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提到秦始皇,第一反应就是暴君苛政,焚书坑儒,严刑酷法,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徭役征发无度,民怨沸腾,更荒谬的还有说兵马俑是活人做的……
本文就带大家来戳破以上被人津津乐道的谣言。
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出生于赵国邯郸,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13岁继位,39岁时统一中国建立秦朝,完成华夏大一统,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被誉为“千古一帝”。
谣言一:焚书坑儒
秦始皇最臭名昭著的一件事就是坑杀儒生焚毁经书。
焚书一说,据《史记》记载,烧得渣都不剩的是六国史书,而《诗经》和《尚书》民间收藏虽烧,但都留有副本在博士官那里,副本就收藏在秦朝宫廷,后来这些副本倒是被项羽一把火烧了。秦始皇此举只是为了禁止民间私学,统一官吏为师。
坑儒一说,坑的不是儒生而是招摇撞骗的神棍,侯生、卢生等一帮术士用长生不老诓骗秦始皇并造谣他暴戾恣睢,这才一气之下把这些妖言惑众邪门歪道之士坑杀。
谣言二:严刑酷法、徭役征发无度
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上记载的秦法根本不残暴,甚至可以说是很贴近人情。
导致这一严刑酷法说法的根源是,秦朝普遍人均识字水平低下,比比皆是文盲。偏偏秦国追求的是“以律治国”,《盐铁论》记载:“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
在一个几乎百姓都是文盲的国家,推行繁杂冗长律法无疑是在对牛弹琴,不懂法自然不会守法,饱受“法盲”困扰的人民群众只能动辄触法。
而陈胜吴广起义的缘由“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也是由于法盲导致的,睡虎地秦简上有明文记载,“为朝廷征发徭役,降雨不能动工,可免除本次征发”,又怎么会因为失期而被斩首呢。
据记载,徭役还有工钱,有罪被判处罚款或欠官府债务无力偿还的人,以徭抵债每劳动一天折八钱,若需由官府提供食物的,每劳动一天抵六钱,女人做纺织针线等专长活儿时还享受和男子同工同酬。
由此可见秦朝的徭役政策根本不是人们想得那样暗黑无道惨绝人寰,老百姓累死累活做牛做马。
谣言三:大兴土木,为修阿房宫和骊山陵墓,秦朝每年役使七十万劳工兵士
阿房宫最有名的故事出自于杜牧《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说阿房宫覆盖了多里地,从骊山的北面一直向西延伸到首都咸阳,渭水和樊川滚滚东流直入宫墙,每走5步就有一座高楼,每走10步就有一座亭阁,穷侈极奢瑶台银阙。
但据考古研究发现,阿房宫就是一个烂尾楼根本没有建成,只挖了地基。
关于修建骊山陵墓动用七十万劳工士兵一说也令人匪夷所思。
要知道当年秦始皇为了击退强悍善战的匈奴骑兵也只派蒙恬率领30万将士,攻打地大物博的楚国时起初也只用了20万将士,被楚军击退后才倾全国60万大军,一举将其歼灭。
司马迁《史记》有云,“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这些徒刑者不是本国农民也不是本国士兵更不是什么老弱病残,而是六国战败被俘的士兵。
那说到底真正的秦始皇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1、修建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使一向土地贫瘠落后的关中农业变得富庶甲天下,造福关中百姓。
2、统一天下后,制定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3、统一文字,使用“小篆”,后又创立“隶书”,促使汉字笔画的简化。
4、依法治国,对将领赏罚罪,皆依法。
5、修驿道,设郡县,郡设守、尉、监(监御史)。
6、北击匈奴,南征百越。
可见,秦始皇这一生最大的错误大概就是生了胡亥这个二世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