽然都被称为陵县,但是在不同时期还是有不同的作用的。

2、对内汉朝朝廷无法提供陵县所需对外不再需要陵县这层屏障

陵县设置的初衷是为了降低关东六国的威胁,抵御匈奴。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朝局势变为异姓诸侯国灭亡,同姓诸侯国得到了发展。

为了降低威胁,君主们将关东各郡国的百姓进行移民。上一个威胁刚刚缓和,接踵而来的就是各地方高资产富人、地方豪强、豪杰地崭露头角,这些又变成了新的社会威胁。

当时的汉武帝为了稳定局势,只好一方面起用大批酷吏打击地方势力,一方面下诏命令豪杰、富人们迁至茂陵。这

样一次次的迁移,并非百姓不愿意背井离乡,而是对于汉朝政府来说,已经远远负担不起了。

1、国势衰微导致政府无法负荷陵县的供应只好废置

从汉元帝开始,西汉统治已经进入后期,政治方面国势衰微,中央集权被削弱,国家控制力大幅度下降,地方豪强势力不断增大。

君主软弱,豪族强大,整个财政相当于把控在豪族手中,当时的统治集团生活极度奢侈,国家用度严重不足,政府财政困难。

国库不富裕自然百姓也更加贫困,贫苦人民被饿死的事件随处可见。国家整体处在一个贫困的阶段,而因陵设县又是一项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工程。

政府不仅要花费大量财力在修筑陵县上,后期对陵县徙民的补偿又是一大笔支出。对于西汉后期政府财政捉襟见肘的情况,除了废置陵县已经没有其他选择。

2、陵县防御匈奴的使命已经完成再无其他作用

西汉初期,匈奴是最大的威胁之一。刘邦一开始采用了用武力消灭匈奴的做法,他亲率32万大军进攻匈奴,结果反被匈奴军围困在平城七天七夜,后来使用计谋才得以脱险。

也是这一次白登山之围令刘邦认识到此时还不是消灭匈奴的最佳时机,所以及时改变策略。

一方面派使者前往匈奴和亲,另一方面又采取娄敬的建议,将居民迁徙,用陵县的方法给都城设立一道保护屏障,减轻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保障都城的安全。

所以陵县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防御匈奴的侵略,但这也并未遏制住匈奴南侵的步伐。可以说,从汉高祖开始到汉文帝、汉景帝,整个西汉前期都在为大规模反击匈奴做着准备。

到了汉武帝即位时,西汉的统治也进入了中期,西汉从初期到中期经过了六七十年的发展,整个国力逐渐强大起来,兵力、财力也慢慢恢复,愈发成熟。

于是汉武帝强势对匈奴接连发起三次战争,这次不同于汉高祖时期的进攻,这时的西汉已经处于一个兵强马壮的状态,匈奴节节败退,损失惨重,最终选择远遁漠北。

自此之后虽然汉朝和匈奴之间还有一些摩擦,但有了汉武帝时期对匈奴打击留下的基础,所以汉军一直占据着优势。

到了汉宣帝时期,匈奴发生内乱,呼韩邪单于得到宣帝的帮助夺回政权,从此也宣布对汉称臣,匈奴对汉朝的威胁也算完全解除。

匈奴对汉的臣服同时也表示陵县完成了它的使命,不在发挥屏障的作用。到了永光四年,汉元帝宣布废除了因陵设县制度。

3、关中地少人多和粮食短缺引发一系列问题导致陵县无法继续设立

西汉政府当时下诏令迁徙陵县,但是不能强制执行移民,如果直接以强制的方法让居民迁徙,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最容易发生的就是百姓动乱。

为了避免出现这些问题,政府只有给百姓们优厚的条件,让他们心甘情愿主动提出迁移。

随着迁徙的人数越来越多,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从土地到粮食,人们的居住、温饱都出现了问题,政府意识到陵县无法再继续设立了。

1、大量徙民涌入关中人口逐渐饱和

关中原本是秦都城所在之地,人口稠密的地方,但当时秦末大起义、楚汉战争都在这发生。经过战火的洗礼,这里就逐渐变得人口稀疏。

当时娄敬同时向汉高祖提出两条建议,一条是迁都关中,另一条是徙民实关中,皆被刘邦采纳。

所以西汉初和中期,陵县一直作为安置徙民的重要地点。在西汉初,徙入关中的人口总数大致有三十余万。

等到了西汉末,据记载关中移民后裔已经高达一百二十万以上。可以看出,此时的长安——陵县区已经不复过去人口稀少的景象了,甚至变成人口饱和,无法负荷更多徙民进入的地区。

2、从大量分田宅到寸土寸金陵县的设立直接导致土地价格高昂

当时为了吸引更多关东人口入关中,政府采取了不少优惠政策,比如赏钱、赐田宅、免除一定的赋役。但是人口数量越增越多,能够分得的田宅越来越少。

到了汉武帝时期,关中直接出现地少人众的状态,土地价格快速上涨,昂贵到亩一金的价格。

这样的情形说明关中地区的土地几乎已经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国家无田宅可以赐给徙民,百姓自然不能接受政府无条件强制要求他们迁徙,君主要继续设立陵县的想法也就变成了泡影。

3、粮食供给量无法支撑人口膨胀的速度

民以食为天,人口迅速膨胀,自然对粮食的需求也越来越越。

但是从迁入陵县的人员组成可以看出来,大多数人员都是非生产类人口,他们从事的大多不是农业方面的职业,所以收获粮食的方式只有通过购买。

关中作为首都所在处,聚集的大多都是非生产人口,粮食方面无法自给自足,只能靠购买其他地区的粮食进行粮食输入。

人口数越来越高,粮食需求也随之增长。而且输入关中的粮食不是各地区间的自由交易,而是靠政府行政干预实现的粮食输入。

这样的干预直接带动了粮食的价格,关东的粮价已经涨到关中的二倍,缺粮地区的粮价与产粮区粮价相差极大,这就是政府干预带来的严重问题。

这样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陵县当然无法继续设立,最终也就画上了句号。

4、总结

作为特殊环境背景产生的行政区划,陵县没有得到传承,可见其还是存在着很多的弊端。

对于一个朝代、一个国家来说,稳定的环境才是基础,百姓迁徙本就不是一个适合长期使用的政策,何况是这么大数量的徙民。

对于西汉初期的情况来说,利用移民填充关中的人数可以做到更好的防御,但是这个方法却不适用于之后的每个时期。

人口的暴涨、田地价格的剧增、粮食的短缺,在这些多重压力下,选择废置陵县也算当时的一个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1、《关中记》

2、《汉书》

3、《西汉人口地理》

文/文史旺旺

《资治通鉴》对于历史的记载告诉我们,读史不能读表面。因此欲了解更多历史的智慧,应该多读、细读《资治通鉴》。读史所培养的大局观,以及从宏观的角度观察世界的方法,是无论身处哪个时代的人都需要的。不要将目光只锁定在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之上,而是要将目光放的更长远一些。

伟人对于这卷书也称得上爱不释手,据晚年照顾他的护士孟锦云介绍,那本已经被翻得十分破旧的《资治通鉴》一直摆在他的床头,而他也曾十分热烈的同这位照顾自己饮食起居的护士讨论过书中的种种。

因此,笔者向大家推荐这套好书——《资治通鉴》。编纂、翻译此书的学者本都是国学大家,因此这套书绝不是现在市面上,那些粗制滥造、携带私货的资治通鉴。而是尊重原文,逐字逐译,不多增一个字,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做为历史爱好者,入手这一套非常划算,因为这一套目前在做活动,现在只要58.8,可以说是很超值了。大家可以点下面的链接购买。之前的1.8万本卖完了,现在又新进一批,数量不多,就快没库存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