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的众多温泉中,临潼骊山华清池温泉因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和白居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诗句而闻名天下,蜚声中外。但是在离华清池几十公里之外的蓝田,也有一处温泉,虽不如华清池那般有名,但也是妥妥的皇家御汤,那就是汤峪温泉。

汤峪有西汤峪与东汤峪之分,都在秦岭北麓,相互遥望。西汤峪在宝鸡眉县,东汤峪位于西安东南40多公里的蓝田县汤峪镇,终南山石门岭东端。无论西汤峪与东汤峪,都以温泉而驰名。我们在这里仅介绍西安境内东汤峪的蓝田汤峪温泉。

汤峪温泉一名大兴汤院,一名石门温泉(因地处秦岭北麓之石门谷口,故名)。古人把温泉称为汤,石门谷道便被称为汤峪。石门汤泉自汉代就有。汉武帝刘彻曾在汤峪一带修复上林苑,并在焦岱一带扩建鼎湖宫,后因汉武帝养病于此,改为鼎湖延寿宫,是汉武帝时修建在上林苑最东部的一处离宫。两地紧相为邻,相传汉武帝当时常到石门汤泉沐浴,并十分关心当地百姓疾苦。群众为了纪念汉武帝,在风凉塬(今汤峪八里塬,与石门汤泉紧邻)建立了汉武帝祠。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汉昭帝刘弗陵把蓝田石门赐给了长公主(盖长公主),专作汤浴之用,故称“汤沐邑”。这在《汉书·昭帝纪》中有明确记载。

西汉末,刘秀为躲避王莽追杀,经石门关逃往南阳时,在这里留下许多遗迹遗物,有他藏身的“刘秀石”、助其登山的“刘秀桥”等。刘秀在此还奇遇当地美女、后成为皇后的殷丽华,并在殷丽华指点下攀上“刘秀洞”逃过追杀。这里还有刘秀用温泉洗脸的地方,直到现在人们还叫它“刘秀洗脸盆”。

此后,汤峪温泉由于兵灾战乱等不见于记载,也消失不见,直至唐时才重见天日。据有关碑文及民国《蓝田县志》《长安县志》所述,此温泉系唐初某僧发现,距今约余年。唐玄宗曾赐名“大兴汤院”,辟塘凡五:玉女、融雪、连珠、漱玉、濯缨,其水温以次减,分别为官绅、平民、军人、妇女沐浴之地,一时声名鹊起。

明天顺三年()重修后,温泉被水冲改修为四:女塘、官塘、五花塘、澡塘。清乾隆元年()蓝田知县王师瑗重立“大兴汤院”,碑石保存至今。清道光十九年()蓝田县人张茂勋捐资重修。清光绪三十年()知县周之济又重修,并立明大儒陈霖“石门汤泉洗病时辰碑”。因不花钱便能治病,当时老百姓称其为“功德水”“桃花水”,并流传着脍炙人口的“桃花三月温泉水,秦风醉人不知归”的诗句。

年6月,西北军政委员会卫生局派员调查汤峪温泉情况后,提出修建温泉疗养院之方案。年开始征地,年3月施工,年夏竣工,建成拥有张病床的温泉疗养院。以后历年有所扩建,造福人民。

汤峪温泉泉水均在米以下的古老岩层中,目前平均流量约为每小时20吨。该泉是渭河盆地断裂带上的高热温泉,属高温弱碱性低渗喷泉(即12类泉),水温58~62℃。泉水中所含化学物质有20多种,可治疗风湿病、皮肤病、运动系统疾病约计80余种。

其实,除了温泉,在汤峪幽长的峪道中,还蕴藏着众多的山水奇观和人文古迹,实地走一遍,便能深切感受到它的清凉、幽静和美丽。泡在汤峪热汤里,微风抚过脸颊,在微微氤氲的蒸汽中,观人声歌舞的光影,清澈透明的水面好似能折射出一个人的魂灵,如诗般静谧安宁。要体验这般好光景,选择西安蓝田温泉,一定错不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200.html