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悠久的洗浴习俗

先秦典籍《山海经》中,记载了舜帝在旷野的一处方形水坑中洗浴的故事。到了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了沐浴的器皿,人们开始在室内沐浴。春秋战国以后,洗浴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普遍的事情。

在距今三四千年前的殷商时期,人们已经将“沐”“浴”“洗”等象形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

其中,“沐”专指洗头发,例如周公“一沐三握发”,就是说周公洗一次头发中间要多次停下来接见客人(形容他勤于政事,礼遇贤才)。“浴”的字形如同一个人在类似浴盆的器皿中,两边有水,专指洗身体。古代“洗澡”一词与现代意思不同,要分开来解释:“洗”,洒足也,指的是洗脚;“澡”,洒手也,指的是洗手。

2、古人多久洗一次澡

当今社会节奏快,人们学习、工作压力大,每天回到家里能够舒舒服服冲个凉、泡个澡,洗去身心的疲惫,实在是一种享受!可是古代没有这些便利条件,对于广大普通百姓来说,每日沐浴是不可能做到的。那么,古人多久洗一次澡呢?

古代平民百姓沐浴的时间可以自行安排,但是官员的沐浴时间却是有“规定”的。官员在官署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得到假期回家沐浴休息,这一休假制度被称为“休沐”。

汉代制度规定,五日一休沐。官员工作五天就要回家沐浴,保持干净整洁的形象。受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思想的影响,古代男子蓄长发。沐浴后,长发犹湿,无法束冠,又没有现代的吹风机,只好披散着自然风干,这段时间正好可以用来休息。于是,沐浴日也就变成了休息日。

唐宋时期,休沐制度发生了变化。国家规定,十日一休沐,也称旬休。宋代,上旬休日称上浣,中旬休日称中浣,下旬休日称下浣。浣的意思是洗濯(zhuó),也就是洗脚沐浴、处理个人卫生的意思。

国家为什么要从制度上规定官员的沐浴时间呢?对个人而言,洗浴之后,神清气爽,通体舒透,干净整洁。对国家而言,如果政府官员长期不洗头,胡子拉碴,邋里邋遢,全身怪味,百姓会如何看待这位官员以及其代表的国家形象呢?所以,古代政府特别规定,官员工作一段时间后必须回家沐浴休息,整理好个人形象后,再返回衙署继续上班,办理公务。

在休沐期间,官员们也会探望父母,招待宾客,读书学习,外出游玩……就像我们今天放假一样。

3、古人在哪儿洗澡

在古代,浴室叫“湢(bì)”,木制浴盆叫“杅(yú)”。商周时期出现了浴盆。商代第一位君主是成汤,他洗澡用的青铜浴盆叫“汤盘”。不过,这只汤盘到了唐代就不知道去哪儿了。西周时期的虢(guó)季子白盘,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浴缸。

秦代,秦始皇的咸阳宫中出现了供嫔妃使用的大浴室,还配有地漏和排水管道,以及取暖的壁炉。这样豪华的设施只能供皇家御用。南北朝时期,我国佛教极盛,洛阳宝光寺后园中有一间巨石砌成的大浴室,浴室旁边五步左右有一口井,为这个浴室提供水源。

唐代,为了解决冬季洗澡水冷的问题,皇帝修建了温泉浴池。最著名的就是唐玄宗在骊山华清宫为杨玉环修建的“华清池”,有专供皇帝洗澡的“御汤”,有供贵妃洗澡的“妃子汤”,还有供嫔妃们洗澡的“长汤十六所”,浴室有数十间。唐玄宗和杨贵妃以及其他嫔妃们在山上赏花,饮酒,泡温泉,极其享乐之能事。

到了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兴起了许多商业大都市。为了适应都市里商人、手工业者、军士、平民的卫生需求,商业性的公共浴池出现了。宋代的公共浴池中开始有专门为顾客服务的揩背人。

元明时期,商业性的公共浴池更加普及。浴室服务的对象有商贩、屠夫等劳动者,也有读书人,并且不受性别、年龄限制。服务也多样化,有冷水也有热水,有池浴也有盆浴,还有搓背、剃头、修脚等项目,已经非常接近现代公共浴室。

据《明史》记载,明代皇宫内设有“混堂司”,配有掌印太监一员和其他有正式编制的工作人员,专掌皇宫中沐浴之事。看来,古代皇帝洗一次澡还真是动静不小,够折腾的呀!

4、古人用什么洗澡

古人洗澡一般要用粗细两条浴巾,细葛布巾擦上身,粗葛布巾擦下身。古人洗完澡出浴盆后,通常先站在蒯(kuǎi)草席上,用热水冲洗,再站到蒲席上,擦干身子,最后穿上衣服和鞋子,洗澡的程序和今天差不多。

古人也会使用一些洗浴用品来去除身上的污垢和异味。比较常见的洗浴用品有潘(淘米水)、皂角、澡豆(魏晋时期用豆粉混合中药制成,用来洗手、洗脸,使皮肤光洁,是当时的高级用品)等。东晋王敦娶了公主为妻,住进宫里。

有一次他如厕后,婢女手中端着盛水的金澡盘和盛澡豆的琉璃碗,原意是请他洗手,没想到王敦不识澡豆,竟然将澡豆倒入水中吃了下去。放在今天,就是说一个人把洗手水当作饮料一饮而尽,真叫人哭笑不得。

洗完澡之后,古人还会涂抹“甲煎粉”“沉香汁”“面油”“英粉”“蔷薇露”等保养肌肤,类似今天的护肤品。

5、洗澡还能防作弊

你可能不会想到,在中国历史上,洗澡曾经是一种防范考试作弊的重要手段!

唐宋以来,国家实行科举考试制度选拔人才做官。由于人口众多,名额有限,还要保证各个地区分配公平,科举考试难度很大,许多读书人一辈子都无法获取功名。于是,一些考生铤而走险,夹带小抄进入考场,希望通过作弊取得好成绩。

到了金代,为防止作弊,官府规定考试开始前要对考生进行搜身检查。考生需解散头发,敞开衣服,由官兵搜身,甚至连耳朵眼、鼻孔都不放过。此举在社会上引起一片哗然。

中国古代社会主要由士、农、工、商四类人构成。其中,士人,也就是读书人、知识分子,被视作社会的重心,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古人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等说法。因此,读书人讲究形象斯文,注重礼仪气节。科考之前要解发脱衣被搜身,对他们而言简直是奇耻大辱!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很多读书人对此议论纷纷,深表不满。

终于,有人向皇帝建议,取消“解发袒衣,索及耳鼻”这一不合理规定,改为考前沐浴更衣,由官府统一置办衣物供考生更换。此举既可以防止考生作弊,又能尊重读书人。这一建议立即得到朝廷的允许,很快开始实施。真是个有礼有节的好办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