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鼎鼎大名的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很多影视改编作品的第一集常常命名为”石猴出世“。

原著详细的描写了孙悟空的出世,它就是从一块神奇的石头中诞生。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本文不是要质疑原著,而是提出一个问题:孙悟空这个形象,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吗?

通过查找史料,可以发现孙悟空形象的产生和发展有迹可循,不是凭空出现的。首先,小说中的孙悟空有原型,他的事迹有有对应的文字记录。

悟空(年-年),俗姓车,本名奉朝,唐朝僧人,京兆云阳(今陕西泾阳县)人,北魏拓跋氏后裔。

车奉朝的法号就是“悟空“,在《泾阳县志》中对他也有记载。

(十五),嵯峨山悟空塔,嵯峨山位于陕西省三原县城西北20公里处。山上有唐德宗李适的陵墓,有振锡寺遗址、唐悟空禅师塔等。悟空塔下有一石鼓,上刻文字,记载悟空生平事迹。公元年,唐懿宗李漼拨银,命僧人主持,在悟空家乡附近的嵯峨山上,为悟空修建了振锡寺和悟空塔。

不但经历相符,法号也对得上,而且,有实际存在的相关建筑是最好的物证,有理由相信孙悟空的原型就是车奉朝。而且,车奉朝的经历在书籍中也有记载,在《悟空入竺记》中记录了他在西域、印度的所见所闻。

贞元十六年(年)长安高僧圆照奉敕编撰《贞元释教录》,将悟空所译佛经三部十一卷悉数收录。圆照所撰《悟空入竺记》详细记述了悟空求佛事迹。

车奉朝只是孙悟空的原型之一,根据历史记录,石槃陀也是孙悟空的原型。

玄奘法师打算偷渡唐境去西域,但没有向导引路,不知道怎么穿越大漠,首先就无法通过五座戒备森严的烽火台。不久,胡人石槃陀前来礼佛,见玄奘后,绕师三匝行礼并央求玄奘为他授五戒,玄奘便请求石槃陀作他穿越大漠的向导。但石槃陀途中起了异心,穿过了玉门关后,他就提前返回。石槃陀的事迹载于玄奘法师口述、弟子撰写的的《大唐西域记》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里。

除了文字记录,孙悟空的猴子形象在敦煌壁画中也有展现。

敦煌壁画中现存六幅《玄奘取经图》,画面均象征性地表现了玄奘西行取经17年的艰苦历程。这些壁画都绘制在甘肃瓜州境内西夏时代的洞窟里,是目前中国最早的玄奘取经图。

第一幅图中,可以看到一个长毛怪物跟随着取经和尚。就是唐僧玄奘身旁跟着一个弟子,头戴金环,尖嘴披髪,这应是唐僧带着“孙悟空”西行的原型。石槃陀作为胡人,或许比汉人的毛发更加丰富,加之披髪,形象似人似猴,故后人有了想象空间,将石槃陀与猿猴联系起来。

《玄奘取经图》——榆林窟第3窟(西夏)

而第二幅图,和我们印象中的孙悟空更加相似。在敦煌其他壁画中,甚至还出现了猴子拿棒跟随唐僧的图像。

《玄奘取经图》——东千佛洞第2窟(西夏

玄奘取经图出现在敦煌石窟壁画中,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据敦煌研究院分析,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中有关玄奘西游取经的事迹多有记载,玄奘西行取经路过瓜州时得到地方官吏和民众的冒险帮助,因此留下了一段广泛流传的历险故事。画师们发挥艺术的想象力,这段故事画上了墙壁。

提到唐僧取经图人们会联想到《西游记》,但敦煌壁画中的取经图却与小说相去甚远。《西游记》的成书并非靠作者一己之力,有若干“前身”,有的已散佚不存。

在之后的朝代,也出现了和唐三藏取经相关的文学作品,包括话本、戏剧,玄奘取经的经历逐渐向神话小说演变,西游记的故事也日趋完善。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又名《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说经话本,作者不详。据王国维先生考证应是南宋刊行。鲁迅认为作者或为元人。叙述了唐玄奘取经故事,其中猴行者为主要人物他为扶助三藏法师大显神通。但情节比较简单,无猪八戒形象,有降伏深沙神的描写(可能为沙僧原型),略具明代小说《西游记》的雏形。

作为真实历史向神魔小说过渡的中间阶段,《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有其明显特征:其一,种种困难化身为妖魔猛兽,如《过长坑大蛇岭第六》的白虎精,《入九龙池处第七》的九条馗头鼍龙。其二,猴行者化身“白衣秀士”虽一路护佑唐僧,但唐僧仍是取经故事主角,且有一定的法力。如第八处收服深沙神、《到陕西王长者妻杀儿处第十七》救痴那等。其三,主神乃大梵天王而非观音菩萨,一路护佑唐僧、并送“隐形帽、金镮锡杖、钵盂”给唐僧的是大梵天王,且道“有难之处,遥指天宫大叫‘天王’一声,当有救用”。在《取经诗话》中虽出现了深沙神,但护送唐僧的只有“白衣秀士”猴行者及随从,与敦煌壁画里表现的二人一马的组合十分接近,如王邦维先生所言,《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很可能就是壁画背后流传的关于玄奘和猴行者故事的证据。

除《取经诗话》外史籍所载还有金人院本《唐三藏》和元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可惜今已不存或只留片段。

元代的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孙悟空有妻子,是金鼎国公主,名叫娇姿。该杂剧中,孙悟空是“通天大圣”而不是齐天大圣。一共五个兄弟姐妹:“小圣弟兄、姊妹五人,大姐骊山老母,二妹巫枝祗圣母,大兄齐天大圣,小圣通天大圣,三弟耍耍三郎。”它第一次将民间流传的唐僧赴西天取经故事敷演成六本二十四出大型连台本杂剧,围绕取经过程塑造了以孙悟空为典型代表的一组充满神奇色彩和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

此外,留存下来的一些元代的雕塑,也描绘了唐僧取经的故事。

山西稷山县青龙寺大雄宝殿拱眼处唐僧取

从元代壁画也可以看出,唐僧、行者、白马的二人一马组合变为三人一马的组合。从图像角度反映了背后唐僧取经故事内容的发展和逐步丰满。

虽然《西游记》的故事不是凭空想象的,孙悟空的形象也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但吴承恩的《西游记》生动地刻画出一个顽皮、机敏,野性未泯的孙悟空,他具有的那种桀骜不驯、追求平等的斗争精神,仍然让人惊叹作者的想象力,被作品非同一般的幽默感和妙笔生花的高超写作技巧所打动。

-完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